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月笙逃亡前多次警告此人:不走必有災禍!他不信,結果立馬應驗

在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裡,我們經常會看到江湖幫派,幫派成員們抱團結夥,沆瀣一氣,同進共退,俱損俱榮,說到底,他們就是因為共同的利益才聚集在一起。如果說“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那麼“青幫”就是民國時期上海的第一大幫,而青幫的“大頭目”杜月笙,則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

杜月笙逃亡前多次警告此人:不走必有災禍!他不信,結果立馬應驗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在他四歲的時候,父母便相繼去世,身無分文的他甚至不能将雙親安葬,隻能簡單地将屍身卷入草席,陳列在祖屋後面的田壟上。在那之後,杜月笙便由繼母與舅父商慶國共同撫養,他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然而,杜月笙畢竟不是親生骨肉,在受到不平等對待後,他一氣之下來到了上海。

杜月笙逃亡前多次警告此人:不走必有災禍!他不信,結果立馬應驗

畢竟是年輕氣盛,杜月笙來到上海之後,發現自己身無長處,不僅到處碰壁,甚至都沒有人正眼看自己。幾年下來,杜月笙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既吃盡了苦頭,又磨練了心性,從一個外來的愣頭青,轉變為了街頭的小混混。杜月笙擅長察言觀色,他不放過任何一個使自己一份沖天的機會,隻要能在上海立足,他願意付出一切。

杜月笙逃亡前多次警告此人:不走必有災禍!他不信,結果立馬應驗

在杜月笙14歲的時候,他加入了青幫,拜陳世昌為老頭子,又借助老頭子的關系,得以成功進入青幫龍頭黃金榮的公館做事。由于他頭腦靈活,辦事效率極高,得到了黃金榮的另眼相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杜月笙察覺時機已到,便在衆目睽睽之下拜黃金榮為師,黃金榮很是高興,當即便收杜月笙為徒弟,并對他“格外關照”。

杜月笙逃亡前多次警告此人:不走必有災禍!他不信,結果立馬應驗

沒過幾年,杜月笙就爬上了青幫高位,和師傅黃金榮平起平坐,他也實作了當年“立足上海”的誓言。身為青幫的“龍頭”,杜月笙的手底下自然會集聚一些小弟,他們都争着搶着表現自己,希望可以得到杜月笙的“青睐”。其中有一個名叫“許也夫”的小混混,他不但聰明伶俐,還十分粘人,一直要拜杜月笙為師,聲稱要跟随杜月笙幹出一番大事。

杜月笙逃亡前多次警告此人:不走必有災禍!他不信,結果立馬應驗

杜月笙看見他,就想起當年的自己,于是便答應了他。許也夫從那天開始,仗着有杜月笙撐腰,辦起事來也肆無忌憚,野心極度膨脹,甚至請求杜月笙為其安排一個上海市警察局局長的位置。杜月笙吓了一跳,要知道那個位置就連他也要掂量掂量,為了安撫許也夫,杜月笙把他安排進了社會保障局,想必也能滿足他的能力。

杜月笙逃亡前多次警告此人:不走必有災禍!他不信,結果立馬應驗

後來戰争爆發,上海搖搖欲墜,杜月笙的青幫也逐漸瓦解,手下小弟們四處奔逃,有的成為了漢奸,有的則成為了抗日戰士。杜月笙則兩不相幫,帶着自己的全部身家逃亡,在臨走前,他曾多次囑咐許也夫,千萬不要再回來。誰知許也夫絲毫不放在心上,在老家重慶呆了一年後又傳回了上海。結果真如杜月笙說的一樣,許也夫被日本人逼問杜月笙的下落,可是他還算有情有義,一直沒有交代,最後被殘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