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1894年中日甲午戰争爆發,最後“老大帝國”中國被蕞爾小邦日本打敗,奠定了随後半個世紀東亞地區“日升中衰”的格局。而這一切都緣起于夾在中日兩國之間的北韓。

北韓(李氏王朝)在明清500餘年間一直是中國的藩屬,與清朝的宗藩關系最為緊密,号稱朝貢國之首。但19世紀中葉以後,西方列強不斷到北韓扣關,清政府由于自顧不暇,沒有履行宗主國應盡的責任,為北韓提供保護。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兩次鴉片戰争後,清政府忙于國内洋務運動,加之對近代國際關系認識遲鈍等原因,坐視暹羅、琉球、越南等周邊藩屬國被歐洲列強和日本蠶食吞并。傳統的朝貢外交體系走向崩潰

江華島事件的解決:李鴻章版“門戶開放”

清政府對北韓的冷淡态度,讓日本看到了機會。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内彌漫着較強的危機感,急于在西方列強之前動手控制北韓,進而占領亞洲大陸,國内“征韓論”呼聲不絕于耳。在與北韓的試探性交往中,日本給北韓國書中自稱“天子”“皇上”等,激起了北韓的強烈抵制。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豐臣秀吉(圖源:網絡)。日本觊觎北韓半島由來已久,最早可上溯到公元7世紀。663年,日本(當時稱倭國)舉全國之力出兵北韓半島,援助百濟,被唐朝、新羅聯軍大敗于白江口。1592-1597年,豐臣秀吉派軍入侵北韓,再次被明朝、北韓聯軍擊敗。

為打開北韓國門,日本軍艦頻繁進入北韓近海。1875年日艦“雲揚号”進入江華島測繪海岸,遭到島上守軍炮擊,“雲揚号”還擊摧毀了炮台。1876年,日本6艘軍艦開到北韓,抗議江華島事件,以武力逼迫北韓簽訂了《江華條約》,敲開了北韓國門。兩國在條約中互認對方為“獨立主權國家”。中國在北韓的宗主權無形中被取消。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江華條約》可以看作是北韓近代史的開端

這時,清政府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北洋大臣李鴻章曆來對日本保有警惕性,他認為北韓對中國的地緣安全至關重要,如果被日本占領将對中國構成嚴重威脅。李鴻章立即實施“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促成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國先後分别與北韓簽訂通商條約,依靠列強均勢打破了日本獨占北韓的企圖。清朝與北韓即便不再刻意強調宗藩關系,雙方的關系仍是一般意義上的邦交所無法比拟的。至此,清政府名正言順地奪回了北韓事務的主導權。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清朝與北韓長期以來的宗藩交往,使北韓國王和進階官員對清政府依然比較尊重和信賴。北韓大臣多與清廷關系密切,積極維護王權,在對外政策上也贊同改革舊制,開放國家。圖為利瑪窦繪制地圖中的北韓半島,旁邊标記“北韓乃箕子封國,漢唐皆中國郡邑,今為朝貢屬國之首”。

“壬午兵變”:清政府力控局面

看到清朝在北韓的宗主地位依然穩固,日本政界十分惶恐。為徹底割斷中朝之間的宗藩關系,便于單獨侵吞北韓,《江華條約》簽訂後,日本不斷向北韓進行政治滲透,推行“招請外交”,遊說北韓政客,表示支援北韓的變法獨立運動。一些激進分子欲脫離宗主國清朝,把日本當作北韓最具現實意義的學習榜樣,被稱為“開化黨”。

當時北韓實際掌權者闵妃(明成皇後)為與退居幕後大院君相抗衡,也鼓勵開化政策并引進日本勢力,招募日本軍事顧問改造軍隊,編練新軍。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 闵妃,北韓高宗李熙的王妃,闵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她在朝野扶植親信,任用闵氏親族出任要職,排斥大院君勢力。

但是一系列改革觸動了守舊勢力的利益,最終在1882年7月釀成“壬午兵變”——漢城的舊式軍隊因為糧饷拖欠而嘩變,在大院君煽動下攻進王宮,燒毀日本使館,殺死7名日本軍事顧問,北韓高宗和闵妃逃出王宮,大院君被衆人推舉再次執政。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大院君,即李昰應,北韓高宗李熙生父。1863年攝政,1873年高宗親政後引退,但政治影響力仍在。日本對北韓的入侵激化了北韓内部沖突,一些人認為國難頻仍是闵妃開國親日政策所緻,開始懷念大院君“斥倭鎖國”政策,密謀廢黜高宗,擁護大院君複出執政。

壬午兵變發生後,清政府為了防止日本出兵乘機控制北韓,決定支援經清政府正式冊封的北韓高宗、牽制日本對北韓的滲透,當機立斷派軍隊赴北韓鎮壓兵變。8月20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率6個營(3000餘人)清軍抵達北韓剿滅叛軍,将大院君逮捕并押至中國幽禁,闵妃在清政府的支援下重新掌握了政權。清政府為防止日本勢力做大,威脅中國的宗主國地位,在兵變平息之後沒有撤兵,而是全面介入了北韓的内政、外交等事務。

中國接連丢失琉球與越南,為維持宗主國的地位,對北韓特别看重。清政府這次對兵變的鎮壓實際是為防止日本勢力對北韓的借機滲透。高宗和闵妃十分感激清朝出兵幫助平叛,與日本逐漸疏遠,北韓統治階層中親華派重新占據主流地位。壬午兵變後,清政府再次搶先日本一步奪取了對北韓事務的主導權。

“甲申政變”:袁世凱再勝日本

壬午之變後,親日的開化黨實力并未受損,日本繼續鼓動北韓脫離中國,提供借款幫助北韓發展近代實業、教育等,并對開化黨開出獨立承諾。日本外務卿井上馨對開化黨人金玉均鼓動道:“我國擴張軍事,非獨為我國固本而已,為貴國獨立一事,亦有所注意。”日本還在軍事方面幫助北韓訓練新式軍隊,提高北韓的軍事技能,以适應當時近代化作戰需要。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井上馨(圖源:網絡)日本隻是拿“開化黨”當作棋子,并不真心希望北韓獨立。金玉均等開化黨人政變失敗逃亡日本後,受到日本政界冷落,最後被軟禁、放逐。

但國家重要職位仍為親華的闵黨所把持,他們秉持“東道西器”理念,主張效法中國的洋務運動,實行漸進的近代化改革,排斥開化黨的激進改革方案。

1883年中法戰争爆發,清政府調走駐紮北韓的3營清軍,以加強遼東海防,駐守朝清軍驟少一半。同時清政府又宣布将要放回大院君,引起高宗和闵妃的恐慌,促使高宗有意倒向日本。

開化黨認為時機已到,經與日本駐北韓公使竹添進一郎密謀,于1884年12月4日晚借郵政大廳落成之機,發動兵變。金玉均、樸泳孝等疾走昌德宮,對高宗訛稱清兵作亂,裹挾高宗親署“日本公使來衛朕”的教書。竹添率200名士兵入宮,北韓王宮控制在了日本人及開化黨手中。開化黨處決了一批親華的闵黨骨幹,并于第二天組成新政府,宣布一系列新的施政措施。

政變發生前,駐朝将領袁世凱對開化派與日本使館頻繁交往早有察覺。自3個營軍隊傳回遼東後,袁世凱成為駐朝清軍的核心人物。面對暗潮湧動的局勢,他一面下令清軍“衣不解帶卸履”,随時準備應戰,一面向李鴻章彙報情況。

甲申政變事發當天,袁世凱獲知了消息,但怕傷及國王,沒有采取行動。在連續接到闵妃等人的請兵函後,袁世凱深知身負保護北韓之責,生怕國王被“日兵劫往東去,另立新主”,決定采取軍事行動。清軍以及袁世凱訓練的北韓親軍左右兩營聯合作戰,迅速擊敗了日本守衛軍和參與政變的北韓士官生徒,開化黨控制的北韓親軍前後營幾乎未做抵抗,便歸附袁軍,國王高宗獲救。開化黨10餘人被北韓士兵殺死,金玉均、樸泳孝等骨幹跟随竹添逃往仁川。漢城市民對日軍劫持國王、殺害大臣的行為痛恨不已,焚燒了日本使館,并追殺逃亡的日本人。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袁世凱在甲申政變中處事果斷,嶄露頭角。但也是以與日本結下梁子,最終在30年後的複辟運動中被日本人拉下了水。

甲申政變後,中國在北韓半島擁有了絕對主導權,影響力顯著上升。袁世凱被任命為清朝“駐北韓總理交涉通商事宜”,時常出入王宮,俨然北韓國“太上皇”。袁世凱的強勢擴大了中國在北韓影響力,中朝之間的宗藩關系得到強化。

但是,中日為解決在北韓的糾紛而于1885年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中,清政府做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讓步,規定今後北韓國若有重大變亂事件,中日兩國如要派兵,須互相行文告知。這為的甲午戰争埋下了一個巨大的伏筆。

鎮壓東學黨起義:日本借機翻盤

1894 年2月,北韓發生東學黨起義,北韓政府無法平息,不得已請求清政府給予援助。而日本獲悉這一消息後,格外積極鼓勵中國政府向北韓派兵。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東學黨起義(圖源:網絡)

清政府沒有意識到日本的用意,自認為隻是在履行宗主國責任向北韓派兵平息動蕩,不料正中日本下懷。當清軍抵達北韓時,日本參照《天津會議專條》約定,也向北韓派兵,而且規模巨大,持續不斷。

清政府始覺苗頭不對,在東學黨起義平息後,建議兩國同時撤兵。但是日本有備而來,根本不再理睬中國的動議。日本的目标就是要借這個機會與中國開戰,一舉驅除中國在北韓的勢力。

日本政府随即向清政府提議兩國攜手共同改革北韓内政,被清政府以先撤軍再改革為由拒絕。日本的目标仍是不撤兵,以“改革北韓内政”為幌子,可以擷取國際社會的認同,避免列強介入。

6月22日,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向中國駐日公使汪鳳藻送出一份備忘錄,對清政府拒絕“共改朝政”深表遺憾,表示日本在北韓内政改革完成前,不會撤退駐紮在北韓的軍隊。日方此時不再顧及清政府态度,向北韓大規模派兵,并着手單方面制定“北韓内政改革方案”。6月28日,日本混成旅團8000餘人進駐漢城等要地,北韓事務主導權漸漸向日本方面傾斜。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甲申政變後,日本痛感自身實力不足以與清朝相抗衡,于是在加速向北韓滲透的同時,不斷擴充軍事力量。1883年軍費占國家總支出的21%,1890年占29%。而清政府自從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後,竟未增添一艦。戰争爆發前,日本軍隊綜合實力已超過中國,不再有任何顧忌。圖為日本于1891年訂購的“吉野”号快速巡洋艦,在黃海海戰中為北洋水師的勁敵。

日本的挑釁激起清政府内部一部分人相當不滿,他們不斷向朝廷施加壓力,請求強硬對待。李鴻章仔細分析中日軍事實力,認識到此時中國實力已落後于日本,無論陸路、海陸作戰均難成功。他認為如果一定要在北韓問題上懲治日本,就應該籌集足夠經費,添置裝備,大規模擴充軍力,做到不戰則已、戰則必勝;否則要謹慎考慮,不能輕啟邊釁,以免後患無窮。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翁同龢,兩朝帝師,清流派代表人物,在甲午戰争爆發前堅決主戰,與李鴻章針鋒相對。

李鴻章再次祭出“以夷制夷”手段,頻繁聯絡英國、俄國公使,請他們出面調停。英、俄均表态希望中日兩國從北韓撤軍。然而日本依舊我行我素,繼續大規模向北韓增兵,半島形勢日趨惡化。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圖源:網絡)與前幾次不同,這次日本發動戰争的決心不可逆轉,加之英、俄等國無意過多介入,李鴻章寄希望的列強調停沒有奏效。

日本大規模軍事行動最終嚴重刺激了中國,7月12日,禦史張仲炘等聯名上疏,強烈要求與日本在北韓一決勝負,聲稱不粉碎日本野心,東北亞亂局必定帶來無窮後患。在主戰派的影響下,光緒皇帝終于決心與日本一戰。7月14日,朝廷訓示李鴻章停止使用外交手段,積極備戰,向北韓發兵。李鴻章着手調整布局,抽調精銳部隊開赴北韓。

然而一切為時已晚。7月25日,日軍炮擊了豐島的北洋海軍,并進攻駐守牙山的清軍,戰争爆發。

甲午戰争之緣起:中日在北韓的博弈

日人所繪日軍攻打北韓王宮場景(圖源:網絡)

袁世凱已于戰争爆發前夕逃回國内,使得北韓政府的親華派頓失靠山。7月23日,日軍攻入北韓王宮。在日本人支援下,大院君再次出山,建立親日政權,宣布驅逐清軍。

日本政府以北韓内政改革為借口與清政府周旋,赢得了調遣軍隊的時間。而清政府内部對戰和舉棋不定,錯過了向北韓增兵的最佳時機,使得戰争爆發時駐朝清軍明顯處于劣勢。

借着鎮壓東學黨起義,日本終于實作了與清朝開戰并控制北韓的目的,不但一血甲申政變之恥,而且賭赢了國運,取代清朝成為東亞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