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盡三國,影子最喜歡的人莫過于趙雲,不僅武藝超群,做人也是很值得學習的。他雖然身為五虎上将,但是卻不驕不躁,對待劉備也是忠心耿耿。在影子看來趙雲是三國中最完美的将領,沒有之一。在趙雲死前,說了四個字,不僅讓諸葛亮聽完傷心欲絕,同樣也讓别人感到心痛。

趙雲原本是在公孫瓒手下幹活的,直到後來才被劉皇叔介紹給了劉備。他心中一直懷着能建立一番偉業的夢想,本來認為跟着劉備能實作自己夢想。卻沒想到自己掉進坑裡面了,而且這一掉就是一輩子,沒有再爬出來過。
身為一代名将,趙雲本應該是沖鋒陷陣,領兵打仗。而在劉備麾下卻從來沒有得到過這樣的機會,隻是一直作為一個保镖一般的存在。在劉備被曹操揍得慘不忍睹的時候,丢下老婆孩子自己跑路了。要不是趙雲殺進曹軍就出阿鬥,阿鬥就算不死也會成為俘虜。
在之後,劉備準備打劉璋的時候。趙雲也沒有得到屬于他的機會,隻是作為一個後方人員在管理後勤。相比之下,剛剛投降不久的魏延卻能領兵打仗。雖然說後來趙雲得到了個虎威将軍的職位,但是光有職位沒有多大的軍權也沒什麼作用。
就這樣,趙雲也不抛棄不放棄,依舊跟随這劉備保護這劉備的家人。有人說趙雲其實是得到重用了,不然劉備怎麼會把自己最大的軟肋也就是家眷交給趙雲。這句話影子并不否認,但是大家不妨細想一下這是趙雲想要的嗎?他心中想的是守護家眷嗎?不,他心中想的是征戰沙場。
這一切,直到劉備死去。趙雲才等來了他的機會。諸葛亮北伐,讓趙雲帶着五千兵馬做疑兵,讓他掩護北伐主力軍。但北伐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就是馬谡失守,最終導緻北伐失敗。在此之後趙雲就一病不起了,在臨死之前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大喊道“北伐,北伐”。
他的夢想是要建功立業,但卻一直沒有得到機會,好不容易得到機會了,卻打了一場敗仗,雖然責任并不是他。但是他卻已經沒有了第二次機會,這對一代名将來說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對于他而言,也許沙場才是自己最好的歸宿,也許戰死才是他最應該得到的結局。
諸葛亮聽到趙雲喊出這四個字的時候,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一個是因為一代英才就這麼被埋沒,得不到大展拳腳的機會就這麼死了。除去心中的惋惜之情之外,更為重要的諸葛亮最後一個知己也死了,這一批有着跟諸葛亮同樣理想的人都已經離他而去。少了個北伐的重要助手,也少了一個能交心的知己,這讓諸葛亮感到孤獨,是以他哭了。而其他人之是以會哭,也許也是因為為趙雲不平,也許僅僅因為趙雲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