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芷華: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華:秦腔需要“水磨腔”

昆山古戲台

秦腔的音樂唱腔與時代的要求和兄弟劇種相比顯然是落後了。然而,隻要改革有方,振興還是有望的。在戲曲長河中,從落後變興盛的例子頗多,最突出的恐怕要算明代的昆曲,它之是以興盛,主要是改革創制了“水磨腔”。

明朝中葉,南北曲盛行,後來南曲落後于北曲。江蘇昆山有南曲的一種地方戲—昆山腔,它的腔調“平直呆闆,缺少抑揚頓挫”,出現了不景氣的狀況。到了嘉慶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深感南曲之訛陋也”,他立志改革,與其他老曲師博采衆長,反複切磋,“足迹不下樓十年”,終于“盡洗乖聲,别開堂奧,調用水磨,拍捱冷闆,聲則平上去入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功深銘琢,氣無煙火。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腔曰昆腔,曲名時曲”。同時對樂器也進行了改革、創新,改變了昆山腔“平直無意緻”的狀況。由于腔調圓潤,字音清晰,優美動聽,好像水磨的一樣細緻柔婉,人們就稱之為“水磨腔”。後來,戲曲作家梁辰魚也參加了這個改革陣營,一方面學習新腔,一方面研究演唱的發聲原理,并學習元人的劇作方法,創作了以“水磨腔”演唱的傳奇《浣紗記》,新腔新本,相得益彰,獲得觀衆極大的贊賞。昆腔從此風靡于世,競相效仿,不胫而走,出現了繁榮的景象。

王芷華:秦腔需要“水磨腔”

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華:秦腔需要“水磨腔”

今天我們振興秦腔,改革音樂唱腔,首先應學習魏良輔在創制“水磨腔”時獨居小樓、苦心十年、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堅韌不拔的毅力,學習他團結老曲師、劇作家,合作共事互相學習、研究的精神。他們的改革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他們首先研究昆山腔存在的問題,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振興秦腔也應如此。秦腔音樂唱腔也類似當年昆山腔一樣,“平直呆闆,缺乏抑揚頓挫”,具體說,旋律不美,闆式單調,節奏拖沓,慷慨激昂有餘,委婉細膩不足,等等。必須大膽地改革、創新,研制出秦腔的“水磨腔”。

二、他們在改革唱腔的同時,研究演唱發聲的原理。他們深知唱腔改好了,而演唱者的技巧不相應,改革也是難以展現的。這個經驗對改革秦腔唱腔更為重要,再好的唱腔讓那些“走闆荒腔不搭調,唱戲吵架分不開”的演唱者演唱,無論如何也不會使人悅耳賞心的。是以說,演員的嗓音條件,發聲技巧及音樂素質等,必須改革、提高。

三、他們還對樂器進行了改革。除運用原來昆山腔的弦索伴奏外,還增加了管樂,如笙、箫、管笛之類,又把原有的三弦改為窄柱圓鼓,以便與管樂更好的配合。秦腔的樂器很早就進行過改革,如把文場領銜的二股弦改為闆胡,并加用了二胡、揚琴、提琴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和時代的步伐相比就略嫌不足了。像目前存在的男女同腔同調問題,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就是牽涉到闆胡等樂器的改革問題。其他如打擊樂器等,都是亟待改革的。

四、他們吸收劇作家參于這一改革。梁辰魚在研究“水磨腔”的同時,依腔創作了《浣紗記》,使音樂性和戲劇性融合一體,新腔借新戲而傳播,新戲得新腔而生輝,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奠定了昆腔的基礎,開創了昆腔的勃興時代。曆來音樂家大多強調音樂性,而劇作、導演大都強調戲劇性,改革秦腔音樂唱腔則需要各方面合作,密切配合,解決好腔與戲的關系,諸如劇本的場次結構,全劇的節奏氣氛,唱段的安排,何處叙事,何處抒情,以及句子長短,音韻平仄等問題,才能布局合理,結構嚴謹,腔戲融洽,成為珠聯璧合的一台好戲。

作者簡介

王芷華: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華: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華(1939-2018),陝西西安人。戲曲教育家,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1949年進易俗社第十四期學藝,主工小生,師承李可易、楊令俗等先生,後又拜蘇育民先生為師。曾主演《孝子弑親》《胭脂》《翰墨緣》《三滴血》《貂蟬》《珍妃淚》《桃花扇》《合家歡》等劇目。1970年調西安市藝術學校任教,1987年曾到上海戲劇學院導演進修班學習,退休後仍堅持課徒傳藝,桃李滿園。

秦腔《貂蟬》小宴

貂蟬:張詠華(飾)

呂布:王芷華(飾)

王允:惠焜華(飾)

編輯/劉軍 稽核/妍薇 終審/何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