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歲男童,保住了命,但人卻傻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痛心!

我不情願跟大家分享這個病例,因為他會勾起痛苦的回憶。但又不能不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希望這樣的悲劇能竭力避免。

能救一個算一個。

2年前,我一個高中同學突然給我電話,當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我們許久沒有聯系,他突然給我電話,我有預感,不是好事。

“班長,有個事情求你幫忙。”他語氣頗緊張,證明了我的想法。

“你說你說,我聽着呢。”我放下手頭上的活,身體坐得筆直。

我們倆其實不算太熟,但畢竟是老同學,這時候給我電話,肯定是遇到了困難。很可能是家裡人出事了,可能是什麼重大疾病。高中同學中沒幾人是從事醫療行業的,我是不多的幾個之一。加上我以前時班長,人緣還可以,是以同學們有事情都喜歡找我幫忙,能幫的我都盡量幫。

“我孩子住院了,唉,我都不知道怎麼跟你說。你知道麼,我聽到這消息的時候,趕緊趕回老家,一路上淚水都流光了。”

電話那頭的老同學,此時聲音哽咽,顯然是哭過。他給我的印象是那種硬漢角色,但此時此刻,什麼都不重要了。

“醫生說是腦炎,現在住入了ICU。”他說。

“怎麼回事?你不要着急,先給我說說。”我安慰他。

他說:“我把電話給我老婆吧,我現在腦子不清楚了,讓我老婆給你講,好不好,老班長。”他近乎是以哀求的語氣問我。讓我内心一下子也變得酸澀起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的同學友誼變得這般生疏了。

“好好好,給你老婆跟我講吧,你先好好休息。”我說。

他老婆接過電話後,帶着哭腔,跟我解釋了孩子犯病的來龍去脈。

“前天孩子發燒,以為是感冒,沒在意,在藥店買了些感冒藥給他,吃了就繼續上學去了。沒想到孩子在學校嘔吐了,老師趕緊讓媽媽過來接孩子回家。

回家後孩子似乎好了些,但精神不大好。去家附近衛生所看了,又拿了些藥。

沒想到,第二天孩子情況更嚴重了。去喊他起床時,發現他說話不利索,而且起不了床。孩子急的哇哇大哭,我也跟着哭。

喊了鄰居幫忙,趕緊送孩子到醫院。醫生檢查後,判斷孩子可能是腦炎,說病情很重,說要住入ICU治療。現在醫生說要做個小手術,就是把針穿入後背的那種小手術。”

她跟我講了很多,我大概了解了。

“做了CT了嗎?”我問孩子媽。

“做了做了,CT先做了,現在就等要不要做這個小手術。”我仿佛能看到淚水在她眼眶打轉,“我跟孩子爸商量了一下,實在不懂這些手術,是以就問問你的意思,你看怎麼辦。”

我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告訴她:“不要猶豫,充分相信醫生,如果醫生建議做,那就趕緊做。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但是你說的這個應該是腰椎穿刺,是比較小的手術,有風險,但一般問題不大。”

“孩子現在清醒嗎?”我問。

“路上還醒着的,但剛剛送入ICU時,好像有點糊塗了。”她終于忍不住,哭了出來。

“孩子爸(我同學)是今天中午才外地趕回來的,他長年在外工作,也就這麼一個兒子。“

我看過他的朋友圈,很幸福的一家子。突遭此難,讓人愕然。

後來她還把醫生給的診斷書發給我,“就是病毒性腦炎,醫生說,如果早點來或許會好一點,現在來得遲了一些。”她邊哭便跟我說。

事實上,真的是遲了一些。如果在孩子出現發熱、嘔吐的時候就去醫院看,或許能提早一天時間給予更合适的治療,治療效果應該會更好。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說來晚了這樣的話,于事無補,隻會增加孩子父母的愧疚、悲傷、痛苦。

但普通人又如何知道一個發熱需要擠進醫院看呢。發熱是再普通不過的症狀了,小孩子一年都有好幾次發熱,基本上都是普通的感冒,誰又能想到是病毒性腦炎呢。

但這事還是有教訓的。一般來說,小孩子感冒不至于有嘔吐,多數會有鼻塞、鼻涕、打噴嚏、咽喉痛、發熱這樣的典型表現,而如果出現嘔吐,還是要高度警惕的(少部分孩子感冒時也會有嘔吐,尤其是嬰幼兒)。

發熱、嘔吐,再加上精神變差,往往提示病情比較重了,可能是急性肝炎,也可能是急性病毒性腦炎,或者其他,總之不大可能是普通感冒。即便是感冒,我也強烈建議你積極看醫生,盡早弄明白。這個小孩子中期去了診所,但是診所醫生沒看出端倪,唉,這說不定也是一個事故。

他們聽取了我的建議,同意做了腰椎穿刺術。

所謂的腰椎穿刺術,就是用一根針在背後穿入孩子的腰椎,把裡面的腦脊液抽出來化驗,可以辨認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還可進一步更加複雜的檢查。人體的腦液、脊液是連通的,合稱腦脊液,如果有腦炎或者腦膜炎,腦液會有異常,異常的腦液會流入蛛網膜下腔,這時候我們腰椎穿刺可以抽出這部分腦脊液,化驗可以提供很多資訊。

6歲男童,保住了命,但人卻傻了……

病毒性腦炎是一個很廣泛的疾病,凡是病毒引起的腦炎,都稱為病毒性腦炎,資料顯示有幾十上百種病毒可以導緻腦炎,不同病毒引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治療也會有所差别。

就目前已有的抗病毒藥物,也隻能治療部分病毒,不是所有病毒都有效果。是以其實沒有特效藥,更多的是靠對症支援治療,比如孩子發燒了,那就退燒,顱内壓高了,那就降低顱内壓,維持電解質平衡,等他度過難關。

孩子是真的遭罪了,我希望他能盡快康複起來。

“孩子會不會有危險?”我同學後來問我。

這個問題把我問倒了,幸虧我之前跟我院兒科醫生、神經内科醫生都溝通過了。我隻能告訴他:“多數孩子的病毒性腦炎經過治療後可以康複,但有少部分會遺留後遺症,尤其是他來醫院之前已經偏癱了(起不了床)、失語(說話不利索),說明腦實質都有影響了,這比單純的腦膜炎是要嚴重的。甚至發生腦疝死亡都可能。但按照目前你提供的資料,孩子應該是穩住了,關鍵是看會不會有後遺症。”

這是我能夠給他的資訊,也算是我對他的一種安慰。我告訴他們:“要相信你的主管醫生。但也可以多跟我保持溝通。”

3天後,他給我電話,說:“孩子清醒了,但似乎認不了人。”

糟糕了,我暗自思忖。

看來孩子腦實質損傷還是嚴重。

“醫生說,可能以後都會這樣了。要經過積極的神經内科康複治療,但能恢複到什麼程度他也無法保證。”他告訴我,聲音嘶啞、疲憊。

這真的是晴天霹靂。

挂了電話後,我又咨詢了我的兒科、神經内科同僚,畢竟他們更專業,希望他們能給一些更加樂觀的訊息,可惜沒有。

我回頭看了看在一旁玩積木的孩子,看他笨拙的、胖乎乎的小手小腳,一舉一動都無限可愛。聯想到我同學蹲在牆角,抱頭無助痛哭的樣子,我也禁不住神傷。

孩子,你可要健康成長啊。

這個孩子的悲劇,不能說全怪他媽媽。診所醫生有沒有過錯?當時情況到底怎麼樣?我也沒心情去了解了,于事無補。隻能告誡大家,面對孩子生病時,還是要有所警惕,父母也要多學習醫學常識,密切關注孩子健康。記住一句話,孩子生病了,如果能吃能喝能玩,一般意味着問題不大,但如果孩子精神不好,不肯吃喝,不肯玩耍,那就絕對不能大意,該去醫院的時候不要嫌麻煩。

1年過後的今天,我本想給他電話,詢問孩子目前情況如何,但終于沒有勇氣。我怕聽到孩子仍然是智力低下的結果,而我又無能為力。

祝願吧,也希望所有年輕的父母要吸取這個血的教訓。

本文來源:較高端人類

責任編輯:CiC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