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湖南日報

2024-06-02 17:31釋出于湖南湖南日報社新湖南用戶端官方賬号

“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要買一個3元6角的商品,應該怎麼付錢呢?”5月28日,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學苑校區國小部,一年級數學老師馬欣怡正在上《認識人民币》一課。她請同學們說說用人民币湊出“3元6角”的組合方式。有學生回答:“先給一張3元,再給一張6角。”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學苑校區國小部,數學老師馬欣怡正在上《認識人民币》一課。記者劉嘉 攝

一年級國小生不知道人民币沒有3元、6角的面額,這讓年輕教師馬欣怡覺得奇怪。課堂上,她拿出各種面額的人民币,一張張地問學生是否見過。全班40名學生,大部分見過100元、50元紙币,一半學生能認出10元、20元紙币,從沒見過1元紙币的占一半以上。

2010年前後,移動支付開始迅速在大陸普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23年底,大陸移動支付普及率達86%。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材中《認識人民币》内容。記者劉嘉 攝

今年一年級的孩子多出生于2016年、2017年。“他們在生活中,錢确實見得少。”馬欣怡的同僚、有近30年教齡的數學教師呂琳說,這種不認識錢的情況,在最近5屆的一年級國小生中越來越明顯。

家住武昌的劉姗,兒子正在讀一年級。前不久,她問兒子:“假如你有兩張20元紙币,你怎麼去商店買一個30元的東西?”兒子說:“可以先給老闆一張20元,再把另一張20元撕一半,湊個30元。”

孩子的回答讓劉姗非常驚訝。她意識到,孩子不光不認識錢,也不知道錢怎麼用,不了解“換錢”“找錢”這些概念。她回想了一下,發現孩子似乎隻在過年時見過100元的壓歲錢,平時家裡都找不出一張其他面額的紙币。

不認識錢的孩子對“錢是怎麼來的”也自然缺少具體的認知。家長李薇告訴記者,女兒快上國小時迷上了“抽盲盒”,有一次要她一口氣買100個盲盒玩具。她跟女兒說:“不能一下就買100個,那樣媽媽的錢就花沒了。”女兒卻覺得很奇怪:“錢怎麼會‘花沒’呢?錢不就在手機裡嗎?刷一刷就又有了!”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學苑校區國小部,數學老師馬欣怡帶着孩子們通過學具認識人民币。記者劉嘉 攝

天一街國小數學教師聶鵬記得,他是1986年上國小,那時的數學課就有《認識元角分》的内容,老師還講過人民币圖案背後的故事。他2001年當老師,經曆了至少3次課标和教材優化,《認識人民币》始終是教材中的重要一課。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胡宏兵表示,随着時代發展,孩子接觸現金的機會變少了,不認識錢的現象值得重視。他認為,人民币是大陸法定貨币,現金依然是大陸最基礎的支付手段。《認識人民币》這一課,孩子們仍然應當學好。

檢視原圖 2.82M

  •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 “錢不就在手機裡嗎? ”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認識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