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育兒:孩子,學會認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阙蘋

作者┃阙蘋 朗讀┃紫蘇

編輯┃丄學号 主持┃梁山伯

今年,“内卷”成為網絡最流行的一大熱詞,由剛開始躺平到後來内卷,大家紛紛感受到了這個時代充滿無形硝煙的壓力,大到集體,小到個人,我們似乎都變得輸不起了,這不可避免讓孩子世界秩序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家長紛紛參與内卷,孩子怎能淡定不驚呢?

“赢”也漸漸成為了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标和信念,他們給孩子總是傳遞一種緊迫感,似乎隻要孩子不努力追趕,他們就不會有光明的未來。

家長從來沒想過,如果沒有“赢”的教育和“輸”的教育相輔相成,孩子的性格很容易走向極端,他們的勝負心會變得格外的強,優點是孩子處處不甘落後,有鬥志,而缺點則是孩子變得過分锱铢必較,稍不順心,就會因輸了而挂不住面子,無理取鬧的發脾氣,這種有由頭的折騰常常讓家長苦不堪言,他們既不想孩子過分佛系,又難以應對孩子在奮力起跑過程中過分在乎輸赢,這本難念的經幾乎成為每個家庭不可逃避的必修類目,學會認輸,但是不服輸是所有家長及孩子都需修煉的一種能力,隻有如此,魚與熊掌或許還可兼得。

聽育兒:孩子,學會認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阙蘋

01

社會内卷化自然會造成教育内卷化,

而教育内卷化則不可避免讓孩子世界也開始出現内卷化的形态,

《虎媽貓爸》這部電視劇就淋漓盡緻還原出大部分家長對待“赢”的教育的執念。家長因為在社會中需參與殘酷競争,隻要落後别人半步,便可能工作飯碗不保,這種生存的緊迫感讓他們絲毫不敢懈怠,他們内心期望孩子在未出社會打拼時可以赢在起跑線,是以,他們會不自覺向孩子灌輸一種理念,那就是事事要争先,尤其是學習成績。

家長顧得了面,卻照顧不到點,

孩子可能整體上是挺積極向上,可具體到生活的各個細節,孩子變得拿得起放不下。

所謂拿得起就是孩子願意參與到同學之中各項競争,也會踴躍去嘗試更高的挑戰,而放不下是指孩子能力碰壁時,他們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的位置,會以一時的輸而否定掉他們之前所有的赢,他們的内心焦慮感會在輸的那一刻頃然爆發,而後便是失了理智亂發脾氣,無論家長如何寬慰,他們都覺得世界末日離他們僅一步之遙,是以,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小孩,他們都有一個普遍的特質,就是内心怕輸,似乎輸了,父母便不愛他們了,周遭世界也沒有陽光了,這對于孩子而言簡直就如緊箍咒一般,随時面臨崩潰的邊境,而家長如若不及時教會孩子如何修煉認輸的品質,孩子成仙成魔便隻是一瞬之間。

聽育兒:孩子,學會認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阙蘋

02

那如何四兩撥千斤教會孩子适當認輸也是一種赢的價值觀呢?

首先,家長應該避免把自己工作壓力帶入到生活當中,不要以成年人世界的生存法則來指導孩子,弱化孩子對于“赢”的結果感覺,并非隻有赢才配擁有這個世界的美好,輸同樣也可以收獲很多美好的回報,讓孩子從變化發展的角度看度輸赢之差。

孩子她們其實更在乎的是父母及周遭有關聯人物的愛與贊許,

是以,從本質上而言,孩子并不是怕輸,他們怕的是輸了以後,他們就無法得到他們心中想要的贊許與愛。

不像成年人會把輸赢看作是生存優劣的關鍵要素,這才有了大家為了在這個社會立足腳跟,想法設法都要赢,因為隻有赢才能擷取到更多社會資源,才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孩子他們根本沒有生存這個概念,他們要的不過是一種被認可的安全感。

是以,作為父母,應該關注的不是孩子是否處處領先,

而是孩子能否保持踏實為人及學習态度,包括獨立思考的習慣,

至于結果論并非如此重要,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應該多注重過程,隻要過程路線是對的,就該給與孩子正向的回報,而非拿結果來評價孩子。

隻有如此,孩子才不會把輸赢看作是自己優異與否的标準,這才是孩子養成平穩心态最好的意識土壤,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卷雲舒不是隻有成年人需要為之修煉,孩子也該從小就培養其穩定的性格。

聽育兒:孩子,學會認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阙蘋

03

其次,家長一定要分場合分時機客觀運用贊美之言,

積極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自我意識,

有的家長在孩子處在赢的狀态的時候,恨不得把孩子誇到天上去,什麼你就是最棒的,你将來肯定前途無量,你簡直就是爸媽最大的驕傲……

這種誇贊不是不可取,而是在孩子處在高光的時候,你過分去表達自己對孩子贊許,孩子會盲目認為自己就是如此優秀,以至于他們骨子裡會有種莫名優越感,誰都不如他們,是以,一旦他們遭遇了滑鐵盧,他們便無法承受這種人格上自我否定,自然便很容易出現過激的行為。

是以,父母對孩子的誇贊應該要穩定輸出的,

而非以輸赢來決定自己誇贊的密度,

孩子是最會看大人的臉色,你的有差别誇贊對待,隻會在孩子心中種下對于赢的執念,而過分持有執念的人注定會活的很累,因為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都比較片面,是以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接受則就造成了行為上的乖張與叛逆,學會讓孩子接受輸赢常态才是最重要的人格培養教育。

聽育兒:孩子,學會認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阙蘋

04

最後,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提升自己輸的品格,

成年人常說的一句話是,勝敗乃兵家常事,輸也可以輸得很有格調,不打不相識不就是最好的例證嗎,輸了結果,卻赢了友誼,這種大氣的風範也會不自覺影響到孩子對于輸赢認知。

當他們看到父母即便不如别人時,也能自信昂揚釋放自己人格的閃光點,孩子也會養成自信去處理輸之後的态度,而非總是覺得自己被碾壓了,别人會否定他,是以自己要先聲奪人宣洩自己的委屈。

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另一面鏡子,

父母有輸的胸懷,孩子自然也不會小氣到哪裡去,

有的父母可能覺得委屈,我即便好勝心強,也不會無理取鬧呀,頂多嘴巴上多抱怨幾句,孩子他不如父母心智成熟,他們語言體系本就受制于他們有限的經曆,當他們内心憤懑不平時,他們最先想到的是以極端行為及言語表達他們内心翻江倒海的情緒,大人如若不能察覺到這是自己教育的失職,而一味指責孩子,什麼有話不能好好說,簡直不可理喻之類的話,隻會讓孩子走入一個死胡同,赢了便覺得全世界都在矚目他,而輸了便覺得全世界都在輕視他,這可不是一個好的迹象,家長應該及早防患于未然,因材施教給與孩子正确輸赢觀。

聽育兒:孩子,學會認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阙蘋

05

孩子,學會認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這雖然聽起來像一句雞湯語,

但不可否認的是認輸它關乎到孩子性格發展的走向,

如若孩子缺乏一個正确輸赢觀,孩子的性格很可能就會跟着輸赢二字的結果走,而輸赢本就是不定的,這不就意味着孩子性格也如九曲十八彎的山路一般,忽而向上自信滿滿,忽而向下自卑暴躁……這種過山車式的變化折磨的不僅是孩子脆弱的内心,家長更是苦不堪言,是以,與其等到孩子走入這樣彎道跌跌撞撞時,還不如家長從自身做起,學會認輸,學會以穩定心态去面對人生的起伏,孩子才有可能自信坦然走好屬于自己人生的大道。

贊賞歸作者所有

朗讀者┃紫蘇

紫蘇,遼甯本溪人,現居日本,碩士學曆,永遠保持好奇心,努力做個斜杠青年,熱愛生活,熱愛朗讀,渴望用聲音傳遞溫暖和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