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編者按:說到弓箭,經常會有這樣一種看法,一提到中國的工具就是複合反曲弓。一提到歐洲弓箭就是長弓,一些人還疑惑中國為何沒有長弓。有的人還給出了解釋,甚至一些人還争論到底是那種歐洲長弓好還是中國那種短弓好。一些影視劇中古代士兵的弓箭也是那種小短弓,那麼中國有沒有長弓呢?弓箭從出現到現在,也有上萬年(甚至更長)的曆史了。中國最早的弓實物發現于跨湖橋遺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出土的這件弓殘長121厘米,弓臂的截面為扁圓形,寬約3.3厘米,厚2.2厘米;兩端(殘)略細,寬3厘米,厚2厘米。中段(長17厘米)截面亦為扁圓,扁側方向與弓身其餘部位垂直,應當為弓把位置。弓把位置寬3.2厘米,厚2.2厘米。除了弓把位置外,均見有漆皮,漆皮帶皺痕,局部脫落。弓材為桑木之心材”。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跨湖橋出土的弓這種弓目前認為是非反曲弓,與其類似類似的弓,在世界其他地區,比如非洲、美洲等原始土著閱聽人還能見到,隻是這張弓上了漆。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巴布幾内亞弓

從形制來看,這張弓有對稱趨勢,估計原本長度在160厘米左右,大概和當時一個成年人差不多。可見中國上古時代是有長弓的,和英國長弓很像。但因為年代久遠,還是個殘體,是以具體威力不好判斷。但是新石器時代,我國發現過被插進石箭镞的大腿骨,是以估計威力還可以。在傳世文獻中關于長弓的記載則要到唐代了。《唐六典》,弓之制有四:一曰長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今長弓以桑柘,步兵用之。冷研之前的《考古專家也會弄錯,唐代壁畫上侍衛腰間到底是什麼武器?》一文中也曾講述了唐代的長弓。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英格蘭長弓

具體說唐朝長弓的形制起源,主要依據北朝壁畫。根據壁畫上的貴族騎馬時帶着長弓,一般認為唐朝長弓形制源于北朝,但是實際上,唐朝長弓的形制還可以追溯更遠。相對于跨湖區遺址出土的長弓,還有非洲以及美洲那種長弓,以及英格蘭長弓,北朝還有隋唐壁畫上的那種長弓,明顯差别很大。因為其弓體中間特别寬,兩頭很細,導緻一開始不少人以為那就是陌刀,考古學家也一度把這個當成殳。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和弓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英格蘭長弓上弦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唐代壁畫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婁睿墓壁畫1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婁睿墓壁畫2

那麼,這種形制的長弓起源于何時呢?浙江就出土過一張漢代木弓,完全長大約是160厘米上下。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浙江出土的漢代長弓

大家可以對比下形态,漢代木弓很明顯和北朝壁畫上的長弓非常接近。雖然中間弓體有收縮,但是北朝墓壁畫弓沒有上弦是放在弓袋裡的,是以看不出來。下面從弓和人物的身高對比上看,唐代長弓在不上弦的情況下長度大概在160—170cm之間。類似的設計還有北美片弓,但是北美片弓弓臂沒那麼寬。一位名叫kviljos的北歐弓箭匠人,在2009年也做出了一款單體長弓。除此以外,考古學家們還在丹麥發現過類似的長弓,距今八千年。唐代長弓還有個特點,就是黑色長弓的兩端細長部分是白色的,疑似加了牛骨或者羊骨。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丹麥發現的八千年前木弓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iljos造的單體弓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從唐代壁畫來看這種很細長的弓梢,非常寬的弓臂,外加塗上黑色的漆,很容易被當成沒裝刀柄的陌刀。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長樂公主墓中的《儀衛圖》

《唐六典》對長弓的材質記載是:長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騎兵用之;稍弓,短弓也,利于近射。這裡說了是桑柘木材為長弓主要材質,這兩種木材的特點是硬度高而且韌性好。從壁畫和記載來看,當時長弓還是很普遍的,從描述來看,長弓射程還可以。另外,在一些史料記載中,唐軍在早期甚至有人人配弓的記錄。鑒于單體長弓,相對于筋角反曲弓,造價低、工期短、保養友善(筋角弓潮濕環境很容易出現筋角脫落)加之從壁畫和記載來看,這種長弓裝備率非常高。是以唐軍人手一把的弓,很可能就是這種長弓。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而相對于原始的那種一根棍的長弓,這種片弓效率更好,拉起來也更省力、操作也更友善。是以不光一般的士兵喜歡裝備這種長弓,連将領甚至皇帝都喜歡。比如在《資治通鑒·唐紀》還有這樣記載:上(唐太宗)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這裡唐太宗說他的弓給工匠看,結果工匠說材料不好。因為從木材紋理看太亂。唐太宗給工匠看的可能就是這種長弓。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到了宋朝,雖然角弓成為主流,但是從《清明上河圖》來看,長弓依然存在。不過,相對于單體長弓,反曲角弓效率更高。是以到了明清時期,軍隊的制式弓箭基本上是那種反曲角弓。比如《武備志》裡提到的明軍裝備弓,主要是開元弓和小梢弓這兩種反曲角弓。其實除了唐代的長弓,向來以短弓出名的蒙古人也有長弓。是以某個穿越小說裡主角拿長弓,把其他人看呆了并且把長弓作為抗元利器的寫法,很明顯這個作者想當然了。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清明上河圖裡弓箭鋪長弓還有大家熟知的日本和弓(單體丸木弓和複合弓),也屬于長弓。長弓優點是制造簡單、适應潮濕天氣好,而且雖然單體長弓效率不如筋角,但是可以加大拉力彌補,是以其被中國軍隊裝備了數千年年。而因為明清時期角弓裝備普遍,是以給人一種印象,覺得中國古代沒有長弓,甚至一些人還試圖論證“為何中國古代沒有長弓”等等。其實這都是一些很片面的看法。

中國古代不用長弓?唐軍人手一把,連李世民都是狂熱粉絲

▲蒙古長弓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