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編者按:

國小三年級,他被父母送去練習乒乓球,後因為哮喘病情加重導緻身體狀态不佳,自此再也沒有練過乒乓球;

國小五年級,他在學校操場做早操,被宣武體校的田徑教練發現,邀請他開始進行田徑專項的訓練;

國小六年級,他打破宣武區國小生長跑記錄,拿到兩個中長跑項目的冠軍;

國中到高中,他一直通過田徑項目順利保送升學,并在上學過程中奪得多場長跑比賽冠軍;

他的體育人生本該一帆風順,然而剛到大學,他卻意外開始“厭惡”跑步,并在大一開始之後徹底暫停了訓練,之後他經曆了對于跑步“兩進一出”的艱難抉擇,在屢次掙紮後,最終以一個新的狀态重新回到了這一領域。

他是職業馬拉松運動員沙宇超。這次,我們将從他的跑步經曆裡,嘗試去了解一名職業運動員在跑步成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後,他在不同人生階段對這項運動的了解和期待。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體育生的苦和累

隻有經曆過才知道

沙宇超在小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好動的孩子,最初的時候,他是被家裡送去練習乒乓球的,但是因為患有哮喘,練乒乓球那段時間病情加重,最終不得不終止了這項運動。但是沙宇超的家人們并沒有是以放棄讓他運動,在他們看來,适當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這對于改善病情是有幫助的。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于是在國小五年級,他被一名田徑教練邀請去練中長跑時,家人也是欣然同意。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的簡單訓練,加上積極的治療,沙宇超的哮喘竟然完全痊愈了,他的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五年級的暑假,學校安排沙宇超開始報名參加區裡的一些運動會,“第一次比賽我記得拿了兩個第四名,還是挺開心的”,有了小小的成果,家人也很鼓勵他繼續練下去,沙宇超的田徑之路也從這時候埋下了種子。

或許本身在田徑方面就很有天賦,從國小到國中再到高中,在體育升學這條路上沙宇超一直走得很順利。但這其中,他也吃了很多同齡人吃不到的苦。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最初挖掘沙宇超進田徑隊的那名田徑教練,曾經是1500米項目上的世界青年紀錄保持者,對于訓練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根據沙宇超回憶,那時候經常有練哭練吐的情況發生,教練在訓練的時候很少會對學員們有微笑,訓練過程都是非常嚴厲緊張的。如果完不成當天的訓練任務,可能會遭遇挨罰重跑,對于他們來說,心理和生理的壓力都非常大。

但是除了訓練場上的嚴肅之外,教練也會在訓練之外與組織談心或者開會,激勵他們,幫助他們做一些心理建設,讓他們不要懼怕訓練場上的苦和累。

教練也以身作則向沙宇超他們傳遞體育訓練的拼搏精神,“我印象很深刻,有時候下雨天我們在外面訓練,我們在雨裡淋着,教練也絕對不會打傘會和我們一起淋着,小時候不懂,長大了才明白這其實是一種榜樣的作用。”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很多人會羨慕體育生的學業生活,覺得他們不用在學業上太努力,通過特長就可以輕松地升學。但在沙宇超看來,完全不是這回事,考大學時,通過體育升學,面對的競争和壓力并不小,同樣是全國的競争,而且對于一些比較好的學校來說,學業上的成績也相當重要。

“可能其他人會擔心差一分兩分考不上心儀的大學,對我們來說可能就是0.1秒的差距,而且要考好的學校還需要達到二級、一級運動員,或者取得過好的比賽成績,是以體育升學考試其實壓力也非常大。”

對跑步“三進兩出”

成長中探索未來的方向

順利進入大學之後本應該開啟更廣闊的未來,但是沙宇超在這時候卻有些迷茫了。

或許是從小體育之路一直在按部就班地前進,到了可以自己做決策的時候,他有些不知所措。

“考上大學之後就感覺像是解脫了一樣,可能高中的時候壓力有點過大導緻我大學之後就完全不想跑步,可以說是對跑步毫無興趣,然後就會去做一些别的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球這些。大一基本上就是靠每天打打球維持一下身體的機能,沒有再接觸跑步這項運動了。”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對于自己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當時的沙宇超沒有任何計劃,他也不知道該從何計劃起。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年,最終他還是被體内已經根深蒂固的跑步基因重新喚起。

大二的時候,沙宇超覺得自己就像是被壓死的彈簧,又重新彈起來了。“對于跑步的熱愛突然又重建立立起來了,就感覺自己還是離不開這個運動場,包括看到身邊其他小夥伴在比賽,其實自己心裡也癢癢。而且那會也才不到二十歲,也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按照家裡的想法,沙宇超應該大學畢業之後做個體育老師,之後安安穩穩地生活。但或許是重新燃起的跑步欲望點燃了他,沙宇超覺得自己可以再拼兩年,“肯定還是會做體育老師這個行業,但肯定不是現在。”

恢複跑步之後,正好趕上國内馬拉松賽的一波熱潮,沙宇超借着這個機遇順利從中長跑運動員轉型成為了馬拉松運動員。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雖然之前十幾年也一直在跑步,但是中長距離跑和馬拉松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好在他遇到了一名八一隊的專項教練,教練告訴他跑馬拉松的黃金年齡可能在28歲上下,在教練的指導下,他基礎打了2、3年,才去嘗試了正式的馬拉松賽。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2018年到2019年間,沙宇超在多場半程馬拉松賽事中獲得前三名,他的名字逐漸被跑圈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他本人也受到了一些贊助商的青睐。

本來計劃将向着全馬努力,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給了沙宇超一次巨大的沖擊,沒有賽事可比、贊助商也即将到期。突然停滞的生活有些讓他不知所措,“比賽一停,有點感覺突然失去了目标,沒有訓練下去的動力了。”于是他又給自己放了個“長假”。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之後他通過朋友介紹了解到了“會跑”的訓練理念,在經過一段時間系統的訓練之後,重建立立信心,到下半年賽事恢複,沙宇超已經找回了競技狀态,并且創造出了更好的成績。“其實和大一的時候完全放掉了不一樣,去年是想借這個機會正好休息一段時間。也想清楚了一些東西,未來的目标和方向心裡還是很清楚的。”

對于沙宇超來說,目标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很期待每次突破自己的那種快感,就和人生一樣吧,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小的目标,不斷地實作目标,才有不斷前進的動力。”

以跑者和老師的身份

影響更多人跑步

很多人熱愛跑步,是以渴望成為一名職業的跑者。但沙宇超專業訓練十幾年,卻并沒有計劃在職業跑者這條路上走多遠。

在他看來,運動員的青春和巅峰并不是很長久,近兩年的疫情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和機會,未來的日子裡,他希望再去創造一些更好的成績,讓自己走到更高的高度。

“你可以跑五年、十年,但是你不可能永遠都在巅峰。跑步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他是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很熱愛這個項目,它已經陪伴了我有16年之久了,我不可能把他割舍掉。把自己熱愛的事情當成一份事業,其實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另一方面,積累了多年跑步經驗的他,如今也走上了和自己當年教練相似的道路。如今的沙宇超也會帶一些自己的學生,以跑步的教練的身份培養新的跑步人才。

身份的轉變也讓沙宇超有很多感悟。現在的孩子不像自己以前那時候訓練會那麼辛苦,更多的時候需要通過語言的不斷激勵才能讓孩子們意識到努力訓練的重要性。同時他也發現,如今青少年教育中,體育教育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一切都在慢慢變好,他相信體育對于青少年的益處将會和滾雪球一樣,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

跑者|26歲跑齡16年,他卻是馬拉松賽場上的新學員

當我們問及如果有學生也想走專業道路,作為老師他會給出哪些建議時,沙宇超直言:“我會讓他慎重考慮,他如果真的有這個決心、有夢想,我一定不會阻止他,但是這條路很難走也很艱辛,希望他能做好準備,我會一直祝福他的。”

采訪的最後,我們請沙宇超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打個分。上大學之前的那個階段,沙宇超給自己打了90分,之後的階段他沒有給出具體的分數,但是說隻能打一個低分。“近幾年來說至少沒有做到我理想中想要的一些東西,現在還在努力沉澱自己,希望未來不要再去走彎路,就順着這條路,一直走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