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中國雜技人的聚會。為了一部雜技藝術作品,大家分别從北京、黑龍江、上海、江蘇、四川、浙江等地趕到長沙,探讨這部作品的創新價值。

(青劇創作座談會暨新雜技發展研讨會現場)
1月6日,新雜技劇場《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以下簡稱“青劇”)創作座談會暨新雜技發展研讨會在長沙召開。翻開與會專家的名單,一個個名字幾乎串聯起中國雜技藝術全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河北省文聯主席邊發吉,中國雜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唐延海,部分中雜協主席團成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力,原總政藝術局局長汪守德以及全國部分省市雜技家協會主席和院團長……
在研讨會上,專家們就青劇在主題立意、藝術特色、舞台形式等方面的創新給予了充分肯定。湖南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友雲主持研讨會。作為湖南雜技藝術劇院黨總支書記、董事長,青劇制作人、藝術總監,趙雙午出席研讨會,并認真聽取了與會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青劇劇照)
《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由湖南省演藝集團出品、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創排演出,該劇講述了一個個渺小且又偉大的年輕靈魂和生命個體的故事,他們沖破黑暗的掙紮,擺脫沉重的羁絆,探尋光明的道路,奔赴理想的世界,綻放青春的光芒。邊發吉認為,青劇的創作展現了後現代主義藝術觀念,以雜技藝術為中心,将舞蹈、戲劇、音樂、電影等藝術元素巧妙融合,這種創新為雜技藝術打開了另一扇窗,“透過這扇窗,中國雜技人可以舉目遠眺,探索雜技藝術更多元、更精彩的發展路徑。”
中國雜協副主席、上海市雜協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雜技團團長俞亦綱表示,青劇的創新打開了業界的視野。“傳統雜技通常更在乎對高難度技巧的征服,但青劇讓演員從技巧中得到解放,實作了技巧為角色、為演員服務。”在俞亦綱看來,“演員的解放”意味着他們可以在舞台上真正呈現自我、享受藝術,讓雜技這門藝術與觀衆建立更豐滿的共情關系。另一方面,青劇也為雜技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再隻是雜技技巧的呈現者,而是通過雜技、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完成舞台角色的塑造。
“這是一部青春的正劇,非常符合當下青少年的審美需求。”中國雜協副主席、黑龍江省雜協主席、黑龍江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薛金升,從思想主題、藝術表達、觀衆定位、市場前景等角度,闡述了青劇的積極創新和探索。他認為,青劇呈現出多元度的融合創新,包括雜技與舞蹈、藝術與運動、道具與技巧、音樂與燈光等,在這些融合創新的共同作用之下,青劇為業界和觀衆帶來了雜技藝術的新方向。
【記者手記】雜技藝術的創新與回歸
一部作品,照亮了中國雜技的最前沿。正如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邊發吉所說,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的最大價值也是創新。
在創新無處不在的時代,青劇的創新之是以迸發出更大的感召力,是因為這種創新具有“源初性”。這種“源初性”,首先表現在藝術理論的創新。青劇大膽突破雜技對于技巧的追逐和狂熱,通過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烘托作為藝術本體的雜技元素,這既是一次大膽的創新,也是雜技藝術的一次回歸。
青劇創新的“源初性”,還表現在美學層面,它本身就是一次極具價值的美學創新。1月6日,在青劇創作座談會暨新雜技發展研讨會上,多位專家明确提出,青劇在舞美、燈光、服裝等方面采用極簡主義的審美範式,這種顯性的主題審美在雜技作品中的呈現非常罕見,打破了雜技藝術與主流審美之間的界限,進而讓雜技藝術進入當代審美的主流視野。
此外,在主題闡釋層面,青劇表現出更大的“野心”。中國雜協副主席、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黨總支書記、董事長趙雙午表示,青劇就是一台融雜技、現代舞、紀實影像為一體,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跨界作品,它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新時代的年輕人朝氣蓬勃、勇往直前的精神氣質。趙雙午相信,待全球疫情穩定後,這台具有中國當代藝術風格、展現當代青年風采的雜技作品,定能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呈現中國氣派和中國風範。
潇湘晨報記者徐海瑞 通訊員李豔芳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晨視訊”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