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一生戰功赫赫,也沒有對不起國家,解放後卻和老婆一塊被槍決

在我國近代曆史中,湧現出一大批有名的戰将,在這些衆多的将軍中,國軍的戰将明顯多于共軍。然而國軍不僅在地利裝備人數上都占據優勢,最後卻慘遭失敗。許多的人也因為選錯了道路,葬送了自己的一生。比如這位,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中華民國陸軍中将,抗戰名将李玉堂。一生戰績顯赫,可惜最後死于非命!

李玉堂于1899年生在山東廣饒縣大王鎮大王橋一個地主家庭,兄弟姐妹七人,排行老三。他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還考入山東省工業專門學校。在那個戰亂年代,李玉堂親眼目睹社會紊亂、軍閥混戰、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父老鄉親怨聲載道、民不聊生的社會慘狀。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

他一生戰功赫赫,也沒有對不起國家,解放後卻和老婆一塊被槍決

李玉堂

李玉堂在讀書期間就感受到國家遭到西方及日本列強的欺淩、以及國内戰亂不斷地殘破景象,畢業後他毅然決定投筆從戎。于1921年投入了山西閻錫山的部下當兵。原本以為這裡可以實作他的抱負,可惜閻錫山内部勾心鬥角,争權奪利,腐敗現象嚴重,于是他又離軍回了老家。

1924年,國共實作第一次合作,孫中山先生在中共及蘇聯顧問的幫助下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李玉堂在朋友推薦下,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李玉堂被配置設定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師第二團任見習排長,參加北伐。因英勇頑強,先後升任連長、營長職務;此後屢戰屢捷,被提升為陸軍第一師團長、旅長、師長。

黃埔軍校第一期有三個山東籍的李姓學員——李仙洲、李延年和李玉堂,他們先後都晉升為蔣軍的兵團司令要職,都是國民黨的中将銜著名将領,号稱“山東三李”。

他一生戰功赫赫,也沒有對不起國家,解放後卻和老婆一塊被槍決

其中,李仙洲在1947年的萊蕪戰役中被我生俘,1988年10月在山東省政協常委任内病逝;李延年在淮海戰役中是杜聿明部的總預備隊——第六兵團司令,于1949年1月中旬,在淮海戰役末期由蚌埠撤往江南,後又逃往台灣,1974年在台灣病逝;李玉堂則于1951年2月在台灣被蔣介石槍決。

三戰三捷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李玉堂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抗戰和台兒莊戰役,其後被升任為第8軍軍長,駐守江西,屢挫日寇。之後又改任第十軍軍長,率部進駐長沙。1941年,侵華日軍海軍艦隊沿長江逆流而上,侵占了九江,從九江登陸向湖南進軍,直取長沙。李玉堂親臨前線指揮,保衛長沙作戰,使得日寇傷亡慘重,狼狽逃竄,最終獲得第一次保衛長沙的勝利。

日軍不甘心失敗,次年再次集結部隊并配合化學兵種,大舉進攻長沙。雖然日軍兵力強大,攻勢兇猛,沖破一道防線。但李玉堂絲毫不畏懼沉着應戰,堅守第二道防線,令左右兩翼包抄,三面夾擊,緻使日軍倉皇敗跑,獲得第二次保衛長沙的勝利。

他一生戰功赫赫,也沒有對不起國家,解放後卻和老婆一塊被槍決

雖然第二次保衛長沙也獲得最終勝利,但是丢失了金井等地被問責,李玉堂被問責調任戰區副總司令長官部服務,第十軍軍長另換他人。日軍趁想調換上司之際,調集大批軍隊妄圖奇取長沙。由于第十軍軍長還沒到,這支沒有軍長的隊伍,剛上戰場就被日軍突破防線。

戰區司令長官薛嶽決定讓仍住長沙的李玉堂複出,承擔起指揮第10軍的責任,可李玉堂自此被撤職就心有不服,不買薛司令的面子,直到蔣介石親自打電話他才繼續上任堅守長沙。

此時日軍雖然仍被擋在長沙外圍,但來勢兇猛。李玉堂召開了陣地誓師大會,号召全體将士誓死保衛長沙,義憤填膺地宣誓說:“我李某願與長沙共存亡,願與将士同生死,共患難……”一番宣誓感動得全體将士眼含熱淚,振臂高呼:“誓跟軍長與長沙共存亡,堅決抗戰到底!”全軍将士經過一周的浴血奮戰,擊斃擊傷日寇近6000多人,俘虜20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辎重車輛,取得了抗日戰争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勝利。

死于非命

1945年抗戰勝利後,李玉堂率部進駐兖州,其後國共何談破裂,内戰爆發。李玉堂任24軍軍長參與到中原戰鬥,1948年兖州失守後,李玉堂被俘。但因為他冒充士兵沒被發現,之後又在押解途中乘機逃脫。可最後換來的是“永不叙用”的徹查令,李玉堂無奈避居于上海。好在1949年2月蔣介石宣布下野,李玉堂覺察複出機會來了,于是到老上司薛嶽部下當進階參謀,其後被認命為海南防衛部副總司令。

他一生戰功赫赫,也沒有對不起國家,解放後卻和老婆一塊被槍決

1950年4月,解放海南島戰役打響,此時的李玉堂不僅是海南防衛副總司令,還兼任東路軍總指揮和第32軍軍長。身兼三職的李玉堂對于即将解放海南的解放軍來說是值得策反的重要人物。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能策反對方主将而解放海南乃是上上策。于是派地下工作聯絡員李剛到海南島進行策反投降工作。

李玉堂早在兖州失敗後親眼看到國民黨集團已衆叛親離,敗局已定,再跟國民黨幹下去隻能是死路一條,決定接受聯絡員李剛的意見。為慎重起見,他親筆寫信秘派專人從水上到香港,找妻子陳伯蘭、内兄陳石清,并讓她們将信轉給解放軍駐廣州最高統帥葉劍英。信轉到葉劍英手中後,葉劍英親自批示:“李玉堂火速起義,起義後可委以海南島軍政委員會副主任之職。”

可惜的是,當時因為戰争,交通中斷,李玉堂遲遲未接到來信,最終海南島失利。李玉堂率領殘部抵達台灣新竹後,再次被撤去軍職,繼又因為夫人陳伯蘭與中共地下黨李剛有聯系而被逮捕。本來此案經錢大鈞調查,認為李對他夫人的通共情況并不知情,于是按照《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第九條,知匪不報的條例判處李玉堂七年徒刑。

遺憾的是蔣介石在批示這一判決時,竟然親自在判決書上批了一個“恥”字,于是這位得到過青天白日勳章的抗日名将就這樣被決定了最終命運。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及其夫人陳伯蘭同被押赴台北碧潭刑場執行死刑。

李玉堂死前留一遺書,内言“我命已矣!但事與我無關。總統指令,已無申訴餘地,我死後望有公論。我無對不起國家之事,國家如此對我,于國家何益?我不足惜,不過一生為國,如此下場,心有不甘耳!……和平後,葬我于徐州雲龍山……。”

1983年,山東省人民政府經國務院準許,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理由是李玉堂曾就收中共的策反起義,隻因交通中斷未能執行。由此也可以告慰李玉堂及其親屬,李玉堂将軍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