
第三針疫苗接種開始,你需要了解它的必經之路。
文 | 李昀
編輯 | 孫鵬飛
特約顧問 | Daisy
正文共:5251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19世紀末,美西戰争期間,菲律賓爆發了大規模的天花。菲律賓當地的疫苗從美國海運而來,運輸過程中缺乏溫度控制,導緻了分發疫苗的失效。
馬尼拉當地也有充足的疫苗庫存。但缺乏制冰裝置,也導緻分散在菲律賓各個省區的村民和美國軍人,隻能在痘瘡出血和全身膿腫中死去。
傳染性病毒與人類同在。所幸人類所持的防禦武器也在更新換代。比如醫藥冷鍊。
去年9月開始,各地陸續啟動了新冠疫苗的第三針接種。中國醫藥冷鍊又開始進入新一季的繁忙期。
随着現代物流技術的進步、制冷工藝的快速發展,以及人類對病毒和藥物活性研究的日益精進,醫藥冷鍊已經成為我們在面對日常疾病和突發疫情時的保護傘。
截至2021年10月17日,中國對其他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15億劑疫苗,超過全球其他國家對外援助疫苗數量的總和。
圖源:新華社
醫藥冷鍊系統的成型,使得人類個體之間形成了跨越空間、種族、自然環境的健康共同體。
今天,我們用十個問題,一探醫藥冷鍊,以及中國醫藥冷鍊的基本面貌。
01.醫藥冷鍊運的是什麼東西?市場需求有多大?
醫藥冷鍊裡,運輸的物品主要有藥品、疫苗、血制品以及生物樣本。
前瞻産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9年,在中國醫藥冷鍊的細分産品中,IVD(體外診斷試劑)的市場佔有率最大,占比達22%;其次是醫療器械(IVD除外)和疫苗,市場佔有率占比分别為14%和13%。
随着中國生物工程等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相關産品的品質和物流要求越來越嚴格,醫藥冷鍊物流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
圖源:搜狐
《中國醫藥冷鍊物流行業研究報告2021》顯示,2020年,中國醫藥冷鍊市場銷售額達3903.4億元,同比增長14.97%。
02.運疫苗和運雪糕到底有什麼不同?
醫藥冷鍊和食品冷鍊都屬于冷鍊行業的分支。但兩者在運輸的要求、成本、規模上有着很大不同。
簡單來說,同樣是溫度控制得不精确,雪糕化了一部分沒有太大問題——頂多是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吃到了形狀詭異的冰棍的小孩而已。
小時候中獎率最高的雪糕——娃娃雪糕 圖源:網絡
而如果運輸的是疫苗,溫度過高或過低将導緻,疫苗很可能會失效。
醫藥物流的嚴苛要求也決定了運輸裝置的高昂。疫苗運輸需要的冷藏車,一台費用一般為50萬元左右。而運送雪糕需要的冷藏車售價在4萬元左右。
同時,除去新冠疫苗這類高需求的傳染病疫苗,一般疫苗市場的特點是:需求面廣但使用劑量少。
是以,醫藥公司運輸藥品一般呈現小批量、多批次特點,與雪糕大批量運輸、具有規模優勢的特點不同。
總的來說,醫藥冷鍊跟食品冷鍊相比:監管嚴格,門檻高,前期投入大。
03.運送特殊醫藥制品,是不是“冷”就足夠了?
并不是——醫藥冷鍊要保證的不是冷,而是恒溫。一些醫藥用品,不僅怕光、怕熱,還怕凍。
隻有一部分醫藥制品需要極低溫的儲存環境。比如mRNA新冠疫苗,就需要零下70℃的運輸環境。
制圖:立方知造局
大多數疫苗需要冷藏儲存的溫度在2-8℃之間,也就是一般家用冰箱的冷藏保鮮溫度。
但如果溫度過高,高溫敏感的藥物會變得無效,甚至會産生毒性;如果溫度過低,低溫敏感的藥物則會因為結凍失去治療作用。
長時間維持物品恒溫,普通冰箱難以達到,這也是醫藥冷鍊的“核心技術”之一。在醫藥冷鍊領域,溫度檢測系統至關重要——
醫藥運輸的冷藏車、冷藏箱包、冰箱,必須要有溫度監控裝置,并且具備一定的控制功能,才能實作對溫度異常的及時響應。
同時,運輸人員必須要了解藥物的特性。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運輸過程中突發情況比較多。比如說,因為天氣原因,藥物送達延期,這就需要運輸人員對溫度做出調整。對同一藥物來說,要儲存一個星期和儲存三天,對溫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04.目前,市場上做醫藥冷鍊的都是哪些公司?
上遊:主要指生産醫藥冷鍊裝置的企業,包括冰箱,冷藏車,疫苗運輸車等;以及提供冷藏服務的公司,包括冷庫企業,冷藏中心。
中遊:主要指參與藥物運輸和倉儲的公司。這些公司為供應鍊提供服務,包括資訊系統與平台,冷藏運輸,冷庫倉儲營運,末端配送。
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是其中的物流公司,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國藥物流、華潤醫藥物流、上藥物流和九州通物流等擁有大型醫藥企業背景的醫藥物流企業,其優勢在于集中規模經營,監測管理做得好。
第二類是以上海生生物流為代表的主營業務為醫藥冷鍊的企業。優點在于專業度高,弱在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類是以順豐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這種企業可以為經費有限的中小型藥品批發企業提供實惠的運輸服務。
下遊:主要指藥物的最終應用對象。其中包括藥品流通企業、醫院、藥房等。
資料來源:企查查 制圖:立方知造局
05.順豐到底靠譜麼?我一想到自己用的藥品是快遞公司送的就有點慌……
有相似感覺的不止你一個。
2017年初,順豐上市,為旗下的醫藥流通業務做足吆喝。那天,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在工作日記裡寫了一句話:“這是我們做醫藥人的恥辱。”
胡季強可能跟你想得一樣:“配送生鮮”的與藥企搶生意,這件事多少讓後者有點難以接受。
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圖源:新華網)
事實上,順豐的醫藥物流版塊是獨立的、有優勢的,且彌補了藥企物流的短闆。
2014年,順豐單獨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兩年後正式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分離醫藥冷鍊和生鮮冷鍊資源。是以,順豐的醫藥冷鍊,和冷鮮派送以及普通商品快遞服務,分屬不同的系統。
順豐的加入,補全了藥品安全運輸的地圖:
以往,藥企物流隻能覆寫到藥品從藥廠到分銷商之間的路徑。大部分藥品批發企業沒有堅厚的經濟實力專雇物流團隊,覆寫範圍有限。藥物運輸目的地一般集中在省會城市。
順豐承擔了分銷商與使用者間的藥物配送,能覆寫全國75%以上重點地區。靠着多年積累的倉配網絡,順豐在西南、華南、華東和華北四大區域建立了醫藥物流子公司。
知名跨國藥企沒有選擇其他專業的醫藥配送,而選擇了傳統快遞公司。這說明,第三方物流參與中國醫療冷鍊市場競争,是未來的趨勢。
自從國務院取消了第三方藥品物流業的行政審批,國内的醫藥冷鍊就有了比較明确的轉變方向:從物流層層轉包到一條龍服務,供應鍊結構從卷心菜式到扁平式。
06.對于每個産業鍊環節,最重要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把醫藥冷鍊上的藥物看作是總統,那麼醫藥冷鍊設施裝置就是防彈車,最低程度地維持環境的安全;而運輸物流是司機和車上的保镖,保障行路穩定、解決突發狀況。
可見,冷鍊設施和裝置的關鍵在于穩定。比如說,醫藥冷庫必須配置兩套制冷系統,一備一用,同時需要配置溫濕度監控報警器,對于儲存過程中的環境變化随時警戒。
冷鍊物流的關鍵,更多在于確定交接過程的閉環。運輸過程中,冷藏車采用主動制冷的方式,保持藥物恒溫。傳遞時從冷藏車取出到收貨點間的控溫由冷包完成,保證從裝運出庫、在途運輸、終端傳遞全過程的冷鍊閉環。
由于國藥物流通總量大,細緻、全面的人工溫度檢查勢必會降低通關和交接效率,提升企業成本,且現今各個企業之間的資訊系統還未全部打通,要做到閉環還需要一定時間。
07.近年來醫藥冷鍊行業的發展,依靠哪些黑科技?
醫藥冷鍊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第三方醫學檢驗(ICL)的流行。
據國元證券預測,中國ICL在2023年的市場空間将達到57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5%。
生物樣本的運送工作,因為ICL的四方開花,變得更加忙碌。由于國内ICL行業競争趨勢愈發激烈,不少公司都選擇将自建醫藥冷鍊系統作為自己的護城河,确立自己的領先優勢。
另一項推動醫藥冷鍊安全性的技術,是物聯網。
物聯網系統能夠針對任何一個箱體的位置、溫度、電量,進行實時跟蹤和分析,并且能夠對整個運作資料進行強制記錄,儲存到相應的伺服器。
如此,廠家、物流配送機構、監管部門都能及時掌握藥品運送情況,整個過程變得更透明,還能節省運輸中進行手動監測的人力成本;即使某個環節出問題了,也能做到有證可循,實時預警。
08.既然藥品都是直接拉到醫院去的,那醫藥冷鍊和作為患者的我有什麼直接關系?
先來看一組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
每年,由于運輸不當,有25%疫苗到達目的地時無法使用。制藥公司有近30%報廢銷售額可歸因于物流問題,20%溫度敏感型保健品在運輸過程中因冷鍊斷裂而損壞。
醫藥冷鍊中出現的問題,對于你、企業和社會都有危害。在确定了這一點後,我們再來說說未來的一種B2C發展趨勢,這可能和你關系更近。
未來中國的診療形态可能會發生改變,出現由藥廠、醫院直接對接患者的新模式。
參考美國CVS藥店模式,患者可以通過藥店的線上診斷系統完成遠端診斷,拿到處方,直接買藥回家。
未來我們去看病或者診斷,未必都發生在醫院裡,可以在家裡、藥店完成。在那時,醫藥冷鍊很有可能會成為聯通患者和藥企、大型專業醫學機構的橋梁。
這樣的場景已經在中國萌生。
2020年5月,京東冷鍊的醫藥冷鍊服務與海王星辰達成合作,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後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藥。京東冷鍊采用GSP标準的冷鍊裝置,在下單24小時内送藥上門,并保證全程溫度可視可控。
圖源:新華網
很多零售藥房也在向平台型B2C電商發展。比如九州通設立的子公司好醫師,就是基于使用者需求将電商線上系統和線下物流系統對接。消費者的大資料,可以讓九州通針對某地區實作大規模的精準配貨,進而緩解之前所提到的物流成本壓力。
不管是上門服務,還是網上購藥,未來你可能是醫藥冷鍊上的接收者。
09.中國和其它國家的行業差距在哪裡?
我們先從技術、裝置和基礎建設三個方面看:
技術端:
中國在醫藥冷鍊上的短闆之一,在于實時追查系統不普及。對比美國、加拿大:
美國依托大資料技術、自動識别射頻技術、電子資料交換技術和遠端控制技術等,建立了運輸路線和車貨比對的資訊平台。
加拿大應用全球定位系統、電子資料交換等現代化資訊技術,依據統一标準,建構了醫藥冷鍊物流資訊交換、管理系統,現已在預冷、倉儲、運輸和銷售各環節實作了全程溫控和實時監控。
而中國醫藥冷鍊物流資訊管理系統建設程度相對較低,部分原因在于這套系統價格高昂,造成成本居高不下。
裝置端:
目前中國人均冷藏車、冷庫的擁有率還是低于大部分可比國家。
頭豹研究院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冷藏車占貨運汽車比重0.3%,而該資料在英國和美國已分别達到2.6%和1%。中國人均冷庫的擁有率,隻有美國的1/4。
這反映出中國的醫藥冷鍊行業處于發展初期,醫藥冷鍊企業成本高、投入規模小。
中國證券報曾報道,2020年中國醫藥流通企業的平均毛利率 8.6%,醫藥流通企業要保證25%以上的毛利率才能夠保持健康發展。
據國金證券統計,2020年,我國醫藥物流的滿載率隻有30%,70%的車輛都不能完全發揮價值。而回程的車輛多數百分之百是空載。
基礎建設端:
目前,中國的醫藥冷鍊行業仍需加強标準化建設,例如存在資訊标準不統一的情況,導緻許多醫藥物流企業所用的資訊系統與上下遊企業對接标準不同意,需要單獨開發端口對接。
是以,去年1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冷鍊物流發展規劃,其中提及要将醫藥冷鍊行業冷藏車、冷藏箱、重點冷鍊産品全程監控基本實作全覆寫,醫藥産品冷鍊追溯體系進一步完善,廣覆寫、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醫藥産品冷鍊物流網絡基本形成。
10.未來中國醫藥冷鍊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兩票制”等政策的推行,使中國醫藥流通規模不斷增大,布局的企業不斷增多,醫藥冷鍊的發展步伐加快。
同時,新醫改政策對于行業規範、産品标準的限定,也使得中國藥品批發企業、醫藥物流企業、醫藥裝置制造企業漸漸走出小、散、亂的格局,向具有強資金能力、高專業度、和清晰的智能化布局的大企業方向轉型。
圖源:政府官網
未來,倉配資源的整合、整個産業鍊的系統共享、通過大資料指定物流計劃等一系列醫藥冷鍊降本增效的方式,都将更快地在中國發生。
而你,将是醫藥冷鍊的接收人和受益者。
參考資料:
《順豐上市那天,醫藥人覺得簡直是“恥辱”》 物流時代周刊
《醫藥冷鍊研究——第三方物流企業加速布局,競争格局有望重塑》 頭豹研究院
《順豐切入醫藥冷鍊物流 王衛手握籌碼幾何?》 時代周報
《市場和新技術推動下的創新醫藥冷鍊解決方案探索》中國物流與采購
《基于物聯網的醫藥用品冷鍊監控平台設計與實作》 科技視界
《深耕醫學檢驗,跑馬圈地後進入收獲期——金域醫學公司深度》 國元證券
《線上購買冷藏藥品難突破?這家連鎖出招了》 第一藥店财智
《中美日醫藥物流模式及對比啟示》 物流技術
《專訪華潤醫藥霍佩瓊:後疫情時代醫藥疫苗冷鍊行業何去何從?》 21世紀經濟報道
《嚴管“冷鍊”:冷鍊物流“閉環”尚需時間,操作标準亟待出台》 中國之聲
各平台同名,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故事,歡迎分享、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