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接電話後,手機突然黑屏失控!緊急提醒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

接了一個電話,手機就突然黑屏不聽使喚了,隻能眼睜睜看着它自己操作,連警察打電話都打不進去……這是家住浙江嘉興的周女士不久前的經曆。

那麼,打電話的人是誰?他又對周女士的手機做了什麼呢?

被告知已開通直播間會員

每月将被扣會費

前些天,周女士突然接到了一個0050開頭的陌生來電,打電話的人自稱某短視訊平台的從業人員。對方告訴周女士,她已開通某網絡直播間的會員業務,從當晚起,每個月都将被扣除800元會費。

周女士不确定自己是否開通過所謂的會員業務,但接下來對方說出了周女士的姓名和身份證号碼後四位,徹底打消了她心中的疑慮。

随後對方稱,800元的會費是可以取消的,隻要周女士在自己手機上下載下傳一款名叫“銀聯會議”的App,并按提示完成操作即可。周女士很快收到一串類似IP位址的數字,但它并不能在手機應用市場裡直接下載下傳,需要在手機的浏覽器裡下載下傳。

周女士下載下傳好App後,又有客服打電話告訴她,會員賬号的關停還未完成,需要她進一步配合。周女士回憶,對方對她手機上的内容一清二楚,先後讓她打開其他購物、打車App,進行了一些選項的取消操作。

在這名所謂的客服打來電話不久,周女士的手機出現了黑屏情況。“手機上隻有一段文字,需要讓我人臉識别,我覺得不對勁就把手機挂了。他們又給我打了第二次電話,後來又被我挂掉了。”

挂掉對方的電話後,周女士嘗試操作手機,可手機根本不聽使喚。“一開始關不了機,後來打開手機發現微信能用了,沒幾秒又黑屏了,什麼也打不開。”

軟體雖有“銀聯”二字

但與中國銀聯并無關聯

在周女士與騙子通話的過程中,浙江海鹽警方也同時接到了詐騙預警資訊,但他們多次撥打周女士的電話都沒聯系上,後來通過周女士的家屬才找到她。

民警第一時間檢查了周女士的手機,發現手機依然處于黑屏狀态,無法進行任何操作。民警馬上聯系反詐中心,對周女士名下的銀行卡進行了保護性止付。

民警發現,雖然周女士的手機一直處于黑屏狀态,但短信提示音卻未曾間斷——這可能是犯罪分子正在用周女士的手機進行轉賬,收到驗證碼時的提示音。他們立刻取出周女士的手機SIM卡,讓手機處于斷網狀态,無法進行螢幕共享。

接下來,民警又對周女士的手機進行了強制重新開機,此時,一直失控的手機才恢複正常。他們看到手機裡有一款螢幕共享軟體,已經開放了所有隐私權限。

由于警方對周女士的銀行卡資訊進行了保護,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民警稱,周女士下載下傳的這款軟體是一個木馬軟體。雖然名字裡有“銀聯”二字,但和中國銀聯并無關聯。這個軟體經過下載下傳安裝授權後,可遠端控制被害人手機,進而操作轉賬侵害被害人财産。

△25日,“中國銀聯”釋出嚴正聲明:“銀聯會議App”非中國銀聯産品。

木馬病毒有哪些,該如何識别?

那麼,木馬病毒分為哪些種類,我們該如何識别呢?專家介紹,木馬病毒從入侵方式來分類,一般有三種:

利用手機作業系統的漏洞進行遠端攻擊。

木馬程式本身就是一個應用程式。隻要安裝到手機上,它就嵌入到手機裡,可以進行相關操作。

把木馬和病毒程式捆綁到一個正常應用中。這類隐藏性較高,點開手機應用可以正常使用,但它在背景悄無聲息地啟動了木馬控制程式。

網絡安全專家介紹,根據功能分類,木馬病毒主要分為資訊盜取類和遠端控制類。幫派會根據他們具體的犯罪目的,選擇植入相應功能的木馬病毒。網絡安全專家介紹,周女士下載下傳的是遠端控制類的木馬病毒,而且木馬病毒擷取她手機的最高控制權。

及時更新手機系統

可提高安全系數

那麼,木馬病毒為何能擷取周女士手機的最高控制權呢?網絡安全專家認為,可能是周女士的手機系統版本老舊,或是手機缺少一些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

網絡安全專家使用兩部手機進行了對比實驗:一部手機的作業系統已更新至最新版本,而另一部手機的系統版本停留在一年前。兩部手機同時下載下傳并安裝帶有木馬病毒的應用程式。

結果顯示,更新作業系統的手機會提醒使用者風險,需要輸入手機的鎖屏密碼才能安裝。即便安裝之後,仍會有檢測到不良應用的提示,建議使用者立即解除安裝。

而另一部系統版本沒有更新的手機,則順利下載下傳并安裝了帶有木馬病毒的應用程式,過程中沒有任何風險提示。

一旦手機感染木馬病毒

如何才能徹底清除?

網絡安全專家介紹,針對木馬病毒有三類處置方式:

系統自帶的檢測功能。該功能可檢測到初級木馬病毒,直接解除安裝就能清除。

借助專業的安全軟體。專業的安全軟體可全盤清除,不僅能識别木馬病毒,還能查出這個程式遺留在作業系統裡的隐藏檔案。

還有一類木馬病毒經過包裝,可以躲過安全軟體的清除,隻能通過恢複手機的出廠設定來徹底清除。

警方提示,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和上網習慣,注意以下幾點:

不管是短信、郵件,還是即時通聯軟體中的不明連結,都不要輕易點選;

不要下載下傳非官方應用程式,如有需要請到正規應用市場下載下傳使用;

不要洩露個人手機号、銀行賬号、手機驗證碼等資訊,驗證碼就是流動的密碼;

盡量不連接配接免費公用無線網絡,以免個人資訊、裝置資料被竊取。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綜合《法治線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