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在民国时期的文化圈中,最出名应该就是鲁迅先生了。林语堂当年曾经把鲁迅比喻成“白象”,认为鲁迅的才华如同“白象”一般罕见,是几百年难得一见的文学奇才。林语堂对鲁迅的评价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夸张,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热爱鲁迅的文章,并且还把他的文章收录进了课本里。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点25分,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享年55岁。他的去世是文坛的一大损失,文坛上从此少了一位伟大的战士。在当年的1月份,鲁迅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乐观了,肩膀和肋骨都出现剧痛,但是他依然坚持翻译完了果戈里的《死魂灵》。关于鲁迅的死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甚至很多人认为鲁迅是被他的私人医生须藤故意误诊害死的。不过,这种说法目前并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仅仅只是一种猜测。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最普遍的说法是,鲁迅先生患有肺结核并伴有严重肺气肿,最后促发气胸造成猝死。这种说法是目前来说,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众所周知,鲁迅的一生可以说是烟不离手,现在人们看到的鲁迅照片,有许多都是手中夹着香烟的形象。长期抽烟对身体的伤害很大,特别是像鲁迅这样有着数十年烟龄的老烟民,肺部可能早已经被香烟损害了。所以,鲁迅的死应该和他长期抽烟有一定的关系。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在鲁迅先生离世之后,由宋庆龄、蔡元培等人牵头成立了治丧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例如沈钧儒、李公朴等人。之所以要成立治丧委员会,是因为当时文艺界人士想要给鲁迅先生举行一个隆重的葬礼,参加送葬的上海各界人士超过了数万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如果没有统筹规划的话,很容易出现场面失控的情况。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鲁迅的墓地选在虹桥的万国公墓,从殡仪馆到墓地大约有十多里的路程。虽然路程很远,但是送葬的队伍并没有乘车,所有参加葬礼的人都是步行。走在队伍前列是鲁迅先生的灵柩,上面覆盖着一面写着“民族魂”的旗帜,蔡元培、宋庆龄、李公朴等人紧随其后,再后面跟着的是上海的各界人士。因为殡仪馆到墓地的路程太远,所以鲁迅灵柩的抬棺人多达16人,这些人个个都不简单,都是当时的文坛大佬。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前来为鲁迅抬棺的人,都是当时的文坛大佬,分别是张天翼、吴朗西、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巴金、胡风、陈白尘、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一共16个人。在这一串长长的名单中,很多人可能一眼就看到了巴金,因为巴金也是现在人们最熟知的一位作家。其实,其他15人也都是民国时期的文坛名人。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比如陈白尘,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他的名字,其实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中国的果戈里”,而且他还当过南京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其他的抬棺人也一样,虽然现在声名不显,但是在当时都是圈内名人,个个都堪称是大文豪。而且,在鲁迅的抬棺人中,还有一位是日本人鹿地亘。

鲁迅先生离世后,葬礼扶灵抬棺的16个人都有谁?个个都不简单

鹿地亘是日本进步作家,也是鲁迅的至交好友。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发表了许多反战言论,因此受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迫害,最后于1935年流亡到中国上海。后来他编译了7卷《大鲁迅全集》,在鲁迅去世后被选为鲁迅的16位抬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