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侵華時期日本是如何對中國“洗腦”的?

一個國家如果要完全征服另一個國家,僅僅通過軍事手段,以武力的形式是遠遠不夠的。

武力占領隻是第一步,第二步則需要從精神和信仰上瓦解被占領國的抵抗意志,摧毀被占領國國民原有的文化自信,第三步則是将本國的文化植入被占領國,到此就可以徹底完成對其他國家的征服。

而日本這個國家也深谙此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他們所侵略的國家,也正是按照這個步驟實施侵略的,

而其中非武力的部分我們稱之為“文化侵略”,也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洗腦。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日本在侵華戰争期間是如何對我們進行文化侵略的?

要給别人洗腦,先從自己開始

在日本人的一整套“文化侵略”的政策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但是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部分:

對本國人民進行的文化洗腦。

為什麼要這樣?

原因很簡單,

如果自己的國民都不能相信這是所謂的“正義之戰”,又怎麼指望别的國家相信呢?

日本很早就在國内開始為侵略中國做各種思想和輿論的準備。

早在17世紀,日本著名的戲劇家

近松門左衛門

在大型曆史劇《國姓爺合戰》中讓日本武士開進南京,在中國土地上建立了日本人統治的王國。

到了19世紀,佐藤信淵提出了《宇内混同秘策》設計出了一個周密的入侵和占領中國的計劃“秘策”,并論述了如何“攻取”中國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後來的吉田松陰又提出了

“墾蝦夷,收琉球,取北韓,拉滿洲,壓支那,臨印度”的狂妄設想。

上述這些人和言論都對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侵華時期日本是如何對中國“洗腦”的?

明治維新之後,有個叫

福澤谕吉

的人,他對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化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他被日本人尊為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明治時期

教育的偉大功臣”。

他的畫像甚至一度出現在日元紙鈔之上。

就是這樣一個人,提出了

“日本是文明的國家,中國和北韓是野蠻國家,不服從日本就是不服從文明,是以日本發動的戰争是“文明”的 戰争,而“文明”的戰争是絕對正确的和必要的”。

福澤谕吉前前後後寫了40多篇鼓吹侵華的文章,詳細地讨論了如何侵略中國,如何瓜分中國,如何對中國實施統治等等,他的這些言論對于日本國民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相當一部分狂熱的人都堅定不移地相信日本對中國發動的戰争是正義的。

1893年,樽井藤吉寫了《大東合邦論》。在他的筆下,鼓吹所謂的亞洲一體論,強調亞洲黃種人與西洋白種人的種族對立,應該通過同一種族“親和”的方式實作 “合邦”,

建立以日本為盟主的“大東國”。 他的這套理論後來演變成了我們經常看到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侵華時期日本是如何對中國“洗腦”的?

不要小看這些日本文人的言論和思想,這些都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一體兩面。

一方面是日本成為西方列強那樣的具有對外侵略能力的國家,一面則要日本牢牢掌握在亞洲的支配權,而不讓西方列強染指和分享。

在這些人日以繼日地鼓吹之下,日本軍國主義成功地完成了對日本國民的文化洗腦。相當多的日本人相信,

日本是亞洲的解放者,日本是要解救那些被西方列強迫害的國家和人民。一群群狂熱的日本群眾就此踏上了侵略之路。

劣迹斑斑的文化侵略

日本侵略中國之後,軍事侵略的同時他們也同步開始了文化侵略。

而在文化侵略裡,摧毀我們的文化信仰,植入日本的文化,這兩個步驟幾乎是同步進行的。

日本人深受納粹德國理論的影響,搞出了所謂“總體戰”的概念。而“思想戰”、“宣傳戰”則被認為是“總體戰”的重要環節。

1937年7月11日,

也就是七七事變爆發後的4天

日本近衛内閣就和日本各家新聞通訊社開了一次座談會,主要說什麼呢?就是要他們

“協力戰争”。

7月13日,日本政府又召集

日本幾家著名的雜志社《中央公論》、《改造》、《日本評論》、《文藝春秋》的代表,向他們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随着日軍鐵蹄進入中國的還有大量日本的情報人員和日本右翼文人。他們對上層進行利誘和勸降,

對下層則通過新聞、情報、日語教學等方面來逐漸摧毀和瓦解中國的文化。

日本人憑借武力破壞或接收了占領區内中國新聞機構和報館,

嚴禁非淪陷區中國報紙的傳入,或建立起日本自己的通訊社、報社和雜志社。或是讓漢奸傀儡出來辦報紙,日本人則躲在幕後操作。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侵華時期日本是如何對中國“洗腦”的?

比如日軍戰略平津之後,日軍“北支派遣軍報道部”和僞“治安總署”就在北京搞了《武德報》,僞“新民會”搞了《新民報》;日軍在上海還搞了《新申報》、《新中國報》等等美化日本侵略者的媒體。

日軍中甚至還有專門所謂的

“筆部隊”。

日本從本土派了大量作家前往中國,這些作家則寫下了很多美化日本侵略行為的文章。在他們的筆下,日軍是一支“文明”的軍隊,占領區人民和日軍其樂融融。

1937年8月,日本人就在東北地區成立了“滿洲映畫協會”,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滿映”。“滿映”背後的金主就是當時的“僞滿洲國”政府和當時日本在東北地區最大的企業“漫鐵”。

“滿映”的電影分為兩類,一種是直接為日本侵略行為洗地,鼓吹“日滿親善”和“五族協和”,如《伸展的國都》等;另一種就是以風花雪月為主,試圖消磨掉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這些影片不過都是

“日本人單方面強加給中國的欺騙和恥辱”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侵華時期日本是如何對中國“洗腦”的?

北方靠“滿映”,南方則靠漢奸。

1943年5月,汪僞政府把大大小小的漢奸電影公司合并,成立了僞“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公司前台的是陳公博、周佛海這些漢奸,實權則是在日本人川多喜長政手裡。

他們拍的電影和“滿映”的大同小異,隻是在巴結奉承日本侵略者上更進一步。1944年,他們拍了一部電影《春江遺恨》。這個片子以太平天國為背景,編造了日本武士高杉晉作幫助太平軍的故事。

新聞和電影之外,

日本人最重要的文化侵略就是教育侵略。

教育侵略上日本人分為兩塊,一塊是摧毀和破壞中國的教育機構、文化遺迹和圖書;另一塊就是推行殖民教育。

日本占領天津之前,日本對天津進行了連續4個小時的轟炸。

但是這次轟炸的重點是什麼呢?不是軍營,

而是南開大學。

浙大也是日軍的重點目标,學校西遷之際,日本軍機跟蹤轟炸,

迫使浙大3年裡不得不5次遷移。

單以上海一市而論,從“八·一三”事變到 10月15 日止,大學損失6623159 元,中學損失 2199954 元,國小損失259129元,社教機關如博物館、圖書館、體育場等損失 186000 元(商務印書館未包括在内),

總計10942242元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侵華時期日本是如何對中國“洗腦”的?

除了學校,圖書館和博物館也是日軍有意識有組織攻擊的目标。

商務印書館屢遭日軍的轟炸、炮轟、縱火、劫掠、侵占,大傷元氣,時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鹽澤幸一講過:

“燒毀閘北幾條街,一年半年就可恢複。隻有把商務印書館這個中國重要的文化機關焚毀了,它則永遠不能恢複”

抗戰後,中國向聯合國遞交了報告《1937年以來的中國教育》中提到

戰前全國圖書館1848所,戰後隻剩940所,而且這剩下的940所裡大部分早已破爛不堪。

而從東北到廣州,日軍所到之處,還不斷破壞文物遺迹。抗戰後中國編過《被日劫掠文物目錄》,其中提到有查實的

被劫文物高達360.7萬件另1870箱,時間跨度從史前至明清,價值無法估量

如果說對于學校、圖書館和文物的毀壞還是停留在實體層面上,那麼推行殖民教育就是赤裸裸的精神侵略和控制了。

日軍在東北搞“精神教育課”,規定這些課時最高要占到總課時的四分之三。

而這些課程宣揚的就是所謂的“王道政治”,

鼓吹東北不是中國領土,鼓吹中國文化來自日本等等。

日本還強迫學生每天早晨要面向東方,給日本的天照大神和日本天皇三鞠躬,背誦所謂《國民訓》。

日本人在占領區還強行推廣日語教育,規定日語教學要占學校總課時的三分之一。

日語不及格就不能畢業,日語學得好就有機會保送去日本留學。

日本人就是要從語言上切斷我們的民族記憶和精神血脈。

武器殺人,文化誅心,侵華時期日本是如何對中國“洗腦”的?

在占領區的學校,中國古典文學是被禁止講授的。那學校講什麼呢?日本文學啊。

1936年,日本對東北輸入的書籍是58.7萬冊,到了1941年這個數字猛增到3440萬冊。1939年,日本輸入東北的報紙是5495萬份,雜志827萬冊。

日本人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罪行,顯見他們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試圖摧毀我們的文化自信,斬斷我們的文化記憶和民族精神,其狼子野心也不僅僅是占領那麼簡單,是真正要讓我們亡國滅種啊。

今年是七七事變84周年,希望閱讀本文的諸君能夠對當年日本對我們的文化侵略有所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夠更好地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記憶。

不要像某個小島上的愚民,以祖母作慰安婦為榮。

全文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