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都2021文化觀察之三: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1921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應當時中國政府之邀,與中國地質人員袁複禮一道,在華北尋找礦藏和采集古生物化石。他們先後發現了北京周口店遺址和河南渑池仰韶村遺址,并對仰韶遺址進行了發掘。這次發掘在中國考古史上意義重大,它标志着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開始,也标志着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

2021年是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

南都2021文化觀察之三: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

翌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開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北京周口店遺址、河北陽原泥河灣遺址群等100項發現入選,廣東境内的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王墓、“南海I号”沉船也榜上有名。

殷墟、二裡頭、良渚、周口店、馬王堆、三星堆……百年以來,中國現代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考古發現改寫了人們對中華曆史文化的傳統認知,描摹了我們的祖先在廣袤大地上的行動印記,以實物證據回答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

南都2021文化觀察之三: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2021年10月15日,從業人員在仰韶村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現場作業。新華社

進入新世紀以來,考古事業蓬勃發展,随着考古機構和專業隊伍不斷壯大,新的重要考古成果層出不窮,一步一步揭開中華文明的神秘面紗,無論漢文帝霸陵的确認,還是正平方遺址中太平公主“豪宅”曝光,每一次新發現都帶來許多省思和驚喜。

考古原本是一項冷僻學問,近幾年借着科技的翅膀“飛入尋常百姓家”。2021年對三星堆遺址祭祀坑發掘的直播,讓群眾“親臨考古現場”,微網誌總點選量達71億。與此同時,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以青銅面具為原型的冰激淩,河南博物館打造的“考古盲盒”等文創産品也火出圈。《國家寶藏》《中國考古大會》等綜藝節目,用活色生香的方式解鎖考古密碼,探尋中華文明,開播之後即成爆款。以考古為主題的科普類圖書亦廣受讀者歡迎,李零、齊東方、許宏、楊泓、鄭岩等學者成為大衆追捧的業界明星。在大衆高頻關注和科技助力下,未來考古領域或将誕生出風靡世界的文化IP。(黃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