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后能不能养活一家人?

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十分完善成熟,难度也极大。一个人要经历寒窗苦读,经历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考试,如果三场都考中,才能被授予生员的功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秀才。

在中国古代,能够读书识字,这就已经是金字塔尖上的人了。更何况是经历三场考试,并成为一个秀才,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后能不能养活一家人?

所以,《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考到了六十多岁,直到考中举人前还只是一个秀才。可能在书里他活成了笑话,但如果现实生活中真有一个这样的范进,他肯定不会像小说里说的那样窘迫。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明清时期,一个人如果能多年脱产参加科举,他的家庭虽不至于是巨富官宦之家,但也肯定是中人以上了,否则很难支撑一个壮劳力脱产读书,参加考试。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后能不能养活一家人?

其次,古代皇权不下县,国家只能将基层治理权授予乡绅,而秀才拥有功名,自然在读书识字者极少的基层农村社会成为天然的领袖,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中介,能够造福一方,应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秀才还可以给高官做幕僚,处理一些笔墨书吏的工作,不仅能赚一些幕酬,还可以借机接近高官,曲线赢得更好的前途。

再有,秀才虽说不能做官,也比不上举人、进士,但能考中进士,证明这个人已经跻身于中国古代士阶层的一员了,所以也拥有一定的特权。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后能不能养活一家人?

比如,作为读书人,秀才见了县官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除部分赋税和徭役,还可以在不开具路引的情况下前往各处游学。

成绩排名靠前的秀才,还可以成为廪生,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以便能够继续心无旁骛地参加科举考试,而不用为了生活而分心,影响考试。排名更靠前的,还可以成为贡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成毕业后可到县一级担任训导,相当于县学的副手。

在古代,考上秀才以后能不能养活一家人?

总而言之,明清时期的秀才虽说还当不了官,也比不上举人、进士威风,但在基层社会已经算是金字塔尖的人了,养活一家老小应该问题不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