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磨磨蹭蹭時,先别急,試試先講個故事

上遊泳課要遲到了,孩子磨磨蹭蹭,東玩西玩,說玩夠再走,看着她不緊不慢的瞬間,讓我想起網上一位爸爸在等女兒出門上學時的抓狂和無奈。

但堅持和善而堅定的育兒信念的我,還是冷靜下來,慢慢地走到孩子跟前,為她講了個故事,沒想到,講完孩子立馬說我要去上遊泳課,找小水滴。

孩子磨磨蹭蹭時,先别急,試試先講個故事

孩子磨蹭,說到底還是沒有時間觀念,是需要我們一點點幫助孩子建立起來的,核心不是我們安排孩子做什麼,而是孩子發自内心自己想做什麼。

[贊]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個時間計劃表,比如早上起來,和孩子聊聊,今天都要做什麼,幾點出門,家長可以輔助,提供合适的意見,同時再梳理。孩子邊說,我們邊記下來。這樣會顯得更重視。

[贊]可以用一個番茄鐘,比如看電視15分鐘,到點就關,幫助孩子知道十五分鐘是什麼概念。

[贊]還可以利用孩子泛靈心理,結合場景化講講故事。比如萌寶想玩會去遊泳,覺得在家多玩一會沒關系。我就根據她讀過的《水的旅行》裡面的小水滴編了個故事——《小水滴找朋友》。

孩子磨磨蹭蹭時,先别急,試試先講個故事

在我講的故事中,小水滴在遊泳館等着萌寶遊泳,也有擔心萌寶去晚的擔心,用萌寶喜歡的大寶老師進行正面植入,對小水滴說:“萌寶是個守時的孩子,一定會準時來的。”,故事還沒講完,萌寶就大聲說,我要去找小水滴。

我稱之為故事法,在各個方面都用,效果也不錯。

但對于孩子拖拉磨蹭這個習慣本身來說,從小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體會到自我管理的快樂才是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