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後能不能養活一家人?

明清時期,科舉制已經十分完善成熟,難度也極大。一個人要經曆寒窗苦讀,經曆縣試、府試、院試三場考試,如果三場都考中,才能被授予生員的功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秀才。

在中國古代,能夠讀書識字,這就已經是金字塔尖上的人了。更何況是經曆三場考試,并成為一個秀才,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後能不能養活一家人?

是以,《儒林外史》裡的範進考到了六十多歲,直到考中舉人前還隻是一個秀才。可能在書裡他活成了笑話,但如果現實生活中真有一個這樣的範進,他肯定不會像小說裡說的那樣窘迫。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在明清時期,一個人如果能多年脫産參加科舉,他的家庭雖不至于是巨富官宦之家,但也肯定是中人以上了,否則很難支撐一個壯勞力脫産讀書,參加考試。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後能不能養活一家人?

其次,古代皇權不下縣,國家隻能将基層治理權授予鄉紳,而秀才擁有功名,自然在讀書識字者極少的基層農村社會成為天然的領袖,作為政府和群眾的中介,能夠造福一方,應該說也是不錯的選擇。秀才還可以給高官做幕僚,處理一些筆墨書吏的工作,不僅能賺一些幕酬,還可以借機接近高官,曲線赢得更好的前途。

再有,秀才雖說不能做官,也比不上舉人、進士,但能考中進士,證明這個人已經跻身于中國古代士階層的一員了,是以也擁有一定的特權。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後能不能養活一家人?

比如,作為讀書人,秀才見了縣官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除部分賦稅和徭役,還可以在不開具路引的情況下前往各處遊學。

成績排名靠前的秀才,還可以成為廪生,享受政府的财政補貼,以便能夠繼續心無旁骛地參加科舉考試,而不用為了生活而分心,影響考試。排名更靠前的,還可以成為貢生,進入國子監讀書,學成畢業後可到縣一級擔任訓導,相當于縣學的副手。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後能不能養活一家人?

總而言之,明清時期的秀才雖說還當不了官,也比不上舉人、進士威風,但在基層社會已經算是金字塔尖的人了,養活一家老小應該問題不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