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網際網路醫療盤點:網際網路企業做醫療,真的不止賣藥

2021網際網路醫療盤點:網際網路企業做醫療,真的不止賣藥

談起網際網路+醫療,你首先會想到什麼?也許是看病挂号全變成了網上預約、也許是手機裡常刷到的各類醫學健康科普内容,也許是西安疫情中緊急啟用的多家網際網路醫院……實際上,最近一起在大衆視野中引起爆炸性關注的與網際網路、醫療同時相關的事件是魏則西事件,發生在2016年。

僅隔5年,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行業生态和大衆印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毫無疑問,網際網路正在重塑醫療健康行業。

行業為什麼改變?梳理其中影響要素,有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有網際網路資本入局帶來的高标準改造,有監管政策的助推與規範,更有醫院、醫生們對網際網路的全面擁抱。

網際網路和醫療,是兩個禀性并不相投的領域,它們的融合,到底是醫生先張開雙臂,還是網際網路先遞出橄榄枝?都有,但不同的開局姿态鑄造了不同的企業基因,多樣的嘗試切口也帶來了各異的試錯姿勢。

在新冠疫情暴發兩年後的今天,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行業現狀如何?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麼?2021年,大家做出了怎樣的創新嘗試?2022年,行業将向何處去?南都健康聯盟“網際網路+醫療”課題組即日起推出系列專題盤點,觀照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在2021年的最新發展。

今日推出的專題第三篇,聚焦網際網路企業主導的網際網路醫院。疫情催化之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行業逆勢增長,備受資本青睐,同時,監管政策的明晰和收緊為行業控住了“火候”。

在盈利模式未明晰、群雄混戰的态勢中,網際網路企業的價值空間究竟在哪裡?總的來說,從各企業的探索方向來看,有四方面明顯轉變:資源連結由線上轉向線下,服務範圍由醫療拓展至大健康,創新重點由“藥”轉向“醫”,引流通道由重管道轉向重内容。

現狀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行業逆勢增長 多企業啟動上市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2021年7月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達到1961億元,同比增長47%,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市場将達到2831億元,同比增長45%;大健康産業整體營收到7.4萬億元,同比增長7.2%;醫療資訊化市場規模突破650億元,同比增長18.6%。

同比增長47%,這個增速超過了網絡音視訊(44%)、雲計算(33.6%)等其他網際網路産業,在2020年可謂驚豔。

資本市場也青眼有加。2021年,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大額融資頻現,頭部效應顯現。據動脈網《2021網際網路醫院行業報告》,從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網際網路醫院領域一級市場共有16起融資并購事件,總融資額達234億元人民币,約一半的融資處于C輪及之後,其中,發生在2021年的有圓心科技、微醫、叮當快藥、康愛多、好心情的多項融資并購。

2021年,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迎來一波上市潮,微醫、叮當快藥、智雲健康、圓心科技先後向港交所送出上市申請,醫脈通成功上市香港聯交所。

行業中已有上市企業“三巨頭”平安健康、阿裡健康、京東健康,這一次,獨角獸企業站在了資本市場前沿。

2021年,平安健康、阿裡健康、京東健康持續深耕細耘。盡管它們仍以醫藥電商收入為主要營收支柱,但都在持續加大對醫療服務的投入,并在産業鍊中向上下遊延伸,基本涵蓋醫、藥、險領域,并緻力于線上線下資源的協同整合。

政策

監管政策進一步明晰、收緊 行業紅線漸顯

資本市場的高歌猛進中,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監管政策進一步明晰。

2021年一開局,“規範發展”就成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政策面的主基調。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第三年被寫入,用詞是“規範發展”。

網際網路醫療在2018年拿到正式“準生證”(即《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檔案出台)後,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常見病、慢性病的複診被明文許可,相關的管理、監管辦法也有了架構和制度設計。在此後數年間,我國網際網路醫院數量迅速增加,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各種新問題和争議點,亟需監管辦法來進一步明确、劃定界限,例如,關于“複診”的界定,關于網際網路首診能否放開,關于網售處方藥的合規問題等。

2021年11月,上述問題在新公布的《網際網路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中有了答案,網際網路首診仍未開放,目前隻允許線上上進行複診,但同時對複診如何判斷有了更明确的規範,即,将判斷權力交給接診醫生,醫生需要從患者處拿到相關證明資料。

對于2021年行業中曝出的藥品回扣線上化問題,網購處方藥不規範問題,上述征求意見稿也明确:禁止統方、補方等問題發生,醫療衛生人員的個人收入不得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相挂鈎。

“随着醫改進入深水區,發展網際網路醫院應成為深化醫改的助推器,而非繞開醫改的避風港”,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秋霖談到,網際網路醫療注定是“嚴監管”領域,因為醫療行為必須是全程監管、可追溯、責任可倒追的過程。

這份監管細則出台後,必将影響深遠,一方面,它針對若幹行業弊病提出了禁止措施,會成為今後整治和執法行動的依據,也會影響行業走向,另一方面,它在細節上進一步明确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的大原則,用一位醫生的話說,線上看病記錄也要納入門診病曆來管理,像線下一樣儲存15年,意味着“一定要寫病曆了,像過去那樣‘秒開處方’就不行了,先開藥後補處方也不行了”。

“沒有規範的監管,就沒有健康的發展”,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療中心負責人、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網際網路醫院專委會主任委員周其如将上述征求意見稿概括為“十個明确、四條禁止”,他認為,監管政策也是一種制度設計,是為了解決醫療服務不夠優質的問題,目前存在的不規範現象未來一定會處理,未來監管也會是收緊的态勢。

總體上,陳秋霖認為,新冠疫情後,網際網路醫療相關的政策進展是樂觀的,疫情剛出現時,多部門出台政策推動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監管細則是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對行業提出了規範要求。

好大夫線上創始人兼CEO王航認為,網際網路醫療經曆了技術驅動到政策驅動的轉變,随着公衆認知的普及,行業進入了使用者需求驅動的發展新階段,“行業需要提升服務品質來應對使用者越來越多的需求”。

規範的同時,網際網路醫療的“痛點”之一醫保接入也在放開。我國多家頭部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在甯夏銀川注冊,2021年4月,甯夏醫保局印發執行《甯夏回族自治區 “ 網際網路+ ” 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管理辦法》,明确,經準許設立的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在具備準入條件後均可申請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範圍。

盈利模式

行業很熱 但從哪裡能掙錢?

“這個行業雖然很熱,但是并不掙錢,行業還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這是陳秋霖對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基本判斷,直指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還未明晰的盈利模式問題。

對于公立醫院主導的網際網路醫院來說,網際網路醫療是公共衛生事業的一部分,盈利問題不在讨論範疇,而對于網際網路平台主導的網際網路醫院來說,盈利是行業發展的基本驅動力和可持續發展先決條件。

在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下,醫療資源主要集中線上下的公立醫療機構,在公立醫院已大批入場的情況下,網際網路平台辦網際網路醫院,它的價值空間究竟在哪裡?

這個問題,從網際網路企業一路摸索轉型的曆程能夠窺見一角。醫療是個資源短缺又資訊嚴重不對稱的領域,網際網路普及之初,挂号是公衆的第一需求,以微醫、好大夫為代表的挂号平台崛起;随着網際網路論壇文化的興起,丁香園應運而生,聚集大量醫生使用者,并伴随着内容行業的爆發而打出知名度和影響力;網際網路大廠入局後,新誕生的行業巨頭帶有母系資本的鮮明印迹,如阿裡健康、京東健康就以醫藥電商為主要支柱。

随着政策的放開和規範,線上問診幾乎成為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标配”功能,而在網售處方藥監管收緊的背景下,可以預見的是,市面上衆多的醫藥電商平台将與具備問診開方權限的網際網路醫院産生更為緊密的關聯。

而從目前局面來看,被證明穩能賺錢的領域隻有醫藥電商,其他領域情況不一,與企業本身的營運能力息息相關,并已呈現頭部企業的虹吸效應。

雖然已有頭部企業領跑,但網際網路醫療還處于群雄混戰、百花齊放的行業生态之中,反壟斷的大棒暫時還沒有打到這個領域。

探索創新

發力科普内容 探索會員制 為醫生開發網際網路工具

2021年,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探索嘗試更為多樣化。

大家都在默默補課的是内容領域。平安健康在上半年推出了醫生科普大賽,數月時間内征集到了近兩千支來自醫生的科普視訊;阿裡健康旗下的醫鹿APP也進行了開放征稿,重點放在大健康類、母嬰類、美容類、測評類等,征稿啟事上标明稿費水準:800 元/篇;百度也在打造全新科普内容“百度健康醫典”,借助搜尋入口對于使用者關注熱點的資訊優勢來生産内容;位元組跳動入場稍晚,其旗下的“小荷”APP設定了頗具特色的患者案例分享闆塊,并在進行社群化動作,還開始置入母公司擅長的視訊産品。

會員制是不少平台在嘗試的産品模式。據課題組初步統計,好大夫線上、春雨醫生、微醫、人民好醫生、丁香醫生、平安健康等平安均開通了不同形式的會員服務,有以時間為機關享受的包月、包年私人醫生服務,有價格從9.9元包月至數千元不等的“家庭套餐”,還有針對不同群體不同需求的個性化定制套餐,如兒科專享套餐、萌新媽媽卡、鼻炎康複卡等等。

一些另辟蹊徑者瞄準了醫生群體。2021年初,騰訊健康面向醫生推出雲上工作台“騰訊雲醫”,借助微信小程式入口,幫助醫生進行患者管理、随訪等。百度上線“輕竹健康”品牌,推出小程式“輕竹管家”、輕竹健康APP醫生版,協助醫生進行患者管理,同時推出相關項目計劃,扶持醫生和MCN機構。丁香園已在醫生社群領域營運多年,在對用藥助手等成熟産品更新換代的同時,也在基層醫生教育訓練方面繼續深耕。

也有企業在專業化的道路上深耕。醫聯堅持“嚴肅醫療”戰略,成立學術委員會,啟動多學科專家共識項目,推出糖尿病等多個病種的線上疾病管理SOP。京東健康持續探索專病專科領域,已開設心髒中心、耳鼻喉中心、中醫院、呼吸中心、精神心理中心等27個專科中心,并牽頭組建“網際網路醫療專家委員會”,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質控标準。

走出舒适圈 為大健康産業、線下機構賦能

更多企業在走出醫療小圈子,介入大健康産業營銷鍊。11月,丁香園推出數字營銷服務産品“大麥茶”,面向醫療企業與大衆消費品企業提供專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春雨醫生深耕皮膚科、兒科、營養科、婦科和心理科等,探索C2M的專科垂類解決方案,如皮膚科醫生與暨南大學基因藥物工程中心合作開發醫學級護膚品,營養科醫生與新希望集團聯名推薦腸道益生菌新型酸奶。

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也在與線下醫衛系統合作共建,成為各地醫療系統進行“數字醫療基建”的助手。騰訊健康與武漢市合作打造智慧健康城市的“武漢模式”,參與了武漢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并與武漢市第一醫院共建網際網路醫院。平安健康已在至少10個城市獲得自建網際網路醫院資質,并已與205家醫院達成合作共建網際網路醫院平台的協定。京東健康在甯夏銀川、天津、河南鄭州、四川自貢等城市已落地網際網路醫院。微醫已建成并營運 27 家網際網路醫院。

線下合作可以是政府部門,也可以是開發商。春雨醫生積極與房地産企業合作,落地居民小區,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建起“春雨健康小站”,在社群中為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家庭健康服務。在此基礎上,春雨醫生第一家門診在天津開業。

“希望能做好‘連接配接者’、‘助手’的角色”,在2021年騰訊數字生态大會上,騰訊健康副總裁張猛這樣表示。

出品:南都健康聯盟“網際網路+醫療”課題組

統籌:尹來 王道斌 遊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李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