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入駐紅網十六年,我竟變成了“網紅”

今年春天,我被紅網新媒體集團評為“原創達人”。寄來了證書,随之而來的,還有一筆獎金。

去年,紅網成立二十周年時,我也被評為榮譽網友。之前幾年,還連續被評過紅網優秀網友。

這離不開廣大網民的信任和認可,也與自己多年的堅持分不開。當然,還要感謝紅網和這個偉大的時代。

閱讀《沈從文文集》。

今年,紅網二十一歲了,檢視自己在論壇注冊資訊,我發現入駐已有十六年了。

不知不覺,十六年就這麼過去了。

十六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我十六歲時,國中畢業,第一次離開湘西,來到在洞庭湖平原的湖南機電學校求學。

也就是說,十六歲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湘西,湘西整整養育了我十六年。

這十六年裡,在父母的呵護下,我主要是讀書和幹農活,很少出遠門。

回憶一下,除了到過離父親山寨最近的保靖縣城,哪個大點的城市都沒有去過。

好像在十六歲那年春天,我有幸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比賽,才第一次到了家鄉所屬的永順縣城。

我記得比賽那天是四月一日,星期天,在永順一中。

前一天中午,我和三個同學結伴從澤家鎮來到永順縣,坐班車,車費是九毛錢。

我對錢的印象深刻,是因為那時沒有錢。

參加比賽的預考結束後,區教辦的張坤仁老師看我考了第一名,特贊助五塊錢,就這樣,我來到了永順縣城。

我們同學三人花了兩塊五角錢,在永順一中旁邊的縣政府招待所住了一晚。

三十二年過去了,張坤仁老師也病逝多年了。多年來,每每到永順縣城溜達時,不知不覺總會想起他。

時間又過去十六年,我已經到了中國新聞社湖南分社工作,且正式成為一名國家級通訊社記者了。

這十六年裡,我在湖南機電學校學習了四年。第一次走出湘西大山,才知道山外有山,有平原,有大江大湖,有一馬平川。

中專四年,我結識了很多朋友,收獲了很多友情,增長了很多見識,特别是在異鄉還知道了家鄉有個沈從文。

也正因為閱讀沈從文先生的作品,畢業時,我決定再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去,就選擇來到了長沙,走進了長沙鍋爐廠。

我在長沙鍋爐廠差不多十年,其中近八年是在工廠中的房間當電工,經曆了國企改革的陣痛,刻骨銘心。

是的,到了長沙工作,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

作品被收錄進個人專欄。

那時很殘酷的現實是,有時連工資都無法按月發放。當時弟弟妹妹們在讀書,又得按時寄錢,沒辦法,我白天上班,晚上打工。

離開吧,好不容易有了長沙戶口,機關再差也是國有企業,鐵飯碗,丢了還是沒勇氣。

再說,就是一氣之下離開國企,我又能去幹些什麼呢?

想想沈從文先生剛到北京時,也發現理想和現實差距很大,但他硬是忍着,堅持挺了過來。

我再怎麼差,當時也不至于餓肚子,何不學會慢慢強大自己呢?

就這樣,我開始認認真真讀書,讀沈從文、讀路遙、讀梁曉聲、讀周梅森、讀張宏森……

我把自己想象成經曆磨難的沈從文,或者覺得有時還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

我漸漸明白,所有的挫折和痛苦,其實都是成長的曆程。

但是,在沉重的生活裡,我郁悶,我痛苦,我彷徨,我有話要說,有情緒需要宣洩。

于是,我開始了寫作:寫日記,寫詩歌,寫書信,也開始寫散文和廣播稿。

我學的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在學校雖然當過文學社社長和校刊主編,但那都是因為寫得真誠,沒有接受過專業教育訓練。

後來,書讀多了,看多了,想多了,慢慢模仿,嘗試着“我寫故我心”,越寫越自然了。

順其自然,自然而然。

這種自然也不是随意的,字裡行間的“情”無處不在。日記是這樣,詩歌是這樣,廣播稿也是這樣。

為什麼老提到廣播稿?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就是靠寫企業裡的廣播稿,2006年寫成了國家級通訊社記者。

我在長沙鍋爐廠到底寫了多少廣播稿,不記得了,也沒有人知道。反正工廠的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都好像寫了。

寫作讓我找到了自信,也最終改變了命運。

從開始在工廠發表,再争取上報刊雜志。目标确定了,我一邊認真寫作,一邊主動找人幫忙。

也正是這種主動精神,2000年12月28日,《鍋爐奇人王小奇》在湖南勞工報頭版頭條發表後,我的人生出現了轉機。

很快,我直接從工廠中的房間電工變成了廠長秘書。再努力幾年,我決定離開企業去媒體,打算靠寫文章來謀生了。

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也感謝生命中時不時出現的貴人們。我的夢想真就實作了。

紅網頒發的榮譽證書。

但新聞是新聞,寫作是有具體要求的。那麼,新聞之外的見聞和感悟在哪發表?

于是,十六年前,我選擇入駐紅網論壇。

當時可供我們選擇的平台真不少,譬如說天涯論壇、新浪部落格等等。

就好像單身漢可自由選擇談情說愛一樣,我開始對紅網論壇也是保持觀望的态度。

但不能不說,我覺得紅網這個名字很好。

紅網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重點新聞網站和綜合網站。

紅色即血色。血,鮮血,血性也。紅,深紅,中國紅。

紅心,紅土地,紅色文化,這種紅色情結一直流動在中國人的血脈裡,遺傳在我們的基因中。

湖南是毛主席的家鄉,湖南人的紅色情結不言而喻。

是以回想起來,我入駐紅網論壇并不是個偶然,而是一種顔色的召喚,是内心的向往。

不過,查閱我注冊資訊時,發現是2006年2月17日,注冊IP位址竟然在衡陽。

紅網論壇個人頁面截圖。

莫非那時我在衡陽采訪?

開始以為是在寫《湖南新農村建設熱點調查衡陽篇》,今天一查,才知做這個二十多萬字的系列報道,是2007年的事了。

總之,很多事不記得了。可不管如何,十六年前,我正式入駐紅網,和紅網結緣了。

一開始,我在紅網上發的文章并不多,更多的時候是看,是學習,是觀察。

在眼花缭亂的各種網絡論壇世界裡,我在觀察紅網的定位,在看紅網的人氣,在學習紅網的文章。

後來,我發現紅網論壇主要作者在湖南,主要讀者是湖南籍人和關注湖南發展的人。

就内容來說,紅網不但堅持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且報道很鮮活,欄目接地氣。

十六年來,我見證了不知多少網絡論壇關關停停,可紅網一直很紅火,人氣始終很旺……

十六年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紅網是真正“立足湖南、服務湖南、影響湖南、傳播湖南”。

這與我對自己的寫作定位差不多。稍微不同的是,我主要寫作的地方是湘西,我從湘西走來,熟悉、了解并熱愛家鄉。

大約五六年前吧,我決定增加在紅網的投稿力度。邊投稿邊互動,我不求成熱點,寫作與交友如喝茶,得“冷水泡茶慢慢濃”。

不知不覺,我寫的《父親的山寨》和《湖南印象》系列火了,留言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旺,朋友越來越多。

後來,我又在紅網論壇上發了湘西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和追尋沈從文先生的足迹系列文章,沒有想到,篇篇火爆。

更沒想到的是,紅網論壇編輯還為我做了個人專欄,把很多文章都聚集在一起,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愛。

紅網專欄頁面截圖。

這幾年來,我在紅網論壇的閱讀人氣每年都會超百萬,感謝編輯熱忱推薦,感謝網友傾情留言。

如今在紅網論壇上,我每篇文章後面的留言都很多,有的幾十條,有的幾百條……

特别寫曾國藩先生故裡的文章留言竟多達2823條,足足讓我看了半個月。遺憾的是,精力有限,沒一一回複,深表歉意。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十六年過去了,我在紅網上變成了“網紅”,很多讀者還是以和我成為生活中的朋友,感動,感謝,感恩。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紅網網名沒有用實名,而是叫“我從湘西走來”。

發表在紅網的曾國藩故裡文章截圖。

是的,湘西是我的家鄉,盤點我在紅網上發表的文章,寫得最多的也依然是湘西。

我在湘西生活了十六年,這與入駐紅網的時間一樣。但這十六年影響一生,湘西是,紅網也是。

如今,我走出湘西整整三十二年了,也許,這種走出,隻是戶口和居住地的走出,而心卻永遠牽挂着。

有意思的是,我入駐紅網那一年,也剛好三十二歲。

我那時是個理想主義者,相信“心若在、夢就在”,相信有夢就有未來,相信堅持的力量。

我今年四十八歲了,依然還相信這些。相信腳踏實地,相信天道酬勤,相信一切都事在人為。

有意思的是,十六年前入駐紅網時,我這個永順人是在衡陽注冊的。

十六年後的現在,在湖南鄉村振興工作中,衡陽市對口幫扶的,竟然正好是我的家鄉永順縣。

衡陽之陽,是陽光大道的“陽”;永順之順,是永遠順利的“順”。

真是無巧不成文。

文/劉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