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美面膜”暴利超茅台!敷爾佳中止IPO:研發團隊僅2人技術含量引質疑

“醫美面膜”暴利超茅台!敷爾佳中止IPO:研發團隊僅2人技術含量引質疑

随着“輕醫美”等與醫美有關的資訊闖進了愛美人士的生活,與之沾邊的一衆股票在資本市場也是水漲船高。深得資本厚愛的醫美賽道,也讓一衆醫美企業動了上市的心。

近日,記者了解到,在主打“醫美面膜”的敷料公司敷爾佳給深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幾個月後,其IPO稽核狀态已變更為“中止”,主要原因系财務報告更新不及時。随着國家藥監局對“醫美面膜”加強稽核,很多之前主打“械字号面膜”的企業也在這輪大浪淘沙中被淘汰。敷爾佳又是否會“卷土重來”,加入醫美上市公司的陣營中來呢?

毛利率逾90%超茅台

敷爾佳上市進度的中止系财務資料未及時更新,此前與敷爾佳一同沖刺IPO的“醫美面膜同行”創爾生物在2021年底夢斷科創闆後,已于1月5日向北交申請上市。

敷爾佳中止IPO前的2021年12月3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在釋出了《第一類醫療器械産品目錄》修訂說明,最新規定在品名舉例方面,删除了“醫用冷敷貼、醫用冷敷頭帶、醫用冷敷眼罩、冷敷凝膠”等關鍵詞,并明确要求該類産品備案時直接使用目錄中的“品名舉例”名稱。而記者在搜尋敷爾佳後可以發現,此類面膜的外包裝上還印有以上相關字眼。也讓一衆消費者“坐等”敷爾佳清倉以“撿漏”。

據了解,敷爾佳的前身為黑龍江省華信藥業,因捕捉到市場變化趨勢和龐大的消費需求開始進行“醫用透明質酸鈉修複貼”的研發,2017年剝離藥品業務,經營敷爾佳品牌。

但據其招股書顯示,自成立以來敷爾佳在生産環節中主要擔任的是銷售與推廣的角色,在2021年2月前,敷爾佳主營業務産品均來自外部采購,其中以向哈三聯采購的産成品為主,2021年2月哈三聯以其持有的北星藥業100%股權對敷爾佳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哈三聯持有敷爾佳5.00%股權,此前在哈三聯負責生産的北星藥業也易主到敷爾佳,自此敷爾佳采購的産品轉由公司自行生産,這次換股也為敷爾佳帶來了5.66億元的商譽負債。

敷爾佳招股書顯示,目前其共有34款産品,包括醫用敷料、水乳精華、噴霧、凍幹粉、凝膠潔面類産品。2018年-2021年3月末,敷爾佳實作營收為3.73億元、13.42億元、15.85億元、3.4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别為2億元、6.61億元、6.48億元、1.73億元。可以看到3年多的時間内敷爾佳營收能力進步巨大,同時敷爾佳的淨利率也常年維持在40%以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敷爾佳貼片類産品銷售額為貼片類專業皮膚護理産品市場第一,占比 21.3%;其中醫療器械類敷料産品占比 25.9%,市場排名第一;化妝品類産品占比 16.6%,市場排名第二。

作為對比,2020年敷爾佳、貝泰妮、華熙生物的毛利率分别為94.95%、76.28%、81.41%。而2020年茅台的毛利率為91.41%,敷爾佳的毛利率已經趕超茅台。

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毛利率高與營業成本低有關,也就是主營業務的産品增值率高,但如果是大幅偏離行業均值,說明其産品增值能力強,就是能夠将較便宜的成本轉化為售價較高的成品。”

迅猛營銷研發僅二人

主營業務成本低于同行的情況下,醫美面膜的含金量又有多高呢?

在敷爾佳的招股書中,有一項數值令人驚奇。截至2021年3月末,敷爾佳共291人,其中在很多企業人數衆多的研發人員,敷爾佳卻僅有2名,占員工總數0.69%。也正是是以,敷爾佳的研發能力備受市場質疑。

與此同時,敷爾佳的研發投入值也令人驚訝,2018—2021年3月末,敷爾佳研發投入分别為30.78萬元、60.39萬元和147.97萬元、13.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0.08%、0.04%和0.09%、0.04%。常年不足1%的研發投入,讓人對這家科技公司的技術能力持疑。

而與華熙生物5.3%、貝泰妮2.27%的研發費用率相比,敷爾佳的研發費用率也極低。

除此之外,從研發結果來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送出招股書,敷爾佳僅有1項已授權專利,是其在2017年為其包裝盒申請的專利。與同行業相比,截至2020年末貝泰妮、華熙生物的專利數分别為50項、341項。

研發投入、研發人員遠低于同行的情況也引發市場關于其技術含量存在“注水”的關注。沈萌對記者分析指出:“技術水準與研發人員數量、專利數量存在相關性、卻沒有因果性,是否具有技術水準,還要看相關技術對産品增值率的貢獻程度。也就是說雖然研發團隊規模小,但是能将便宜的原材料轉化為高價的商品,這個技術水準就很高。”

有意思的是,相比于研發費用的投入,敷爾佳更側重于品牌推廣。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 2021年3月末,公司形象宣傳推廣費用分别為1862.41萬元、 6907.83萬元及318.45 萬元,有着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于逐漸上漲的宣傳推廣費用,敷爾佳在招股書表示:“主要系公司品牌形象代言支出及綜藝、影視劇冠名等廣告支出。”

據了解,敷爾佳曾先後簽下袁姗姗、鄧倫進行品牌代言,并先後冠名、贊助《花花萬物 2&3》、《妻子的浪漫旅行 4》、《誰是寶藏歌手》、金鷹劇場等綜藝及影視劇場。

除了形象宣傳推廣,敷爾佳整體銷售費用也在逐年上升,2020年較2019年增加了1.5億元。而在招股書中,敷爾佳拟募資約18.96億元,其中6.54億元用于“生産基地建設項目”、8.85億元用于“品牌營銷推廣項目”、5691萬元用于“研發及品質檢測中心建設項目”以及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集資金敷爾佳仍有超46%用于品牌營銷。

相較于幾十萬的研發費用,用來營銷推廣的上億元,使得敷爾佳未來能否守住市場蒙上了一層面紗。針對上市進度情況,銷售費用比重過大以及外界對其研發能力持疑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撥打其電話并未接通,随後通過郵件發送采通路題,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複。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