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這張老照片攝于1935年,是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在祈年殿頂上的留影。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焚毀于雷火,此後清政府雖用了七年時間重修,而未能完成。民國時期,為了實施好祈年殿修繕工程,梁思成林徽因參與其中,常常親臨天壇修繕現場。而身體力行、緻力于搜尋、發掘、保護中國古建築的林徽因情不自禁而又自豪地說:“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一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近現代傑出的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上司小組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主要設計者,主要文學作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築學和文學創作上都顯露出驚人的才華,是以在上世紀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譽,被列入當時出版的《當代中國四千名人錄》。同時,因容顔俊秀,她與陸小曼、周璇、阮玲玉并稱為“民國四大美女”。僅就才華和成就而言,其同時期及以後能與之相比的女性少之又少。在她身後,很難再找到一個能及得上她的成就和魅力的女性。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在民國時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藝比蕭紅和張愛玲等顯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際遇也更幸運。她不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翻譯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幾乎标志一個時代的顔色,出衆的才,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個春天的童話,幸福而浪漫。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林徽因與徐志摩

1921年,具有淵博知識、風雅談吐、英俊外貌的民國大才子徐志摩(林父弟子)在英國與林徽因相遇,也被林徽因出衆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激發了他的新詩創作,寫出《再别康橋》這一舉世名作,甚至為林徽因不惜與與發妻張幼儀提出離婚。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國學泰鬥金嶽霖

而金嶽霖一直戀着林徽因,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贊羨至極,十分呵護,終生未娶。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林徽因去世後,追悼會上,金嶽霖為她寫了“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著名挽聯。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林徽因與兒子梁從誡(中)女兒梁再冰

而林徽因在其名作《你是人間四月天》中寫出“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長期被誤讀為寫給徐志摩的,甚至演變成了一句情話,然而實際上,這句話寫的,是林徽因的小兒子梁從誡。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的合影

林徽因真正的白馬王子是梁思成。說起林梁兩家,那是聲名顯赫。林家是杭州大家,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進士出身,曆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親林長民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而林徽因的叔叔,就是寫下著名《與妻書》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民國先烈林覺民。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梁思成書寫《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則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啟超的長子,他有9個子女,其中長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啟禮三人均為中國院士,三子梁思忠是畢業于西點軍校的國民黨軍官,四子梁思達是畢業于南開大學的經濟研究者,長女梁思順為詩詞研究專家,次女梁思莊為著名圖書館學家,三女梁思懿為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甯是新四軍早期革命者,被譽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啟超和林長民先後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兩人是好友。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林徽因的結婚照片,婚紗是徽因自己設計的。

林徽因值得被關注的遠不止美貌和情感。1920年4月,林随父遊曆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時赴美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1928年春,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梁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在當時可以說是新舊相兼,郎才女貌,門第相當。他們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愛情生活,又遵從父母之命所結的秦晉之好。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婚後梁思成對林徽因呵護倍至,夫妻二人緻力于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像河北趙州大石橋、武義延福寺、山西的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而在考察中,梁思成甘願為林徽因做車夫,留下一段夫妻恩愛佳話。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林徽因不僅具有詩人的美感與想象力,也具有科學家的細緻和踏實精神。夫妻二人在山西對古建築所做的調查和實測工作,不僅對科學研究貢獻巨大,也使山西衆多埋沒在荒野的國寶級的古代建築開始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知。她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林徽因不僅才貌雙全,更有一身傲骨。七七事變前夕,美國聘請他們夫婦去講學,他們拒絕了,甘願留在祖國吃苦。在日軍占領北平的前一晚,林徽因一家老小抛下了安逸的四合院,奔赴了西南大後方。她既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艱辛和貧困。1937年11月與1939年1月,林徽因一家兩次險些于日軍的轟炸中喪命。為此,一貧如洗、疾病纏身,而其三弟林恒作為飛行員也于1941年在對日戰争中陣亡。林徽因曾在詩作《哭三弟恒》中寫下這樣的詩句:弟弟,我沒有适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别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林徽因夫婦和朋友在昆明自建的房屋

随着日軍的不斷轟炸,林徽因一家三口又從昆明城區遷到市郊,梁思成在村裡一塊借來的地皮上,用未燒制的土坯磚蓋了三間小屋。土坯牆,三合土地面,窗戶上沒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脆弱的棉紙,外牆隻有一層爛泥巴,這就是梁思成與林徽因兩位建築師一生中唯一為自己建造的房屋。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1941年,病中的林徽因與女兒梁再冰、兒子梁從誡在四川李莊。

由于戰亂和病痛,嚴重損害了林徽因姣好的容貌和健康。1941年冬,林徽因一家搬到了四川宜賓附近的一個偏遠山村——李莊。從那時起,林徽因就經常發燒卧床,再沒有享受過健康人的快樂。梁思成為了給她打針,甚至學會了靜脈注射。而林徽因人生的最後幾年幾乎都是纏綿病榻;她的才華和學問,在颠沛流離的生活中從未有機會得到全面的施展,成為其平生最大恨事。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但林徽因又有博大的胸懷,對日冦有國仇家恨的她,當1945年二戰行将結束時,時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軍邀請,在即将執行的對日本奈良轟炸圖上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1949年,林徽因被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一級教授。林徽因對當時國民政府的腐敗無能非常痛恨,在北平和平解放時,為保護古代建築誤炸,當中國人民解放軍專門派代表造訪,表現出對重要文物古迹的保護态度使林徽因夫婦頓感欣慰,消除了對共産黨的疑慮,堅定了留在北京的決心,并從此便把自己的命運同新中國連在了一起。他們應解放軍請求,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此書後來演變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目錄》。

林徽因曾說過,自己從小受歐美教育,但珍視中國;最看不起一類人,就是沒喝過多少洋墨水,卻認為西方比什麼都好。為此,她決絕地表示與離開祖國大陸及去台灣的知識分子斷交,包括給過她許多幫助的胡适。

老照片:我是曆史上第一個踏上皇帝祭祀天地的祈年殿頂上的女人

建國後,林徽因為保護我國傳統的景泰藍工藝還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曆史貢獻。為挽救瀕于停業的景泰藍傳統工藝,她抱病與高莊、莫宗江、常莎娜、錢美華、孫君蓮深入工廠做調查研究,并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蘇聯文化代表團”獻上一批禮品,深受與會人員歡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