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歸東風日産成獨立事業部,英菲尼迪開啟“去豪華”自救模式?

國産6年後,英菲尼迪正式回歸東風日産體系。1月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有限)釋出公告稱,東風英菲尼迪将作為獨立的事業總部納入東風日産的管理體系,與公司旗下日産和啟辰品牌一起,英菲尼迪将成為東風日産的第三個品牌。

東風日産内部人士向騰訊汽車透露,上述調整預計4月底完成,整合的主要意義在銷售和營銷層面,英菲尼迪管道目前仍會保持獨立。

回歸東風日産成獨立事業部,英菲尼迪開啟“去豪華”自救模式?

英菲尼迪回歸東風日産由曆史和現實兩層因素造成。在資本關系上,東風英菲尼迪是2014年由東風汽車與日産汽車以50:50合資成立的公司,是東風有限(東風和日産合資公司)獨立全資子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成立之初股東雙方就達成共識,東風有限将英菲尼迪國産後的所有研發、采購、制造等環節交由東風日産負責,産品營銷和銷售由合資公司負責。是以從公司營運層面看,如今英菲尼迪回歸東風日産體系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更多是指銷售和管理層的回歸。

而現實因素是,英菲尼迪全球市場表現不盡人意,不得不收縮業務自救。去年4月14日,雷諾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乘用車業務之後,英菲尼迪方面表示将全球總部從中國香港遷回日本橫濱,同時宣布将退出西歐市場,專注中國和美國市場。

2020年6月,雷諾-日産-三菱聯盟釋出新的中期事業計劃,英菲尼迪全新戰略調整為“日産-Plus”,日産首席營運官古普塔解釋稱,“由于全球銷量的進一步下降,英菲尼迪正尋求一個新的品牌定位。就産品和技術而言,我們将把英菲尼迪定位為Nissan Plus。”

業内人士分析稱,彼時的英菲尼迪品牌全球銷量下滑嚴重,不足以支撐母公司為其投入的成本和技術,日産希望通過“降級”英菲尼迪品牌定位來獲得更大市場。

宣布“降級”的前一年,2019年,英菲尼迪全球銷量為18.9萬輛,最大的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滑21.1%,從2018年的149280輛降至117708輛。

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市場表現與目标銷量相差甚遠。英菲尼迪品牌在中國的中期戰略目标是到2018年實作年銷量10萬輛,其中國産車型占一半以上。資料顯示,2016年-2021年,東風英菲尼迪銷量分别為17415輛、20164輛、19114輛、10820輛、8951輛和7691輛(前11個月),在售國産産品僅有Q50L和QX50兩款車型。

據英菲尼迪内部人士透露,日方曾探讨過英菲尼迪品牌退出中國市場,但中方認為英菲尼迪已經具備一定品牌知名度,“退出有些可惜”。

業内人士認為,英菲尼迪雖然國産,但産品導入、價格定位跟中國市場發展速度逐漸脫離,最終導緻被二線豪華品牌拉開距離。上述東風日産内部人士表示,管理層目前雖然沒有一個清晰的品牌發展規劃,但整合後資源和成本會得到明顯優化,從長期看産品價格會有适當下調,更符合市場預期。

根據公告顯示,未來英菲尼迪将充分利用東風有限全價值鍊在研發、制造和管理,從規劃到執行無縫連接配接上的優勢,探索新的出行業務模式,為英菲尼迪在電動化、自動駕駛、移動互聯和共享出行服務等方面貢獻力量,同時進一步挖掘豪華汽車市場的機遇。

整合和協同之後,擁有日産、啟辰和英菲尼迪三大品牌的東風有限将聚焦于乘用車事業的高品質發展,優化組織和成本結構,改善決策和營運效率。2022年,全新QX60等主導的英菲尼迪新一輪産品導入将進一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豪華品牌的需求。(文/騰訊汽車 謝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