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觀視評:小孩因打鬧遭對方家長掌掴,處理結果為何讓人意難平

正觀視評:小孩因打鬧遭對方家長掌掴,處理結果為何讓人意難平

正觀新聞

2024-05-31 17:32釋出于河南正觀新聞官方賬号

5月29日,網傳浙江台州一家小飯館的監控下,兩名幼童原本正在玩鬧,其中一名孩子的男性家長突然起身,徑直過去将另一名幼童一巴掌扇倒,最後還抽出了皮帶。

5月30日,浙江台州市警察局路橋分局通報此事稱,涉事雙方小孩系同班同學,在一小飯店嬉戲打鬧時,一方家長誤以為自己小孩受欺負,遂動手打了對方小孩。當晚,雙方家長已自願達成調解協定并履行。

正觀視評:小孩因打鬧遭對方家長掌掴,處理結果為何讓人意難平

正觀視評:

這個結果幾乎讓所有人都意難平。通報說事件存在誤會,可視訊展現得很清楚,打人的家長不存在“誤以為”。有知情人士稱,打人者賠了1萬3。相比于被打孩子遭受的暴行和身心傷害,這點錢确實杯水車薪。但被打男孩的家長有他自己的考量,我們作為旁觀者,也需要尊重他們的選擇。

打人的家長隻是看到自己孩子被别的孩子用塑膠棒恐吓一下,就氣急敗壞,那被打孩子的家長,看到自己孩子遭受大人的暴打,心裡豈不如刀割一般?憤怒,心疼,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都是最樸素的情緒情感。然而,以暴制暴能發洩怒氣,卻無益于孩子的教育。

我們關心的是,如何安撫被打的小孩,盡可能消除事件對他的傷害,以及如何讓打人的家長真正反思悔改,不再對别人造成傷害。金錢的賠償,尤其是數額不大的賠償,看起來對解決這兩個問題都無濟于事,或許還需要借力公安機關的力量。當道德譴責制止不了惡行,法律就應該出擊。

一個不理智的家長是個反面教材。對待小孩子之間嬉戲打鬧,隻要在可控範圍内,家長的手不要伸得過長,更不能以大欺小、以強淩弱。

版權聲明

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檢視原圖 242K

  • 正觀視評:小孩因打鬧遭對方家長掌掴,處理結果為何讓人意難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