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在民國時期的文化圈中,最出名應該就是魯迅先生了。林語堂當年曾經把魯迅比喻成“白象”,認為魯迅的才華如同“白象”一般罕見,是幾百年難得一見的文學奇才。林語堂對魯迅的評價可以說是一點也不誇張,一直到今天人們依然熱愛魯迅的文章,并且還把他的文章收錄進了課本裡。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點25分,一代文學大師魯迅先生在上海病逝,享年55歲。他的去世是文壇的一大損失,文壇上從此少了一位偉大的戰士。在當年的1月份,魯迅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太樂觀了,肩膀和肋骨都出現劇痛,但是他依然堅持翻譯完了果戈裡的《死魂靈》。關于魯迅的死因,一直以來衆說紛纭,甚至很多人認為魯迅是被他的私人醫生須藤故意誤診害死的。不過,這種說法目前并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僅僅隻是一種猜測。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最普遍的說法是,魯迅先生患有肺結核并伴有嚴重肺氣腫,最後促發氣胸造成猝死。這種說法是目前來說,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說法。衆所周知,魯迅的一生可以說是煙不離手,現在人們看到的魯迅照片,有許多都是手中夾着香煙的形象。長期抽煙對身體的傷害很大,特别是像魯迅這樣有着數十年煙齡的老煙民,肺部可能早已經被香煙損害了。是以,魯迅的死應該和他長期抽煙有一定的關系。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在魯迅先生離世之後,由宋慶齡、蔡元培等人牽頭成立了治喪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成員都是當時的知名人士,例如沈鈞儒、李公樸等人。之是以要成立治喪委員會,是因為當時文藝界人士想要給魯迅先生舉行一個隆重的葬禮,參加送葬的上海各界人士超過了數萬人。如此龐大的規模,如果沒有統籌規劃的話,很容易出現場面失控的情況。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魯迅的墓地選在虹橋的萬國公墓,從殡儀館到墓地大約有十多裡的路程。雖然路程很遠,但是送葬的隊伍并沒有乘車,所有參加葬禮的人都是步行。走在隊伍前列是魯迅先生的靈柩,上面覆寫着一面寫着“民族魂”的旗幟,蔡元培、宋慶齡、李公樸等人緊随其後,再後面跟着的是上海的各界人士。因為殡儀館到墓地的路程太遠,是以魯迅靈柩的擡棺人多達16人,這些人個個都不簡單,都是當時的文壇大佬。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前來為魯迅擡棺的人,都是當時的文壇大佬,分别是張天翼、吳朗西、肖乾、聶绀弩、歐陽山、周文、曹白、蕭軍、巴金、胡風、陳白塵、黃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還、靳以,一共16個人。在這一串長長的名單中,很多人可能一眼就看到了巴金,因為巴金也是現在人們最熟知的一位作家。其實,其他15人也都是民國時期的文壇名人。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比如陳白塵,現在很多人可能都沒聽過他的名字,其實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劇作家,被譽為“中國的果戈裡”,而且他還當過南京大學的中文系主任。其他的擡棺人也一樣,雖然現在聲名不顯,但是在當時都是圈内名人,個個都堪稱是大文豪。而且,在魯迅的擡棺人中,還有一位是日本人鹿地亘。

魯迅先生離世後,葬禮扶靈擡棺的16個人都有誰?個個都不簡單

鹿地亘是日本進步作家,也是魯迅的至交好友。他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在九一八事變之後,他發表了許多反戰言論,是以受到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迫害,最後于1935年流亡到中國上海。後來他編譯了7卷《大魯迅全集》,在魯迅去世後被選為魯迅的16位擡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