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年僅17歲就入黨,70歲請辭被鄧小平拒絕,官至副總理,享年93歲

提到抗戰時期的四川,有種說法叫“無川不成軍”,根據資料記載,當時出川抗日的有數百萬之衆,從55年軍隊授銜中就可以可窺見一二,四川是衆所周知的元帥省,以四位之多位居榜首,當然,除了元帥之外,還有許多四川籍的将軍,其中,上将張愛萍就是其中一個。

他年僅17歲就入黨,70歲請辭被鄧小平拒絕,官至副總理,享年93歲

張愛萍将軍出生在上個世紀一零年代,正是新舊交替之際,新思潮和舊思想激烈碰撞。張愛萍雖然生活在農村家庭,但是父母很有遠見,認為孩子一定要學習文化知識,是以堅持讓張愛萍讀書接受教育。張愛萍沒有辜負家人的期待,學習認真刻苦,成績優異。就是在中學的時候,張愛萍接觸到了共産主義思想,入學第二年就成為團員,兩年之後入黨,此時的張愛萍不過十七歲。

入黨的第二年,不到二十歲的張愛萍就開始參加地下工作,此時的共産黨人正在遭到國民黨的大肆殺害,年紀輕輕的張愛萍在敵人的心髒進行工作,其壓力、危險可見一斑。但這些,對堅定信仰的張愛萍來說都不是問題,哪怕被捕兩次,他都矢志不渝,不懼怕不退縮,保持了崇高的節操。

他年僅17歲就入黨,70歲請辭被鄧小平拒絕,官至副總理,享年93歲

無論是在家鄉四川,還是出川之後一路到上海,這期間,張愛萍看到了太多老百姓的苦難,加上地下工作的經曆讓他認識到軍隊的重要性。第二次出獄後,考慮到張愛萍不再适合留在上海。于是同年年底參加了紅軍,從小隊長開始做起,每次戰鬥,都表現英勇,身先士卒。在長征過程中,表現出色,到達陝北後,成為騎兵指揮員,屢建奇功,還先後兩次到紅軍大學進修。

抗戰勝利後,還沒好好休養很快又迎來了國民黨的進攻,張愛萍在一次戰鬥中受了重傷不得不遠赴蘇聯治療,回國的時候三大戰役已經接近尾聲。經過認真考慮選擇,中央任命了張愛萍為華東海軍司令員,負責組建海軍部隊。這意味着,張愛萍要從零開始,最終,他不但在較短時間内就拉起一支有作戰能力的部隊還成立了一所專門培養海軍的學校。

他年僅17歲就入黨,70歲請辭被鄧小平拒絕,官至副總理,享年93歲

建國之後,張愛萍在指揮一系列戰役之後承擔國防科委的工作,參與兩彈一星、飛彈部隊組建,後來官至副總理。1980年的時候,張愛萍七十歲了,便開始打報告想要離休,但是鄧小平沒有同意,一直到了七年之後,才得到準許。将軍高興之下稱之為還俗,言下之意以後作為普通百姓就什麼也不管了。

開國将領中文化水準高的不少,其中還有些将軍的詩詞廣為流傳,比如中學課本上陳毅元帥的作品。張愛萍也以詩和書法出名,在三十年代,曾經從事宣傳工作,少共國際師歌的歌詞就是他創作的,此外還參與了一些報刊的編輯。張愛萍和夫人李又蘭志趣相投,在戰火紛飛中相知相戀結為革命伴侶。之後,兩人相濡以沫幾十年,共同養育了幾個子女。張愛萍離休後,無事一身輕,興之所至,專門吟詩一首慶賀家人的團聚。

他年僅17歲就入黨,70歲請辭被鄧小平拒絕,官至副總理,享年93歲

張愛萍生活樸素,對自己對家人要求都很嚴格。從1929年離開家鄉,一直到幾十年之後,張愛萍才因為考察工作得以有時間回到闊别多年的家鄉。得知将軍還鄉,當地政府為了安保工作特意在沿途安排了一些警察保衛張愛萍的安全,将軍很不高興,他多年沒有回家就是不想興師動衆。

到了縣城之後,被聞訊趕來的老百姓圍在了中間。一别六十來年,再聞鄉音,故土情結深重,難免感慨萬千。離開時還是少年郎,歸來已經白發蒼蒼!幾十年戎馬生涯,為了革命一次次沖鋒陷陣,為的不就是保衛人民的安樂生活。

他年僅17歲就入黨,70歲請辭被鄧小平拒絕,官至副總理,享年93歲

張愛萍将軍于2003年去世,他的一生經曆了被外敵侵略人民奮起反抗,建立新中國後為建設國家奮鬥,雖然中間經曆了波折,但是曆史的車輪終究是前進的。老人去世前,中國已經入世,申奧也成功了,經濟正在騰飛,想來,他也能安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