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詳解拜登政府對18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風險點在哪兒?

作者:第一财經

當地時間5月14日,美方釋出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産、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産品的加征關稅。

對此,1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釋出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并嚴正交涉。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出于國内政治考慮,濫用301關稅複審程式,進一步提高部分對華産品加征的301關稅,将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世貿組織早已裁決301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方非但不予以糾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錯再錯。

商務部發言人稱,美方提高301關稅違背了拜登總統“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鈎斷鍊”的承諾,也不符合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精神,這将嚴重影響雙邊合作氛圍。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中方将采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系教授崔凡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總的來看,拜登政府這一次針對180億美元産品的加征關稅,既有在競選中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比狠”以争奪選民的目的,也有進一步打壓中國新興産業,争奪新能源産業份額的目的,并非簡單的選舉作秀。

“雖然此次直接涉及的電動汽車和光伏産品貿易金額有限,這次美國加稅涉及的總金額是180億美元。這180億美元是在301關稅打壓将近六年之後的180億美元,是一筆不小的金額。而其中锂電池在這180億美元中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崔凡解釋道。

詳解拜登政府對18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風險點在哪兒?

考量一

目前正逢美國大選前夕。東吳證券研究所宏觀團隊在一份報告中為此次出台的關稅分類為針對鐵鏽帶選民(鋼鐵和鋁)、科技制裁(半導體)、中國新三樣(锂電池、關鍵礦物、石墨永磁和太陽能電池)、國家安全(港口起重機)以及其他所謂産能過剩(注射器和針頭、外科手術手套和口罩)等五大類。

對鋼鐵鋁和新能源産品加征關稅被視為拜登扭轉選舉弱勢,獲得更多搖擺州選民支援的舉措。

根據政治預測網站 Real Clear Politics的資料,截至14日的民調顯示,拜登在七個搖擺州中全面落後于前總統特朗普,且拜登在北卡羅來納州、佛羅裡達州、亞利桑那州和佐治亞州落後幅度較大。

北美最大工會美國鋼鐵勞工聯合會(USW)和美國汽車勞工聯合會(UAW)就分别位于賓夕法尼亞州和密歇根州。後者也是新能源電池和新能源車産能投入較多的地區之一。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表示:“美國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産能過剩和所謂國家安全擔憂進行誇大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新能源産業是人類共同創造的,能給人類帶來共同的福祉,進入美國市場卻受到限制是非常不合理的。”

考量二

據研究機構Clean Investment Monitor統計,2023年美國在清潔能源、清潔汽車、建築電氣化和碳管理技術的制造和應用方面的新投資達2390億美元,比2022年增長38%。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投資額達到創紀錄的670億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長40%。

此次關稅上調涵蓋了外貿“新三樣”,然而給不同産品帶來的沖擊力度大不相同。

東吳證券研究所宏觀團隊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對美出口锂離子蓄電池的占比超過20%,是以锂離子蓄電池受關稅影響較大。太陽能電池和電動載人汽車的出口夥伴仍集中在歐盟和東盟等地區,對美出口太陽能電池以及電動載人汽車的占比僅約為0.25%和1.1%,是以此次關稅上調受到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崔凡分析稱,光伏産品的反傾銷反補貼關稅加在一起,對于不同的企業,低的在33%左右,高的超過250%;另外還有14.25%(2025年降到14%)的201保障措施關稅。在這個基礎上疊加的301關稅從25%漲到50%,意味着目前很少的對美出口,即2023年334.7萬美元的光伏電池片和1314.7萬美元的光伏元件,在今後可能也會基本消失了。

“如果單純看以上的情況,似乎拜登這次加征的關稅确實邊際影響有限,在選民中塑造強硬形象的作用更大一些。但是,對于電動汽車和光伏産品來說,這次加稅基本上就把中國直接出口美國的路堵死了。”他表示。

那麼中間産品的出口呢?

崔凡說,這次加征的301關稅,實際上是延續2018年7月以來的301關稅,沿着中國新能源産業鍊,從下遊到上遊,一步一步擠壓,先逼迫企業将生産環節移出中國,再逼迫企業到美國投資或者轉讓技術。

“先堵死新能源汽車整車對美出口,但仍然進口了一定規模的用于電動汽車的锂電池,直到這次加稅,對更上遊的天然石墨和永磁體加征25%關稅的時間推遲到2026年。”他同時表示:“主要用于儲能的非動力電池從7.5%的301加征關稅提高到25%,但時間推遲放在2026年,以減少對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成本的影響。在針對光伏産品實施高關稅的同時,又放出對光伏生産裝置進行豁免的消息。”

崔凡對第一财經記者解釋道,推遲到2026年,這兩年時間,是美國給了自己時間去進行分散替代,如果在這兩年中美國成功了,他的替代成本小了,屆時就可能把關稅加上去。

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邢予青對記者表示,美國知道自己(單獨的生産能力)不行,才轉向“友岸外包”。

他解釋道,美國、歐洲和日本不會接受未來的電動汽車都用中國的電池。對于美國、歐洲和日本來講,汽車産業一直都是一個支柱産業。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目前就是電池,這些國家的汽車産業的電池不可能都依賴中國,美日之間目前已經簽訂了一個協定,允許使用日本原材料制造的電池的電動汽車享受美國政府給電動車的補貼。“這個協定很顯然就是符合剛才講的鼓勵日美電動汽車電池企業發展的産業政策。”他補充道。

2023年3月28日,美國與日本就锂、钴和鎳等在制造電動汽車電池時的關鍵礦物質達成貿易協定。日本經濟産業大臣西村康俊在東京表示,根據該貿易協定,使用在日本收集或加工材料的電動汽車将有資格根據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獲得獎勵。日企能夠受惠。他表示,這對加強日美兩國電池供應鍊,并讓日本汽車制造商更廣泛獲得美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至關重要。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