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

提起陽關,腦海中立刻就會浮現出這首脍炙人口的好詩。

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年間的陽關,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70公裡南湖鄉的“古董灘”上。西漢時為陽關都尉治所,魏晉時在此設定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宋元以後随着絲綢之路的衰落而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志》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迹”。河西“列四郡、據兩關”,兩關即指玉門關與陽關。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也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戰略要地。

據《元和郡縣志》載,陽關在縣(壽昌縣)西六裡。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曰陽關(注: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

陽關在古代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其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裡是綠洲盆地,至今仍有火燒溝文化遺迹。将士們曾在這裡戌守征戰,商賈、僧侶、使臣、遊客曾在這裡驗證出關,文人騷客曾在這裡感歎萬千、寫下不朽詩篇。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也是東入陽關才傳回長安。

陽關是在隋唐時期因水毀沙埋而慢慢荒蕪終被廢棄。現隻剩下被稱為“陽關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相傳,唐天子為了和西域于阗國保持友好和睦關系,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于阗國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帶了豐厚嫁妝,金銀珠寶,應有盡有。可是,送親隊伍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陽關歇息休整時,夜遇狂風大作、黃沙四起,且這風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風停沙住之後,城鎮、村莊、田園、送親的隊伍和嫁妝全部被埋在沙丘之下,從此,這裡便荒蕪了。天長日久,流沙移動,沙丘下的物件露出地面,被人們拾揀。據說,當地人曾在這裡揀到過金馬駒和精緻的将軍劍。這個傳說是野史還是正史,不得而知。

圖檔說明:

1、【唐】王維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是人們一份不可或缺的記憶,一個精神的故鄉。圖為陽關遺址上的王維塑像。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2、公元前121年,西漢王朝為抵抗匈奴對邊疆的騷擾,在河西設定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陽關和玉門關。而今隻剩被稱為“陽關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3、《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但據清《甘肅新通志》及《敦煌縣志》認為:紅山口即陽關。憑水為隘,據川當險,陽關有南湖和西土溝兩大水源地,駝隊如果不在這裡補水是不可能抵達敦煌的。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4、宋代以後關燧遺迹。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5、“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這句流傳千年的俗語源于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6、隋唐時期廢棄後,陽關慢慢荒蕪。遺址“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7、陽關,為漢王朝防禦西北遊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關隘,宋元以後随着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逐漸荒廢。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8、文管員薛生和妻子馬玉環已在烽燧下的荒山野嶺守關32年。其門前有神奇的清泉,架上有晶瑩剔透的紅葡萄,讓人立刻腦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9、曆代碑文長廊,既可欣賞當代名人的詩詞書法,又可憑吊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10、陽關博物館現有漢塞展廳、絲綢之路展廳等,是了解陽關曆史的重要視窗。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11、西域“絲綢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佛教東傳之路,更是世界四大文明融彙之路。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12、古代軍事文化的發展和絲綢之路邊塞地區多民族的發展有着深遠的意義。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13、陽關博物館建築群包括:兩關漢塞館、絲綢之路館、漢阙牌樓、陽關都尉府等。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14、複建的陽關關城、仿古民居一條街等。圖為關城通關稽查員。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15、駝工張文月——敦煌隴西橋的老駝工,祖上是從隴西遷來的老駝戶,現在景區牽駱駝擺渡遊客為生。

“我拍長城十三關”之十二:陽關

轉載請注明出處:《絲路民俗記憶》

本公号原創圖文作者韓連赟簡介:攝影作品先後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屆“天山文藝獎”、新疆首屆民俗攝影展特等獎、自治區文化遺産攝影展金獎和銀獎;陸續出版了《古老文明的最後守望——火焰山》、《圖說新疆民間工藝》、《刀郎——人類學角度的視像》等11部圖文書籍;其6幅民俗攝影圖檔分别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研究所)、中國民族博物館(國家級)機構收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