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現代的年輕父母都很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尤其是90後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更為苛刻,為的就是讓孩子将來能夠成才,能夠有出息,殊不知很多時候都用錯了方法,導緻反而把孩子培養得背離了自己最初的軌迹。

01 對孩子過于嚴苛,孩子最後幹脆選擇堕落

我有個朋友,她自己是研究所學生,丈夫是博士,是以在結婚之後生了孩子,對孩子也寄予極大的厚望,認為她的孩子肯定會很聰明,以後也會有出息。是以對孩子從小到大都很嚴苛,但孩子的表現一直都是平平無奇。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等到孩子上了國中以後,朋友認為這是孩子轉折的關鍵階段,是以更是嚴格要求孩子,不僅每天督促孩子學到10點,而且就連孩子的周末時間也不放過。在這種極端的“催學”環境下,孩子一開始确實進步了不少,從起初的年段排名100多一下子進了年段前100,這在我們當地已經算不錯了,但是朋友還是不滿足,還是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這麼平庸,畢竟自己和丈夫都算是高學曆。

于是就壓縮孩子的睡眠時間,晚上學到11點,中午也多拿20分鐘的時間出來學習,即便是周末也要按照平時上課的作息來進行。每次我看到他們家孩子,都會覺得孩子十分疲憊,但是朋友卻像看不到似的,還說現在的孩子不努力學習,隻有被淘汰的份,也不看看現在的競争多強烈。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等到孩子上了初三,排名已經能夠穩定在年段前30了,在我們這進重點高中肯定是沒問題了。但人心總是這樣不滿足,朋友還是一直對孩子施壓,而且一直強調初三了,更不能有絲毫松懈。

突然有一天,孩子實在繃不住了,不願意再去上學,朋友氣不過,第一次對孩子動了手,甚至還說出很多讓孩子接受不了的話。從那天之後,孩子更是放縱自己,選擇自甘堕落,而且變得十分叛逆,管都管不住。到最後朋友都想不清楚,一直認為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他就不能了解?最後還變成這般模樣。

其實真正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靠這樣的逼迫、極端嚴苛是不能達到效果的,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02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第一種是有原則地愛孩子的家庭,孩子在這種家庭中成長,他們能夠明确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這種愛是有力量且有原則的,而不是毫無原則地溺愛。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更加自信,且更有動力,畢竟愛是一切行動的原動力。

因為他們知道在他們的背後會有父母的支援,他們也不害怕失敗,有敢于失敗的勇氣。很多成功的人就是因為具備這些特征,是以盡管嘗試了一次一次的失敗,但是都能堅持下來,最後走向勝利。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而從小沒有感受過父母的愛,或是沒有父母支援的孩子,他們相對會畏手畏腳,也不敢放手一搏,他們更害怕失敗,是以沒有勇氣,也不自信,缺乏成功最基本的要素,想要成功自然是更加困難。

第二種是給孩子發聲權利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會更有想法,且擅長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在當下社會,其實最缺乏的就是這樣的人才。因為很多人在團隊中甯願當個小透明,就怕讓自己發表意見,也害怕被否定。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但是因為從小受過鍛煉的孩子,他們因為受到父母的鼓勵,是以總是有很多想法,也會在父母面前表達出來,父母也會根據自己的意見來肯定或是否定孩子的想法,之後讓孩子再想辦法,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出來的。

30年後兩種家庭的孩子最有出息,現在知道還不晚,早培養早成才

而有的家庭卻不是這般,父母認為自己就是家庭中的權威,不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更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就是天真的,他們提供不了實質性的幫助,是以從來不将孩子的建議納入考慮範圍,而這樣的孩子習慣被否定,慢慢地也就不敢再發生,長大後也是如此。

結語:孩子的培養要靠父母的引導,如果現在不好好培養孩子,30年後的孩子也不會有太大成就,父母們到時候再後悔就沒用了,現在早點知道就早點培養孩子,或許收獲的還會更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