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研究:普通冠狀病毒感冒可降低新冠感染風險

據外媒報道,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當感染在人類中傳播的其他冠狀病毒後,人體所産生的高水準的T細胞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降低人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1月10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對象暴露于新冠病毒之下卻沒有感染,因為在其體内發現了較高水準的針對普通冠狀病毒感冒的T細胞。

據報道,該團隊希望更好地了解為什麼有些人在接觸新冠病毒後會感染,而有些人則不會。他們将研究重點放在人體免疫系統的一個關鍵部分——T細胞上,試圖探究一種冠狀病毒産生的T細胞免疫是否可能有助于抵抗新冠病毒。

新研究:普通冠狀病毒感冒可降低新冠感染風險

資料圖。人體T細胞攻擊病毒的内部蛋白防止感染。

研究始于2020年9月,研究對象是新冠陽性病例的家庭接觸者,且這些人都沒有接種疫苗。52人參與了為期28天的研究,在他們暴露于新冠病毒的1-6天内采集其血液樣本。研究人員發現,與26名感染新冠的參與者相比,未感染的26人中交叉反應性T細胞水準明顯更高。

“人體在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如普通感冒)後所産生的高水準T細胞可以預防其感染新冠病毒。”研究帶頭人拉亞·昆杜博士說道。但雷丁大學的西蒙·克拉克博士警告稱,這并不意味着感冒患者都不會感染新冠,“因為并非所有的感冒都是由冠狀病毒引發的,冠狀病毒性感冒僅占感冒病例的10-15%。”

報道稱,雖然團隊沒有說明T細胞能提供多久的保護,但随着時間的推移,T細胞抵抗感染的能力會減弱。是以,盡管感冒引發的自然免疫可提供一定的防禦保護,但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仍是完全接種疫苗,包括注射加強針。

專家稱,研究結果展現了人體免疫系統如何對抗病毒,進一步證明了T細胞的保護作用。因為T細胞是通過攻擊病毒内的蛋白質而不是其表面的刺突蛋白來防止感染,這可有助于開發研制一種針對病毒核心蛋白的T細胞靶向新冠疫苗。

據報道,目前的新冠疫苗針對的是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但由于刺突蛋白易發生突變,産生德爾塔、奧密克戎等變種,導緻疫苗的效用有所降低。

“在疫苗誘導抗體的強烈免疫壓力下,病毒進化為有更多突變的變種,以更容易逃逸疫苗保護。而病毒内部蛋白突變的可能性要少得多,例如奧密克戎在刺突蛋白中有大量突變,但内部蛋白相對沒有變化。”研究合著者阿吉特·拉瓦尼教授說道,“是以可以開發研制針對病毒核心蛋白的新疫苗,誘導更廣泛、持久的T細胞反應,進而預防目前和未來新冠變種引發的感染。”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記者 丁文

編輯 張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