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下班在公共汽車站等公共汽車的時候,碰見了一對母女,女兒告訴媽媽:“媽媽,我後桌總用筆紮我,他有時候在老師喊我回答問題的時候,還會偷偷挪我的凳子,讓我摔倒丢人,這樣我很不舒服,媽媽我是不是很不招人喜歡啊”。
孩子委屈巴巴的給媽媽訴說着在學校的經曆,我想看看這位媽媽會怎麼安慰孩子,沒想到這位媽媽的做法令我刮目相看,媽媽的做法真的是堪比教科書級别。

媽媽告訴女兒:“别人欺負你是别人的不對,跟你沒有關系,媽媽教你和别人好好相處,是在别人對你也友好的前提下,如果别人欺負你,你要學會保護自己,下次他欺負你的時候,你要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請你不要這樣做了,如果他依舊欺負你,你可以告訴媽媽和老師,我們都會幫助你”。
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父母的做法非常重要的,對孩子影響會非常大,曾經有位媽媽教育孩子的方式讓我印象深刻。
有孩子嘲笑一個小女孩長的不好看,小女孩的媽媽告訴小女孩:寶寶,顔值不能代表一切,美是分為内在美和外在美,我們沒有那麼好看,我們就要努力增加内涵呀,内在美和外在美都是很重要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要好好讀書,用内在美提升自己。
自此之後,小女孩再也沒有因為長相的事情不舒服過,别人嘲笑她的時候,她也會直截了當告訴别人,我追求内在美。
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對于孩子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要非常重視,家長對孩子的輔導是一方面。
同時,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成長教育類的書本,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一些問題,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C 非常推薦這套《成長沒煩惱》,這套書小C 家裡就有,書本是漫畫版,孩子剛拿到手時就愛不釋手,看了好幾遍。
書本裡的故事都是貼近現實生活的,包括最讓家長頭疼的小朋友的自主學習能力、專注力、自控力、抗挫折能力、責任感、緩解壓力、自信心、社交能力等。
書本的針對性很強,每一本書都是圍繞一個核心能力展開的,告訴孩子養成某個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告訴孩子如何養成。
書中沒有枯燥乏味的大道理,每個都是利用小故事,書本看起來像是一本故事書,讓孩子在看故事的同時明白養成習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養成習慣。
比如這本書《我的對手是自己》中講了小男孩做事情經常拖拉,控制不住自己,喜歡玩遊戲,自制能力差,還寫了小男孩的心理小細節,比如小男孩存在僥幸心理,覺得自己成績不會下降。
這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重合了,孩子看了這本書,就會感同身受,像是看到自己,意識到原來拖沓是不對的,原來成績真的會下降。
書的後面,小男孩戰勝了自己有了自控能力,孩子看了小男孩如何戰勝自己,便會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該這樣做,進而模仿學習,戰勝自己。
小C 家裡的孩子也是如此,以前非常拖拉,動不動就要看手機,看了這本書之後,她要手機的次數明顯減少了,放學回家甚至不用媽媽吼就去做作業了,孩子的改變還是很明顯的。
家有6-12國小生的,我建議家長給孩子入一套,非常有幫助,點選下面連結可直接購買:
家長的教育對孩子很重要,有時候,也可以借助一些書本工具來幫忙教育孩子,自己輕松的同時還教育了孩子,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