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芷华: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华:秦腔需要“水磨腔”

昆山古戏台

秦腔的音乐唱腔与时代的要求和兄弟剧种相比显然是落后了。然而,只要改革有方,振兴还是有望的。在戏曲长河中,从落后变兴盛的例子颇多,最突出的恐怕要算明代的昆曲,它之所以兴盛,主要是改革创制了“水磨腔”。

明朝中叶,南北曲盛行,后来南曲落后于北曲。江苏昆山有南曲的一种地方戏—昆山腔,它的腔调“平直呆板,缺少抑扬顿挫”,出现了不景气的状况。到了嘉庆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深感南曲之讹陋也”,他立志改革,与其他老曲师博采众长,反复切磋,“足迹不下楼十年”,终于“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铭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同时对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创新,改变了昆山腔“平直无意致”的状况。由于腔调圆润,字音清晰,优美动听,好像水磨的一样细致柔婉,人们就称之为“水磨腔”。后来,戏曲作家梁辰鱼也参加了这个改革阵营,一方面学习新腔,一方面研究演唱的发声原理,并学习元人的剧作方法,创作了以“水磨腔”演唱的传奇《浣纱记》,新腔新本,相得益彰,获得观众极大的赞赏。昆腔从此风靡于世,竞相效仿,不胫而走,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王芷华:秦腔需要“水磨腔”

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华:秦腔需要“水磨腔”

今天我们振兴秦腔,改革音乐唱腔,首先应学习魏良辅在创制“水磨腔”时独居小楼、苦心十年、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坚韧不拔的毅力,学习他团结老曲师、剧作家,合作共事互相学习、研究的精神。他们的改革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他们首先研究昆山腔存在的问题,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振兴秦腔也应如此。秦腔音乐唱腔也类似当年昆山腔一样,“平直呆板,缺乏抑扬顿挫”,具体说,旋律不美,板式单调,节奏拖沓,慷慨激昂有余,委婉细腻不足,等等。必须大胆地改革、创新,研制出秦腔的“水磨腔”。

二、他们在改革唱腔的同时,研究演唱发声的原理。他们深知唱腔改好了,而演唱者的技巧不相应,改革也是难以体现的。这个经验对改革秦腔唱腔更为重要,再好的唱腔让那些“走板荒腔不搭调,唱戏吵架分不开”的演唱者演唱,无论如何也不会使人悦耳赏心的。所以说,演员的嗓音条件,发声技巧及音乐素质等,必须改革、提高。

三、他们还对乐器进行了改革。除运用原来昆山腔的弦索伴奏外,还增加了管乐,如笙、箫、管笛之类,又把原有的三弦改为窄柱圆鼓,以便与管乐更好的配合。秦腔的乐器很早就进行过改革,如把文场领衔的二股弦改为板胡,并加用了二胡、扬琴、提琴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和时代的步伐相比就略嫌不足了。像目前存在的男女同腔同调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是牵涉到板胡等乐器的改革问题。其他如打击乐器等,都是亟待改革的。

四、他们吸收剧作家参于这一改革。梁辰鱼在研究“水磨腔”的同时,依腔创作了《浣纱记》,使音乐性和戏剧性融合一体,新腔借新戏而传播,新戏得新腔而生辉,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奠定了昆腔的基础,开创了昆腔的勃兴时代。历来音乐家大多强调音乐性,而剧作、导演大都强调戏剧性,改革秦腔音乐唱腔则需要各方面合作,密切配合,解决好腔与戏的关系,诸如剧本的场次结构,全剧的节奏气氛,唱段的安排,何处叙事,何处抒情,以及句子长短,音韵平仄等问题,才能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腔戏融洽,成为珠联璧合的一台好戏。

作者简介

王芷华: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华:秦腔需要“水磨腔”

王芷华(1939-2018),陕西西安人。戏曲教育家,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1949年进易俗社第十四期学艺,主工小生,师承李可易、杨令俗等先生,后又拜苏育民先生为师。曾主演《孝子弑亲》《胭脂》《翰墨缘》《三滴血》《貂蝉》《珍妃泪》《桃花扇》《合家欢》等剧目。1970年调西安市艺术学校任教,1987年曾到上海戏剧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退休后仍坚持课徒传艺,桃李满园。

秦腔《貂蝉》小宴

貂蝉:张詠华(饰)

吕布:王芷华(饰)

王允:惠焜华(饰)

编辑/刘军 审核/妍薇 终审/何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