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成交從100股增至58萬股,泰達新材做市商遭逼空退出?

作者:第一财經

從全天成交僅1手、成交額不足600元,到日換手率超3%、成交額超2600萬元,泰達新材股價“狂飙”一個月後,因做市商退出突遭停牌。

泰達新材近日披露,國元證券5月8日退出其做市,做市商數量不足兩家、不符合股轉公司相關規定,于9日停牌,此後又因股價波動較大追加停牌核查。監管随後發出問詢,要求該公司說明股票漲幅較大、業績大幅增長等情況的原因。

搭上“偏苯三酸酐(TMA)概念”的泰達新材,股價自4月初開始拉升,當月累計漲幅近2倍,新三闆做市交易無漲跌停限制,該股月内單日漲幅一度超94%。停牌前,泰達新材一個來月累計漲幅超6倍,累計成交額超9000萬元。

做市商為何突然退出?有觀點認為,在泰達新材一波大漲中可能出現了逼空做市商情況。

“從公司公告和近期公司行情走勢,不排除這是一次逼空做市商的行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認為,做市商之一的國元證券庫存股被持續買入,帶動公司股價急劇飙升。也有業内人士認為,不排除(逼空)可能性,但據公開資訊無法确定。

另有新三闆資深人士認為做市商或主動賣出。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經濟發展工作委員會專家餘偉告訴記者“退出的做市商也可能是主動賣掉了持倉,畢竟公司股價短時間内漲幅巨大,收益豐厚”。

IPO兩度折戟、北交所首家上會被否企業,泰達新材一度是以被市場關注。2014年挂牌新三闆,2016年2月做市轉讓,2017年和2022年先後沖刺創業闆、北交所,均上會被否,泰達新材A股上市一波三折,公司業績情況屢屢受到監管關注。

股價“狂飙”,單月大漲近2倍

泰達新材此輪暴漲,背景是TMA(偏苯三酸酐)概念的持續火爆。4月以來,受化工原料偏苯三酸酐價格上漲影響,TMA市場行情火熱。概念股正丹股份近一個月累計漲幅超400%。

泰達新材成立于1999年,屬于化工行業細分子行業公司,公司主導産品為偏苯三酸酐。國内從事該産品生産的廠商不多,廠家主要分布在江蘇和安徽兩地,包括百川股份、正丹化學等。

同作為TMA概念股的泰達新材也迎來股價大漲。停牌前,5月以來的三個交易日(5月6日至5月8日),泰達新材累計漲幅150%,單日漲幅分别為17.57%、68.47%和26.21%,日成交額1025萬、1832萬和2640萬元。

據東方财富資料,近一個月(4月2日至5月8日),泰達新材區間累積漲幅648.8%,累計成交金額9773萬元。

對比此前, 泰達新材在二級市場上一度“門庭冷落”,部分交易日僅有1手買單,日成交額不足六百元。

據Wind,今年前三月,泰達新材日均成交額約6.8萬元,日均成交量約1.1萬股。其中,3月5日,泰達新材成交額608元,當天僅有1手買入。去年12月27日、12月29日,該股單日也僅有1手、2手買入,日成交額為592元、1184元。

二級市場受追捧,泰達新材股東人數驟增。截至5月8日收市後,公司股東人數超過200名,去年底普通股股東人數74名。

但大漲一個月後,泰達新材因做市商退出突遭停牌。國元證券于5月9日起退出為公司提供做市報價服務,因做市商不足兩家,泰達新材将當日起停牌。與此同時,泰達新材增加了股價異常波動的停牌核查事項。

監管問詢緊随其後到來。全國股轉公司5月11日向泰達新材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股票交易價格漲幅較大、業績大幅增長等情況。

做市商被逼空還是主動退出?

國元證券退出後,泰達新材的做市商僅剩一家,為華源證券(曾用名九州證券)。

泰達新材目前屬于創新層,于2016年2月16日開始做市轉讓。今年4月中旬,做市商之一的長江證券退出。

國元證券為何退出?

周運南提到,由于新三闆實行單一做市交易,會出現單一做市交易時的極端做多行為,即持續買入做市商的庫存股,“做市商不得不一直往上報高價,越到後面做市商手中的庫存股票越少,價格就越輕易飙漲”。

“在2015年前後的新三闆做市票中,經常出現這種把做市商買爆實作股價急劇飙升的極端情況。”他提到。

“是否存在(逼空),無法從交易上看出來,隻能從結果看。”上述新三闆投資人士稱,股價爆漲幾天内快速拉升,疊加退出公告,不排除被逼空的可能性,但無法确定。

餘偉認為,也不排除做市商主動賣出的可能。

“對新三闆做市商,沒有規定每個價位必須挂多少股數的買單和賣單,隻需要在交易日提供買賣報價即可。做市商除了履行做市義務,也可以算是投資機構,追求投資收益,不會盲目買進大筆高價籌碼。”他提到。

據股轉規定,公司需在30個交易日内做市商數量恢複為 2 家以上,否則将強制變更為集合競價交易方式。

截至5月8日,泰達新材報收46.8元/股,日成交量58萬股,日成交額2640萬元,總市值20.36億元。

“關鍵是如此高的價格,想找一家新做市商不太容易,除非有股東願意私下大幅折價大宗交易給新券商做市。”周運南認為。

“再增加一個做市商還是挺難的,新找一家券商手上沒票,停牌了又不能交易。”餘偉認為,若找不到新的做市商,泰達新材将變為競價交易。“大部份新三闆公司都是選擇的競價交易,泰達新材并不是非要繼續保持做市交易。”

業績波動屢受關注

除股價之外,泰達新材被市場所關注的,還有其坎坷上市路。兩度沖A時,業績增長情況均是監管關注重點。

自2019年開始,泰達新材進入業績快速增長期,營收逐年攀高,近五年收入年均增長率接近三成。2020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高達516%。

據年報,2019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别為1.39億元、2.09億元、2.82億元、3.55億元和4.74億元;歸母淨利潤574.06萬元、3538.83萬元、6581.68萬元、3525.62萬元和4945.81萬元。

泰達新材的收入利潤增長情況,一直是交易所重點關注的問題。

早在2017年闖關創業闆時,發審委關注到公司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但扣非淨利潤并未同步下降。該年,泰達新材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下滑15.06%;扣非淨利潤2689.17萬,同比增長0.13%。

2022年闖關北交所時,泰達新材的業績真實性再被關注。當年9月,泰達新材北交所上會時,北交所要求公司說明,2016年至2019年間淨利潤呈現顯著下滑趨勢,但2020年度大幅增加,該年度淨利潤改變下滑趨勢且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影響因素等。

就在近期,股轉公司在近期發出的問詢函中,要求公司說明營收大幅增長的原因。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