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民國時,政府機構頻繁“換馬甲”,出現了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等行政機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政府,不僅在當時損害國家機構的權威性,也給後人研究民國史造成困擾。

這三家政府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袁世凱釣魚

北洋政府

提起北洋政府,離不開富有争議的袁世凱。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成功,震驚世界。為了鎮壓革命黨,手握北洋六鎮新軍的袁世凱,成了清廷的首選。10月14日,清廷宣布:“内閣奉上谕,湖廣總督著袁世凱補授,并著辦剿撫事宜。”

委以重任的袁世凱并未臨危受命,他一方面以“近自交秋驟寒,又痰喘作燒舊症,益以頭眩心悸,思慮恍惚”為由請辭,另一方面向清廷提出召開國會、組織責任内閣、總攬兵權、擴充新軍、寬予軍費、解除黨禁等條件,要挾清廷。經過讨價還價,包攬軍政大權的袁世凱于10月30日南下赴任。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經,字宋卿,是湖北黃陂人

繼清廷之後,手握重兵的袁世凱遭到帝國主義圍獵。11月26日,英國駐漢口總領事葛福出面“調停”。向湖北軍政府提出議和。湖北都督黎元洪以軍事失利為由,也有意議和。南北雙方一拍即合,于12月18日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廳展開和議。

談判期間,英、美、德、俄、日、法等國對議和施加壓力,聲稱“中國的戰争若持續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與安全”,認為“須早日解決和局,以息現争”,要求雙方盡快握手言和。混入革命隊伍的舊官僚和立憲派紛紛表示擁護袁世凱,局勢向袁世凱傾斜。

此時,英、美、俄、法、日、德六國駐上海總領事釋出“使目前沖突歸于停止”的照會,向南北議和代表強加影響。1912年1月15日,孫中山迫于内外壓力,發表聲明:“如清帝實行退位,宣布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即可正式宣布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有了孫中山的保證,袁世凱加快逼迫清帝退位、确定共和政體的步伐。2月初,清廷和袁世凱達成享受保留清帝稱号、清帝仍居皇宮、每年享受400萬元特殊費用等協定。2月12日,清宣帝溥儀宣布退位。與此同時,袁世凱迫不及待地承認“共和為最良國體”,并保證“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于中國。”

孫中山遵照承諾,辭去當了44天的大總統,推薦袁世凱續任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如願以償地在北京就任民國大總統,北洋政府成立。他死後,北洋系出現分裂。1928年,北洋政府在北伐戰争中失利,壽終正寝。北洋政府表面上是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實際上是資産階級革命派向大地主、大買辦代表讓步的産物。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袁世凱複辟

國民政府

袁世凱上台後,通過政府、軍事、經濟、外交等手段,積極鎮壓“二次革命”,甚至于1915年12月12日推翻共和,複辟稱帝。面對袁世凱的嚣張氣焰,國民黨政治委員會決意籌組政府。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成立,以蔣介石、汪精衛、潭延闿為常務委員會,汪精衛任主席。各地軍隊統稱國民革命軍。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進行北伐戰争。

随着形勢的變化,國民政府先後遷至武漢、南京、重慶等地,其中以南京和重慶兩地最為重要。自1925年3月,孫中山病逝北京,國民黨以汪精衛為首的左派、以蔣介石為首的右派和以林森為首的西山會議派開展權利角逐。激烈的黨派鬥争,促使左派和右派分别成立了武漢國民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被迫于1927年8月下野。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

1927年9月,國民黨内部紛争趨于緩和,南京政府、武漢政府和西山會議派組成“中央特别委員會”,在南京成立新的國民政府。1928年1月,蔣介石官複原職。由于軍閥混戰中節節勝利,加上金融資本家的大力支援,蔣介石如魚得水。他運用出色的權謀手段,在當年10月集黨、政、軍三方權力于一身。

1937年12月1日,抗戰形勢日益嚴峻,國民政府對南京遷往重慶。随着行政機構和政府人員的遷入,重慶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是抗戰期間中國的陪都,還是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指揮中心。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重慶結束戰時首都的職責。1948年5月20日,經國民大會審議通過,國民政府改組為總統府,蔣介石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國民政府”退出曆史舞台。在蔣介石的操縱下,國民政府實際上淪為他實施獨裁統治的工具。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青年時期汪精衛

汪僞政府

“僞”的詞性,在漢語中屬于貶義詞。抗戰全面爆發後,汪精衛對戰勝對手缺乏信心,他曾對陳公博說:“中國對日應該尋出一條和平之路。”汪精衛倡導所謂的“和平運動”實際上就是賣國求榮的投敵行為。

1938年3月和12月,在汪精衛的授意下,先後在香港設立“國際研究會”和“日本研究會”,由林柏生、梅思平、高宗武等人借這些研究會名義,和日本暗通款曲。1938年11月,高宗武和梅思平在汪精衛的允許下,與日本軍部代表影佐祯昭、今井武夫協商,确定了《中日關系基本條約草案》。

此後,汪精衛逃往河内,并與日方頻繁互動。12月22日,日本近衛内閣發表《日本近衛内閣第三次對華聲明》,内容涉及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等三項。面對聲明,蔣介石表示拒絕并且駁斥,而身處河内的汪精衛在香港中外各大報紙釋出響應聲明的豔電,其無恥的嘴臉顯露無遺。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蔣介石的工作近照,正在批核檔案

1939年秋,汪精衛一邊和日方達成“和平基本方案”密約,另一邊加快組建僞政府的步伐。1940年3月30日,汪僞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衛于次日釋出了《國民政府還都宣言》和僞《國民政府政綱》,妄稱:僞國民政府“還都是全國以内隻有此唯一的,合法的中央政府。”

汪僞政府成立後,分别和日方簽訂了《關于中華民國日本間基本關系》和《附議定書》、《中日滿共同宣言》、《中日同盟條約》等喪權辱國的條約。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汪僞政府宣告瓦解,陳公博、梅思平、褚民誼等人受到法律的嚴懲。

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汪僞政府,民國哪來的那麼多政府

上圖_?刊有日本投降消息的日本《每日新聞》報

縱觀民國史,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和汪僞政府民國是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圖。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是表達國家意志、行使國家權力的“疊代”機構,成為民國不同時期的标志,而汪僞政府則是跳梁小醜的鬧劇,遭人唾棄。

參考資料:

【1】王? 嬌? 《簡析蔣介石在南京政府初期奪權勝出的原因》

【2】王紅霞? 《略談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始末》

【3】曹馀濂? 《汪僞通敵紀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