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而不是4個月、5個月呢?具體原因要了解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一個不斷實作自我價值的全職媽媽。拒絕焦慮,拒絕“内卷”,輕松育兒,理性對待婚姻生活,寬容應對婆媳關系,希望我的一些觀點能夠讓你豁然開朗,能夠帶給你正能量,解決你的現實問題。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寶寶什麼時候才能添加輔食?

一些老人會說:這還有什麼時間規定呢?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喝米湯了,你們都是這麼長大的。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認識,是以她們無法了解年輕人神經兮兮按照發育節點來給孩子添加輔食的現實。

有的甚至會認為是年輕人故意刁難老人,進而引發家庭沖突。

為啥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而不是4個月、5個月呢?具體原因要了解

一棟樓上的7樓,婆婆和兒媳婦沒有直接的沖突,但是各自内心都不舒服。

兩個人的主要沖突就集中在“如何育兒”方面,婆婆有主心骨,兒媳婦有原則,兩者互不相讓。

兒媳婦也難做,她說:“我和婆婆從來不吵架,我每次都是耐心跟她講,希望她能夠堅持科學原則,可是沒用,我跟她溝通的時候,她一言不發,之後我走了,她還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完全沒有一點改進。就拿給孩子添加輔食這件事吧,我強調過很多次不能給寶寶喂米湯,她還是背着我喂,孩子才四個月!”

婆婆則是另一套說法,這位阿姨會和顔悅色地,使用一種極度溫和的語氣跟我們說:“人家瞧不上我嘞,我太老了,跟不上潮流了嘞。怎麼做都不對啊……”

因為兩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是以雖然看似家庭平和,婆媳沒有沖突,但是實際上雙方沖突已經很深了,彼此産生了厭惡感。

關于育兒的不同觀念,要聊的細節太多了,今天我們隻聊關于喂寶寶第一口輔食的時間。

為啥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而不是4個月、5個月呢?具體原因要了解

為什麼說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是6個月以後呢?

寶寶出生以後,通常是母乳喂養,或者是配方奶粉喂養。

當然了,按照父母們的觀念,不喝母乳或者是沒有奶粉,孩子就不能吃米湯了嗎?

當然能,隻是營養不良、不利于寶寶的發育而已。

就像《喬家兒女》中七七出生以後,在喬祖望的建議下,七七吃的就是加糖的米湯,首先米湯已經不合适了,還加了糖。

有什麼影響嗎?無非就是孩子的體質差,身體虛弱呗。

寶寶6個月以前,腸胃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消化功能很微弱,基本上除了奶粉,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消化。

另外,6個月以内的寶寶體内的胰腺澱粉酶還不夠充足,是以很難把食物消化掉。

給孩子過早添加輔食,隻能是增加了孩子的腸胃負擔,并不會給寶寶帶來多少營養。

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最好是6個月以後,因為這個時候寶寶體内的胰腺澱粉酶相對充足了,并且孩子的腸胃消化系統要成熟一些了,一些泥狀的食物是可以完成消化,為自己身體發育所提供營養元素了。

為啥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而不是4個月、5個月呢?具體原因要了解

通常如果寶寶貧血,在體檢的時候醫生會告知可以提前半個月添加輔食,添加的輔食最好是含鐵米粉,而不是米粥。

如果媽媽們夠細心,也能發現一個現象,如果寶寶是喝母乳的,在6個月 以前,寶寶的舌頭是抵觸任何放到他們嘴巴裡的食物的,他們最常做的一個動作就是用小舌頭把食物頂出來。

當寶寶有這個反應的時候,就是在向家長傳遞資訊:不要給喂食物,我現在還不能吃這些食物。

對于6個月以前的寶寶來說,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母乳和配方奶粉已經完全可以提供寶寶身體發育的營養元素的需求了。

為啥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而不是4個月、5個月呢?具體原因要了解

寶寶添加的第一份輔食有講究

南方老人喜歡給孩子添加的輔食是“米粥”,在老人看來,最好的營養就是米粥。

我家寶寶出生的時候,我的婆婆還極力推薦給孩子喂米湯,她說:“醫生說了米湯就是最好的營養了,給孩子喝米湯,孩子就能身體健康。”

我問老公她口中的醫生是哪個醫生,醫生笑着說,是他出生的時候,縣醫院的醫生給她講過的話。

30多年前,米湯對一個寶寶來說,确實是不錯的選擇了,因為那個時候物質匮乏,别無他選啊。

不知道老公的胃病是不是跟小吃米粥、米飯有關系,他擁有非常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但是腸胃一直不是很健康,他說這是遺傳,我覺得這跟小時候的飲食習慣有關系。

為啥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而不是4個月、5個月呢?具體原因要了解

而北方的老太太,則更信奉“饅頭大餅蘸菜湯”,我媽就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饅頭蘸菜湯,都是這麼吃起來,孩子還要多健康啊!”

孩子添加食鹽的最佳時間是在1歲以後,給1歲以前的寶寶添加食鹽,對寶寶的身體有危害,對腸胃、腎髒都有一定的危害。

說到“健康”,我可不這樣認為,老家的人們普遍存在三高,通常一過40歲,就顯現出來了,基本上都要吃上十幾年、幾十年的藥物。

不知道這是不是跟飲食習慣有關系。

為啥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而不是4個月、5個月呢?具體原因要了解

給孩子添加的第一種輔食最好是高鐵米粉,既不是米粥,也不是饅頭蘸菜湯,這才是科學的吃法。

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米,不過是經過加工過的,更容易消化,并且其中添加了大量的營養元素,能夠滿足孩子的身體發育對營養元素的需求。

之後随着寶寶慢慢長大,可以在米粉中添加青菜泥,到7個月以後,可以在米粉中添加四分之一蛋黃(注意不能添加蛋白,添加蛋白的時間要延遲到1歲以後,因為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質,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随着寶寶逐漸成長,可以吃的食物就多了,肉泥、水果泥。

到寶寶的小牙開始冒頭,可以适當把泥狀食物變成小碎塊狀食物,為的是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促使牙齒健康發育。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是每次嘗試一種新食品,不能一次性添加幾種,目的是當寶寶發生過敏反應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了解過敏原。

寶寶的飲食健康,家長還是要多關注,因為這不僅影響了寶寶的身體發育,更關鍵的是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要堅持科學原則,總是有好處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