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 L先生
長輩看到了經常會說:手機千萬不要放枕邊,有輻射,會緻癌!可信嗎?
最近,一條#建議睡覺時把手機放1.5米以外#的熱搜詞條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它提議,睡覺時不妨将手機放得遠一點,最好能放到1.5米以外的地方,以減少潛在的健康風險。
這話,網友們卻并不買賬,紛紛吐槽這個建議多多少少有點離譜啊!
其實啊,這麼做的背後,有着重要的健康原因!
參考信源:央視新聞
官媒發文警告,睡覺把手機放1.5米以外!
我們常常聽到“手機輻射”這個詞,很多人是以感到擔心,覺得它和癌症有關。
老人們也經常提醒我們,睡覺時手機别放床頭,說是怕輻射導緻癌症。
但其實,手機産生的輻射屬于非電離輻射,它的能量很弱,和醫院裡CT、X光使用的電離輻射完
全不一樣,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醫院中的CT和X光檢查會産生電離輻射,這種輻射确實有可能損害人體細胞中的DNA,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
不過,手機發出的輻射能量要低得多,遠沒有達到能夠破壞DNA的水準。
是以,目前沒有确鑿證據表明,手機輻射會直接導緻癌症。
換句話說,咱們完全不用擔心用手機就會得癌症。
可是,這并不代表手機輻射完全無害。
雖然它的輻射強度較低,但也并非完全沒有影響。
有研究顯示,手機輻射可能會幹擾我們體内的自然電場,進而影響我們的生物節律,尤其是對睡眠産生一定的幹擾。
長期使用手機過多,可能讓你晚上難以入睡,或者睡眠品質下降。
是以,雖然手機輻射不至于引發大病,但适度使用手機,特别是在睡前,還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不是因為輻射,原因是啥呢?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曆:明明已經困得不行了,還是忍不住拿起手機刷刷刷,結果越刷越清醒,反而越睡不着?
或者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結果卻做了一堆噩夢,半夜驚醒?
這種情形其實可能跟手機輻射有關系。
手機發出的輻射能影響我們的生物節律,特别是影響睡眠品質,導緻我們難以進入深度睡眠,甚至讓大腦一直處于高度活躍狀态,根本放松不下來。
長期熬夜玩手機,不僅讓你白天無精打采、精神不集中,還會打亂你的睡眠規律,影響工作和生活,逐漸讓你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你可能不會馬上感覺到明顯的變化,但時間一長,身體各個系統沒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複,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這就像把青蛙放進溫水裡慢慢煮,自己沒察覺,卻逐漸把健康給消耗掉,等到意識到時,可能已經為時過晚。
手機帶來的問題可不僅僅是輻射,現在不少孩子沉迷于手機、平闆等電子産品,長時間盯着螢幕,反應變得遲緩,甚至開始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
研究發現,這種習慣可能會妨礙大腦的正常發育,導緻大腦的神經網絡不夠成熟,進而影響智力發展。
讓孩子過度依賴電子産品,可能無形中就拖慢了他們的成長步伐。
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長時間使用電子裝置可能會對他們的健康帶來一些隐患,尤其是在過度依賴螢幕的情況下。
家長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娛樂方式,适當控制他們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鼓勵他們參與更多促進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戶外運動、閱讀或者和朋友們一起玩耍。
至于大人們,長時間盯着手機螢幕,同樣會給眼睛帶來不少壓力。
尤其是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手機的螢幕光亮刺眼,會導緻瞳孔放大、眼睛晶狀體變厚,眼壓上升,這些都容易造成眼部疲勞、近視或者散光等問題。
而且,玩手機時我們通常低着頭,這種姿勢會對脖子造成過大的壓力,長期下去,容易引發頸椎病,給健康埋下隐患。
不過,比起這些眼睛和脖子的傷害,手機充電時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更加讓人擔憂。
近年來,由于手機充電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有的事故甚至造成了嚴重後果。
電池過熱、充電器品質差、甚至電線老化等問題,都可能成為安全隐患,值得每個人提高警惕,確定安全使用電子産品。
深夜時分,鄭州一位女士在沉睡中突然被一股濃煙嗆醒,原來是她正在充電的手機發生自燃,冒出了令人窒息的煙霧。
幸運的是,這位女士及時醒來,才避免了更嚴重的災難,然而這樣的驚險一刻,也讓人不禁感歎,手機充電竟然能引發如此危險的事故。
在山西太原,一位女學生也經曆了手機爆炸帶來的可怕後果。
當她沉浸在夢鄉時,手機電池突然爆炸,導緻她的手腕被嚴重燒傷,幸好經過治療,但那道難以消除的疤痕,也成了她一生的痛楚。
更讓人心痛的是,沈陽的一名年輕女孩,一邊給手機充電,一邊玩着遊戲,結果發生了漏電事故。
她的腳意外碰到暖氣片,電流通過身體進入内髒,導緻器官衰竭,最終不得不截肢保命。
原本充滿希望的年輕生命,被這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徹底改變了。
手機充電引發的安全事故,已經屢見不鮮。
南京的小李就曾遇到過一次驚險的時刻:那天晚上,她習慣把手機放在枕邊充電,結果半夜被一股刺鼻的焦味熏醒。
驚恐中,她發現手機竟然冒煙了,差點引發火災。
而2015年江西發生的悲劇更是讓人痛心,一名年僅23歲的女孩,在充電的同時玩手機,手機電池突然爆炸,灼熱的碎片飛濺出來,嚴重燒傷了她的胸部,最終不幸離世。
手機作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隐藏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令人深思。
這些觸目驚心的事故,真的是對我們的強烈警告。
邊充電邊玩手機,簡直是在拿自己的生命當兒戲!
最近上半年,全國因手機充電引發的火災就超過了100起,損失金額更是高達數千萬元,令人大跌眼鏡。
這些統計資料背後,是無數家庭和企業的悲劇,提醒我們,手機充電的安全問題絕不能被忽視。
為了減少這種悲劇的發生,官方建議大家,尤其是晚上睡覺時,把正在充電的手機至少放在離自己1.5米遠的地方。
這不僅是因為手機輻射的原因,更是出于安全考慮,遠離身體可以有效減少火災等安全隐患,避免生命财産遭受重大損失。
畢竟,手機看似随手可得,但潛在的安全風險卻不容小觑。
可是,這個建議一釋出,就引起了廣泛讨論。
很多人坦言,睡前玩手機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許多人習慣把手機放在枕邊或者床頭櫃上,離自己近在咫尺。
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人都無法想象把手機放到離自己1.5米以外的地方,覺得不僅不友善,而且一旦鬧鐘響了也會錯過。
更有一些人表示,雖然知道安全隐患,但改掉這個習慣實在太難了。
畢竟,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甚至覺得這點“依賴”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可不容忽視的是,正是這些小小的疏忽,才可能釀成大禍。
為了響應官方的建議,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在新款手機中加入更智能的安全功能。
例如,很多手機現在都配備了“睡眠模式”。
使用者隻需設定好入睡時間,手機就會在規定時間自動調整螢幕亮度,停止一些無關緊要的通知推送,甚至充滿電後會自動停止充電,幫助我們避開夜間的安全隐患。
可是,再智能的技術也僅僅是個輔助工具,真正能保護我們的還是日常的安全意識。
除了睡覺時将手機放遠一些,我們還應該培養一些良好的充電習慣。
比如,盡量使用手機自帶的充電器,避免在溫度過高的環境下給手機充電,充滿電後及時拔掉充電器。
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才是確定手機安全、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現在,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手機,各種資訊像洪水一樣湧來,似乎總有看不完的内容。
但我們也得學會适時放下手機,特别是在休息的時候。
畢竟,科技的初衷是讓我們的生活更友善、更美好,而不是讓它幹擾了我們的健康。
參考信源
央視新聞,2025.2.25,《建議睡覺時把手機放1.5米以外?不是因為輻射,而是→》
河南廣播電視台,2025.2.17,《手機正充電半夜突然自燃?“床上燒了個洞手燒得全是泡”,從業人員:已經反映給公司了正在處理》
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