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謙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大明朝,為什麼最終卻被皇上處死?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力挽狂瀾,最後卻被處死,是因為站錯了隊嗎?

于謙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大明朝,為什麼最終卻被皇上處死?

正統十四年,瓦剌騎兵大舉南下,朱祁鎮在王振的撺掇下,冒然親征,明軍在土木堡大敗,朱祁鎮被俘,明軍二十萬精銳毀于一旦。随後瓦剌騎兵一路挺進至京城腳下,國家危難之際,于謙挺身而出,力排衆議,堅定守衛京城的決心。

于謙升任為兵部尚書,提督各營軍馬,全面負責京城防禦,可以說當時的于謙權力極大,他就是明軍的兵馬大元帥。終在于謙的合理調配下,明軍頑強作戰,擊敗了瓦剌,保住了北京城。

如此民族英雄,本應受到厚待,加官進爵應不在話下,而于謙得到報答是斬決,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謙在崇文門外被處死。官場上站隊問題很重要,就好比在先帝去世之前,大臣們都要押寶,有的歸到太子隊列,有的歸到其他皇子隊列,如果成功榮華富貴自不必說,但失敗的後果也是常人難以承受的。

于謙并沒有站在任何一方,他隻站在國家社稷之上,一切以國家和百姓為前提。集正直、果敢、堅韌、才華于一身的于謙,為何落得個被處死的下場?

于謙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大明朝,為什麼最終卻被皇上處死?

于謙主動放棄生的權利

景泰元年,八月,朱祁鎮已經被俘一年,衆大臣皆上疏希望接回太上皇朱祁鎮。朱祁钰臨危受命,接受的皇位,真實情況朱祁钰是不想當皇帝的,而随着時間推移,他也體會了權力的滋味,便不想放手。

于是在接回朱祁鎮的問題上,朱祁钰屢次敷衍或拒絕。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這種做法也并沒有什麼不對,有哪個王朝會存在兩個皇帝,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于謙是朱祁钰一手提拔起來的,可謂景泰年間第一權臣,如果換做旁人,是不會希望朱祁鎮回來的,這無疑給自己找麻煩。偏偏于謙建議朱祁钰:

“天位已定,甯複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

陛下皇位早已成為定局,不會有其他變化,我們應當盡快接回太上皇,如果對方有詐,我們就有說辭了。正是于謙的話,促使朱祁钰派人接回太上皇朱祁鎮,作為皇帝,朱祁钰十分器重于謙,基本上對于謙的話言聽計從。

于謙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大明朝,為什麼最終卻被皇上處死?

精明老練的于謙必定清楚,朱祁鎮回來之後,不僅是對朱祁钰的威脅,也是對他的威脅,當時的全國兵權基本都掌握在他手中,且由于戰時的緊急情況,于謙可以直接調動部隊,還設定了團營制度,保衛京師。

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謙是明白的,不論朱祁鎮能不能複位,隻要朱祁鎮回來,對他于謙沒有半點好處。但于謙還是建議朱祁钰接朱祁鎮回來,為了國家利益,于謙甘願做出犧牲。

在石亨、張辄、徐有貞的策劃下,朱祁鎮得以複位,而他們入城的兵力隻有千餘人,而北京城的部隊應不低于二十萬,且政令通暢,如果不是于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奪門之變必定失敗。

礙于朱祁钰換太子的荒唐舉動,于謙也在猶豫當中,畢竟這是老朱家的天下,不論是朱祁鎮複位還是朱見深繼位,在此時此刻都比朱祁钰要好,況且朱祁钰還身患重病。于是在于謙的“縱容”之下,朱祁鎮成功複位,可以說于謙親自給自己打造了一副棺材,放棄了生的權利。

于謙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大明朝,為什麼最終卻被皇上處死?

功高蓋主

自古權臣基本沒有什麼好下場,除非叛變直接奪位,成為新的皇帝,于謙之是以能守住京城,也在于他手中的權力極大。

兵權是最敏感的權力,皇帝們對此十分謹慎,于謙掌控的就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權力,假如換個人,如果有異心,那麼國家動亂勢必不可挽回。

史料記載:

“前後征調,皆謙獨運。當軍馬倥偬,變在俄頃,謙目視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機宜。僚吏受成,相顧駭服。”

基本上當時部隊的調動,全部由于謙獨自控制,親自下達指令,口述奏折内容,屬下則隻按指令行事,是既佩服又省心。

京城保衛戰的勝利扭轉了國運,同樣讓人佩服的是朱祁钰,朱祁钰在戰後依舊重用于謙,放權給于謙,可見朱祁钰對于謙的信任。

“論功,加謙少保,總督軍務。”

京城防衛被于謙調配得面面俱到,不論是國内叛亂還是邊境敵擾,于謙都能妥善解決,這簡直是上天派下來的救世主。如此大的功勳,朱祁钰可以接納,但不代表朱祁鎮可以接受。

如果權臣的功勞太大,置皇帝于何地,況且朱祁鎮剛剛複位,而全朝廷基本都是于謙的擁護者,這讓朱祁鎮如何安心做他的皇帝。帝王心術就是如此微妙,在我看來,朱祁鎮要殺于謙,也并非都是石亨、徐有貞的誣陷,朱祁鎮本身也想殺于謙來立威信。

于謙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大明朝,為什麼最終卻被皇上處死?

樹敵太多

于謙有大批的擁護者,這毋庸置疑,而于謙的剛正不阿也得罪了很多人,官場之上,做得對不代表就好,如果權勢太大,一方面樹敵太多,另一方面也會遭很多人忌恨。

徐有貞曾建議南遷,于謙果斷否決,徐有貞這個梁子早就結下了,自不必多說。

“比寇初退,都禦史羅通即劾謙上功簿不實。禦史顧躭言謙太專,請六部大事同内閣奏行。”

于謙在政務處理上也比較執着,優秀的人就提拔,能力欠缺或品行不端的就不用,在潛移默化間,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動了不少人的蛋糕。是以就算于謙功勳卓著,也有人彈劾于他,說他功勞虛假,獨斷專行之類,好在朱祁钰力排衆議,堅持重用于謙,這才讓那些言官閉嘴。

石亨本是個優秀的武将,曾經犯過錯誤,卻被于謙破格提拔,德勝門之捷立下大功,要對比功勞,于謙必定比石亨大很多,而石亨得到了世襲侯爵,這讓石亨感覺慚愧。

理論上說,石亨是于謙親自提拔,本應是很親近的同僚關系,而于謙并沒有拉攏石亨,在石亨提議提拔于謙的兒子于冕之時,這本是好意,于謙則幹脆得拒絕了,還說了石亨很多不是。這樣的做法讓于謙多了一個強敵,也正是石亨的不快,成了奪門之變的導火索。

隻不過于謙的性格就是如此,他一直站在的國家利益之上,剛烈耿直是他的秉性,根本無法改變,想來如果出現時間機器,可能于謙仍會如此去做。

于謙曾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大明朝,為什麼最終卻被皇上處死?

生得偉大,死得冤屈,仿佛是那些英雄不變的宿命,但後世人不會忘記站在北京城頭上,那個意氣激昂的于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