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都2021文化观察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应当时中国政府之邀,与中国地质人员袁复礼一道,在华北寻找矿藏和采集古生物化石。他们先后发现了北京周口店遗址和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并对仰韶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次发掘在中国考古史上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

南都2021文化观察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翌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100项发现入选,广东境内的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南海I号”沉船也榜上有名。

殷墟、二里头、良渚、周口店、马王堆、三星堆……百年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考古发现改写了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传统认知,描摹了我们的祖先在广袤大地上的行动印记,以实物证据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南都2021文化观察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2021年10月15日,工作人员在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作业。新华社

进入新世纪以来,考古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考古机构和专业队伍不断壮大,新的重要考古成果层出不穷,一步一步揭开中华文明的神秘面纱,无论汉文帝霸陵的确认,还是正平方遗址中太平公主“豪宅”曝光,每一次新发现都带来许多省思和惊喜。

考古原本是一项冷僻学问,近几年借着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2021年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的直播,让民众“亲临考古现场”,微博总点击量达71亿。与此同时,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以青铜面具为原型的冰激凌,河南博物馆打造的“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也火出圈。《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综艺节目,用活色生香的方式解锁考古密码,探寻中华文明,开播之后即成爆款。以考古为主题的科普类图书亦广受读者欢迎,李零、齐东方、许宏、杨泓、郑岩等学者成为大众追捧的业界明星。在大众高频关注和科技助力下,未来考古领域或将诞生出风靡世界的文化IP。(黄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