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日清閑一日仙

一日清閑一日仙

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端坐于城樓觀山景,揮着羽毛扇唱道:“我本是卧龍崗散淡的人......”而今,我也是小城散淡之人,賦閑日久,倒也閑得風平浪靜,閑得逍遙自在,閑得大徹大悟。

金元時期的大閑人段成己避居龍門山,無意仕途,閉門讀書。他作有一首《鹧鸪天》,曰:

誰伴閑人閑處閑?梅花枝上月團團。

陶潛自愛吾房好,李白休歌蜀道難。

林壑靜,水雲寬。十年無夢到長安。

王更門外霜風惡,千尺青松傲歲寒。

閑有閑的妙處,自然美景可以陪閑樂适。誰是閑中高人?無非東晉陶潛和盛唐李白。你所追求的東西,千山萬壑,雲水飄渺,有心無心,夢也到長安。王侯顯貴的朱門不是誰想跨進就跨進的,宦海的險惡誰又能覺察得出,莫如學那千尺青松,傲雪獨立,凜凜高格!

賦閑之後怎麼樣呢?南宋中晚期詞人李曾伯在一首《滿江紅》裡,說得是相當透徹:

既作閑人,便應付、此身溝壑。

不應更,将愁半點,寸心中著。

責子淵明徒自苦,憂君範老何時樂。

縱一嘲、一詠欲奚為,何如莫。

不自鄙,葵蔬惡。還肯薦,茅柴薄。

任侯門海陸,雜陳珍錯。

有暇盍聯車騎過,相忘勿遣詩情覺。

怕家僮、無處買莼鲈,烹琴鶴。

做了閑人,就不要想三想四,愁容滿面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像陶淵明那樣,寫《責子》詩,作《訓子》文了;大能者擔大任,也不要再學北宋名相範仲淹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何時才能真正快樂啊!可能有人嘲笑我消極,忘記了初心。可閑下來就是閑人,該幹應該幹的事。不自卑自怨,不自暴自棄,住茅屋低戶,食粗茶淡飯。人家高門大院,高朋滿座,車如流水馬如龍,也不要豔羨啦!覺得太過寂寞,抽空兒邀朋呼友,騎馬聯車,喝酒作詩去!千萬不要搞什麼矯情,弄什麼“莼鲈之思”“燒琴煮鶴”,糟蹋美好的事,豈不作孽?

一日清閑一日仙

誰是最為潇灑的閑人?有“詞俊”之名的南宋詞人朱敦儒認為,漂泊江湖、四海為家的垂釣者是也!他寫有一首《好事近》:

眼裡數閑人,隻有釣翁潇灑。

已佩水仙宮印,惡風波不怕。

此心那許世人知,名姓是虛假。

一棹五湖三島,任船兒尖耍。

釣翁配有龍王水宮的授印,任憑狂風惡浪也奈何不得。隐名埋姓,此心自知。一葉扁舟,五湖三島任縱橫,何其灑脫!

一日清閑一日仙

閑是什麼?閑是一種自由。東晉隐逸詩人陶淵明說:“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就像囚禁在籠中的鳥兒,一旦放飛,重獲自由,飛回大自然,那是怎樣的心境!徹頭徹尾、身心相諧的輕惬與自在啊!如果“久在樊籠”呢?元人姬翼在《鹧鸪天》中所描繪的境況,實在可怕:

自悔閑人合住山,人間驅使不能閑。

交朋力擁推離位,鼓闆聲催弄上竿。

無伎倆,轉身難。

任人驅使,推到前台,演“獨角戲”,充“竿上餌”,沒有計謀,想脫身,難哪!

一日清閑一日仙

閑是什麼?閑是一種境界。詩佛王維說:“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人閑了花兒會開,花兒也會落,落得滿身的香;人閑了心就會靜,春山空幽,秋水澄碧,冬雪飄飄。王維還說: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哪怕山窮水盡,哪怕亂雲飛渡!偶遇山野老叟,相談甚歡,忘了歸期。朱敦儒說: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

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天天喝着小酒,朝朝看着花開,自己唱歌跳舞,自己給自己找樂,呵呵,這簡直是神仙似的生活!

一日清閑一日仙

閑是什麼?閑也是一種修行。元代散曲家、劇作家張可久說: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人月圓·山中書事》

人閑下來的時候,可讀讀書、練練字,可品品茶、飲飲酒,亦可種菜弄花,養身又養性。做你愛做的事,愛你所做的事,把空閑填滿,讓身心充盈。南宋道士詩人白玉蟾說得更妙:

不憨癡,不狡詐,不風颠。

随緣飲啄,算來命也付之天。

萬事不由計較,造物主張得好,凡百任天然。

“終日無思慮,便是活神仙。”(《水調歌頭》)閑了就閑了,不張狂不瘋癫,萬事皆自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享天倫,此乃活神仙也!現代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說:“大雨過後,有兩種人:一種人擡頭看天,看到的是蔚藍與美麗;一種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淤泥與絕望。”賦閑了也不能消極沉淪,閑下來的日子,時時都有藍天,處處皆是花開!

或隐山林,或居廛市。勸人回首頭頭是。

塵中誘化結良緣,雲朋霞友應翹俟。

——金·馬钰《踏雲行》

俗語還說:“饑來吃飯困來眠,一日清閑一日仙。”做個閑人,做個退休老人,美哉妙哉!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