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給孩子立規矩,父母常常覺得十分為難,會懷疑這樣做是否會損傷孩子的天性,這樣做是真的對孩子好嗎?
無拘無束的自由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有規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沒有規矩的自由是放肆和玩火。
給孩子立規矩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好處,正是因為有些家庭缺少規矩才會發生那麼多的“熊孩子事件”。

去年“熊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兩個男孩在車流不息的城區主幹道上奔跑玩耍,3分鐘内竟然穿行馬路13次,每一次的穿行都是命懸一線的危險,最終,一輛汽車因躲閃不及時撞到了其中一名男孩,萬幸的是,經過及時的搶救和治療,男孩最終沒有生命危險。
一位39歲的二胎媽媽在回家途中被一個從天而降的滅火器砸中,搶救無效身亡。而這一事件的兇手是一個10歲的男孩,雖然最後法院判處男孩的父母賠償死者家屬經濟損失共計784520.5元,但是死者的兩個孩子卻永遠失去了媽媽。這些悲劇讓人同情的同時也讓人警醒。
父母一定要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給他立規矩,培養他的規則意識。對此父母具體可以怎樣做呢?
1.堅持原則
愛孩子就不要對孩子心軟,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求饒就輕易改變原則。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把界限給孩子劃清楚,以後孩子就好管教了。小時候孩子試探反抗還隻會用撒潑打滾的方式,長大了孩子反抗的方式就會更新,比如離家出走、自殺、早戀,到時候,家長想管也管不住了。
2.立規矩的方式
對于立規矩,會有不同的聲音,像有的人會覺得給孩子建立規矩太死闆,會扼殺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孩子的個性發展。其實并非如此,适當的規矩可以讓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行為的邊界,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如果對于成長中的孩子,沒有規矩來對其進行限制,會使得孩子越來越無拘無束,成為讨厭的“熊孩子”,長大後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3.父母要給孩子做出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可是很多做父母的都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在家裡一直躺着玩手機,不停地刷抖音,不能給孩子起一個好的帶頭作用。而到了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就高舉要遵守規矩的旗幟。
這個時候,你的話對于孩子來說是沒有信服力的,孩子一定不會遵守你的規矩。
結語:懂得給孩子立規矩,在适當的時候引導孩子,才是一個真正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