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作者:彭桂香|内蒙古阿拉善盟
手 機
昨天晚上女兒發了一段陪小石頭做實驗的小視訊(飛出來的水)。小石頭說:“做這個實驗可以讓我少看手機。”一個小實驗、一句童真童言,觸動我的心弦,讓我深有感觸。
今天在接小石頭回家的路上,我就和他聊起做實驗這件事兒。小石頭說:“是我讓媽媽給我買的這個玩具。我是從外公手機上看到的,有一個八歲的小朋友因為看手機把眼睛都看壞了,他就是買的這個玩具。一天可以做一個實驗,可以讓他少玩手機。”
小石頭的這段描述讓我陷入沉思。
現在孩子喜歡玩手機的現象,每個家庭都有所反應。不少父母都為孩子沉迷手機而苦惱不已,總覺得是孩子不夠自律。有專家這樣說,真相其實是父母沒有督促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大家都有同感。有時在一些公共場合(特别是在餐廳),會看到一些現象;父母雙方刷着手機,孩子在一旁百無聊賴的待着;或者給孩子一個手機,家長在一旁熱火朝天的聊着;就這樣,我們成年人每天都時刻不離手機,何況孩子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和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手機的資訊量之大,各類網絡遊戲之多,确實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他們對手機遊戲完全沒能産生抵抗力,導緻對手機的興趣不減。
有一次,小石頭說:外婆,我要是好好學習,當上班長,然後當上總統,我是不是就可以看手機了。當時的感覺是俏皮可愛又好笑。
可見孩子對看手機的喜愛程度。
平時在家裡,因為孩子看手機的現象,時常也會産生一些分歧。往往家裡比較嬌慣的一方,對孩子所提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是以孩子對他的依賴心很強。到了關鍵時候手機就會成為他要求的條件之一。
這一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孩子對手機的好奇心、對手機遊戲的熱衷,是需要家長因勢利導加以管控的。進而督促孩子從小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使他産生一種規矩意識。進而減輕或戒除這種不良嗜好對孩子的影響。
好在國家出台了對網絡遊戲相關的管控措施。
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
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時間。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
有了國家的管控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更要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有專家這樣說,控制孩子看手機,一點不碰不大可能,關鍵是控制時間,把孩子的興趣點轉移過來。幫助他們控制這個度來引導和教育孩子。
讓我們共同努力、探讨如下:
一、轉移孩子注意力
在閑暇時間可以陪孩子做一些他喜歡的遊戲;比如:老鷹捉小雞、藏貓貓之類的或找孩子喜歡的玩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或者開車帶上美食,帶上孩子到城中景點轉轉、玩兒玩。
一起去田園、到沙漠,走近大自然的懷抱,享受陽光與美食,青草與花香,充分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
二、對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進行控制
出現孩子玩手機,家長最好不要強制性奪取手機或是大聲吵罵孩子。
而是明确規劃,包括時間規劃和權限規劃。
在孩子提出想看手機時,跟他溝通商量形成一個很好的約定。(規定時間)比如:一次最多隻能看15--20分鐘,且隻能是在周末。把這個時間印在孩子的記憶裡,讓他自己心裡有個計劃。時間一到主動歸還。(專門買一個鬧鐘,叮鈴鈴,時間到)
三、充分使用權限規劃
今天通過抖音了解了這個模式。
即通過手機中的家長模式進行設定(裡面有很系統的設定,有些内容需經家長允許才能觀看)針對不同APP可對其内容和時間進行單獨設定。這樣更友善對孩子的管控。由此可以管控下載下傳内容的品質。可以多下載下傳一些開發智力的遊戲。比如像洪恩識字等趣味性遊戲,進行逐漸引導。
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在孩子的生活中,多挖掘他們的興趣點,例如繪畫、聲樂、體能等,發現孩子的興趣後,然後進行培養。
還可以帶他到室外參加一些體育類的活動。(比如踢球、騎車等)
五、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平時家長可以購買一些手工拼圖、手工剪紙等。一個拼圖、剪紙的完成大概需要1到2個小時的時間,不但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總之是多陪伴孩子。
最後一點: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首先父母盡量做到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這樣孩子就會大大減少與手機的接觸時間。
在這方面,侄女兒他們的做法是:在孩子睡覺前,父母雙方盡量做到少看或不看手機。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學校。
作為父母,能夠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以身作則,并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就夠了。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嘗試,并不斷改進的過程。
我們也許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父母。
我們不妨試着用“心”去享受養育和培養孩子的過程,那我們的人生也就成功一半了。
一位專家這樣說:“想要地裡不長草,最好的辦法是在地裡種滿莊稼。想讓聰明的孩子不折騰,就培養他閱讀的習慣。”
為了孩子今後的人生,我們要做的,就 是從現在開始,不斷學習、探索、規劃、設計、堅持。
作
者
簡
介
彭桂香,醫務工作者,瀚海園讀書會會員。業餘愛好閱讀、健身、旅遊。平日喜歡拍攝花花草草美化生活,喜歡用文字記錄心靈感悟,淡淡的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