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關注并标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産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The Planet

2022,智能電動汽車的大年。

判斷來自兩個次元的支撐。

首先是今年,幾乎所有主流車企都會帶來量産落地的電動汽車,包括曾經保守的日系;其次,則是幾乎所有細分市場,都會迎來智能電動的洗禮,從 SUV 到 MPV,再到轎車。

浪潮中亮眼的一朵,是電動轎車。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2022 年将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轎車爆發的關鍵節點。無論是新造車,還是自主車企,都将在今年推出各自的智能電動轎車。

并且,這一批電動轎車還承載着中國汽車工業向高端進擊的野望。從動力、做工,到智能座艙、智能駕駛,2022 年的國産智能電動轎車,會正式向傳統汽車「秩序」發起挑戰。

名單裡面的選手有很多:智己 L7、蔚來 ET7、小鵬 P7/P5、威馬 M7...等等。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國産電動轎車的進擊,而用于承載話題的主要産品,則是智己 L7。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過去一年智己 L7 的讨論度很高,首先是因為它是上汽的頭号工程,甚至是與上汽奧迪相當的「高端雙子星」之一,同時也是阿裡和張江高科與上汽合作打造的汽車科創公司。

其次,是它十分符合「超高配置」的 2021 造車主旋律,無論是智能還是基礎素質。

再者,還因為它代表了2021 自主車企獨立品牌的科技向趨勢,以及往高端進化的野心。

我們以前相對比較少提及智己 L7,但聊到中國智能電動轎車的崛起,L7 又代表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智能,2022 的入場券

智能電動轎車,轎車是産品形态、電動是底層架構,而智能,則成為了差異化體驗的核心。同時,全面深度智能化,也是 2022 高端電動汽車的标配。

時間回到 2021 上海車展。

多年之後回顧 2021 年 4 月 19 日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曆史會賦予它多重定義,其中影響深遠的,是這屆上海車展見證了自主品牌的全面高端化。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其中智己 L7,也是在這屆車展上真正登台。蔚來 ET7 代表新勢力的智能轎車,而智己 L7 則領銜了自主品牌的高端智能電動轎車。

和智己 L7 一起亮相的,是智己自研的「IM AD」智能駕駛系統,以及「IMOS」智能座艙系統。

我們在 2021 年終特稿裡面提到過,2021 的智能汽車主旋律,是配置的沖高和堆疊。而自主品牌陣營中,正是智己 L7,最先發起了這一場「軍備競賽」。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2021 年 9 月 27 日,智己汽車聯席 CEO 劉濤發了這樣一條微網誌:「這是首枚英偉達 Orin X 樣件,也是該晶片樣件實物的首次亮相」。

曬首發晶片,這在過去隻會出現在手機、電腦領域。進入 2021 之後,智能汽車也加入了算力比拼,甚至是攝像頭比拼的戰局中。

而追求更高算力晶片、更強傳感器配置的背景,是對更高能力、「更像人」輔助駕駛的追求。

2021 年 6 月 23 日上午,智己汽車微信視訊号釋出了一個視訊,标題是:《自動駕駛離我們還遠嗎?》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視訊裡面,智己首次展示了「door to door pilot (點到點領航)」功能 demo。走完靠近上海市中心,一段全長 21 公裡的高速+城區道路,智己号稱做到了「40 分鐘 0 接管」。

緊接着,智己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面放出了多個自主領航駕駛的 DEMO 視訊,涵蓋了上海、蘇州、成都、杭州、廣州等城市的鬧市區、上下班高峰、複雜天氣下的快速路等場景。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根據目前智己公布的資料,IM AD 系統已經實作了 99.3% 的上下匝道成功率,以及 969 公裡的 MPD cut-in(每次人工幹預裡程數)。

而這套 12 攝像頭+12 超音波+5 毫米波驅動,并且支援後期更新雷射雷達的智能駕駛系統,也将成為 2022 我們對智己最大的期待之一。

但隻有智能駕駛是不夠的,智能互動、智能座艙、智能生态,同樣是自主電動轎車向上的關鍵。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39 英寸,這不是電視的尺寸,這是智己 L7 的螢幕合體尺寸。

根據此前公開的内飾資訊,L7 的儀表盤+中控連屏分辨率達到了4320x720,而可獨立升降的副駕娛樂屏,分辨率也達到了1920x720。

如果這三塊螢幕是獨立的個體,各人自掃門前雪,那麼宣傳 39 英寸不太對——但智己 IMOS 智能座艙系統主打的「無界」互動理念,是将這三塊螢幕統一渲染,合體顯示。

由骁龍 8155 晶片驅動的 39 英寸三聯屏,背後是基于多核異構分布式技術架構打造的 IMOS,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實作完整的多屏關聯。

除了 39 英寸聯合螢幕,L7 還在中控區域布置了一塊12.8 英寸,1888x1728的獨立控制中樞屏——隻說 L7 的這塊控制屏,尺寸上就已經相當于奔馳 S 級,或者蔚來 ET7 的中控娛樂屏。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這樣的豪華螢幕配備,承載的不僅是 IMOS,還有智己在 L7 上首發的「Carlog」功能。

Vlog 是大家更熟悉的詞語,指的是随手記錄生活點滴;而 Carlog,指的是智己認為智能汽車,同樣應該擁有記錄出行生活的能力,自駕途中的瞬間皆可分享。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今年 NIO Day 上,蔚來給 ET7/ET5 配備了 VR/AR 裝置,并且表示将來可以用車外攝像頭拍攝 VR 視訊,分享旅途所見。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汽車成為新的數位裝置,這是潮流。而以 Carlog為代表,智己同樣踏上了這股潮流,并且将「軍備競賽」的思路沿襲至此。

智己在 L7 的車頂裝了三個各 4800 萬像素的超清攝像頭,不同鏡頭之間可以合作實作180° 超廣角無畸變、4K 超清、超級夜景、高動态範圍等功能。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并且 L7 内置的智能車載攝像系統可以實作視訊一鍵分享,甚至是關聯直播平台,當「直播車」開。

而車載傳感器的數位化,還不是汽車科技的盡頭,或者說,不是汽車智能互動的盡頭。與道路其他參與者的互動、駕駛者與車外的互動,同樣是智能汽車正在探索的方向。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260 萬像素,這說的不是攝像頭,是智己 L7 的 DLP 大燈。

DLP 是一種脫胎自投影儀的技術,奔馳的 DLP 技術叫 Digital Light,奧迪的 DLP 則叫做 DML,數字矩陣 LED。

智己的 DLP 大燈是目前像素最高的數字大燈之一,和全新一代的奔馳 S 級保持一緻,但标稱亮度比奔馳 S 級更高。同時智己表示其 DLP 大燈可以實作的功能,同樣要比奔馳 S 級更豐富。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另外,L7 的尾燈也使用了擁有5000 像素的 ISC 尾燈,可以為後車投影視覺資訊。

大燈的像素有什麼用?

以 L7 的 DLP 大燈為例,它可以實作與高精地圖的關聯,利用大燈投影道路導航資訊,比如轉彎/掉頭/限速、領航輔助狀态下可以投影車道軌迹提醒其他車輛即将超車、尾燈在禮讓行人時可以給後車投影訓示,等等。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互動,它們共同組成了智能電動汽車的體驗閉環,同時也是檢驗一輛電動汽車有沒有資格加上「智能」的标準。

2022 我們将會迎來在以上三個次元均有突破的國産電動轎車,而智己 L7,則會是第一批接受市場檢驗的車型。

二、三電+駕控,高端化的基石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2022 年,推開高端市場大門,靠的是智能領域的「手」;那麼站穩高端市場,就需要三電、底盤、懸架領域的「腳」,也就是把「電動汽車」的底子打好。

總結下今年高端電動車的「标配」,雙電機、700 公裡工況續航、差異化轉向技術,它們是成為高端的「剛需」,也是 40 萬以上電動汽車的基建門檻。

而我們欣喜地發現,正在引領高端電動轎車基礎技術風向的、國産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多。

先來聊聊三電。

今年寶馬奔馳的旗艦電動車型會紛紛上市,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國産品牌在峰值動力、工況能耗、絕對續航裡程上,完全不落下風。

比如我們今天聊的智己 L7,搭載 93kWh 電池,可以跑出 615 公裡的工況續航成績——面對寶馬 i4、奔馳 EQE 等更晚登場的車型,甚至都是有能耗優勢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智造在實作更長續航的背景下,并沒有犧牲動力這一項高端車的必備配置。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以蔚來 ET7 為例,它以 480kW 的總功率實作了3.8秒的百公裡加速,但搭載 75kWh 電池包的車型依然能跑出 530 公裡的 CLTC 工況續航。

而比 ET7 75kWh 版本定價更親民一點的智己 L7,則同時兼顧了 425kW 雙電機、3.87 秒加速,以及 615 公裡的工況續航。

這也許是汽油車時代,中國汽車幾乎不會出現的參數突圍。

除了核心動力元件的沖高,國産電動轎車高端化之路,還展現在更多的進階細節配置上。

奔馳的旗艦電動轎車 EQS 使用了後輪轉向技術,有效提升了 5.1 米超長車身的靈活性。同樣的配置,也出現在了智己L7上面,這也是第一款搭載四輪轉向的國産電動汽車。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10.8 米,這是智己 L7 搭載雙向 12° 四輪轉向系統的轉彎直徑。

舉個例子,最新一代 TNGA 架構的豐田卡羅拉做到了 10.4 米的轉彎直徑,已經成為了宣傳點——而卡羅拉隻是一輛 A 級車,比 L7 小了接近兩個級别。

用四輪轉向讓 C 級車做到 A 級車的操控資料,細節化的思考不可或缺。

三電能力和動力配置更容易量化,更能激發消費者的感官。但它們卻還隻是沖擊高端的其中一個必備條件。

2021 年 9 月 22 日,劉濤發了這樣一條微網誌:「曆經 180 天的精心打磨,#智己 L7#完成威廉姆斯調校驗證」。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威廉姆斯是成立于 1977 年的 F1 車隊,而「威廉姆斯驗證」,指的是智己找了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團隊,花了 180 天深入調校 L7 的操控性,包括制動、乘坐、高速穩定、加速/制動姿态控制、側傾控制、轉向等 108 項名額。

最終的調校成果,是智己表示 L7 實作了 32.69 米的官方百公裡制動成績,以及 0.968G 穩态最大側向加速度。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進軍高端的另一個标志,是在使用者的少數場景下花功夫,比如操控、比如姿态。

前 245mm 後 275mm 搭配定制倍耐力 P ZERO 輪胎,以及 Brembo 卡鉗,并不是所有使用者都能用上的,但一定是更符合 L7 定位的,是以智己給它配上了。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同樣的例子,還有功率高達 1120W 的定制音響、德國巴伐利亞半苯胺真皮、打造「嬰兒級環保座艙的淨味工坊」、10 毫秒調節阻尼的 CDC 連續可變阻尼減震系統,等等。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2022,國産電動轎車的高端化,需要赢在智能,也需要赢在細節。

三、自主品牌的高端之路

今年即将量産的國産高端電動轎車中,不乏流量熱度很高的車型,比如蔚來 ET7。

而智己 L7 作為上汽的掌上明珠,過去一段時間裡同樣引發了很高的輿論熱情。當我們讨論「中國新汽車」的時候,作為自主品牌産品代表的 L7,是值得觀察的對象。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去年 12 月 26 日,首批 200 台智己 L7 Beta 體驗版已經正式下線,将在全國 9 城開啟使用者體驗,今年 3 月底會開啟使用者試駕,4 月份就将傳遞。

自主品牌的高端之路怎麼走,我們很快就會得到答案了。

(完)

星球文章推薦

2022電動轎車大戰,如“7”而至

「添加電動星球小助手 加入星球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