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中心提醒】語言訓練開始後,家長與小朋友一定要避免做這些

元旦前一周,小編吃午飯的時候與機構的幾位老師一起聊天,聊天間隙時她們感慨道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語言障礙的危害,也知道主動給孩子尋找專業的語言機構,這讓她們感到非常開心。但是,她們也指出,家長以及普通家庭在語言訓練方面還是有做得不夠的情況。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來是家長們缺乏專業性的知識,很難及時分辨語言問題的出現;二來是普通家庭缺乏穩定的語言環境,家庭中存在的很多因素往往會對兒童的語言情況造成二次傷害。是以說,當語言訓練開始後,家長與小朋友一定要避免做那些錯誤的行為。

【武漢中心提醒】語言訓練開始後,家長與小朋友一定要避免做這些

語言訓練很重要,但家長切忌做這些

1.急于求成的心理要不得

當孩子開始語言訓練後,一部分家長急切的心理就慢慢浮現,一會兒嫌棄孩子這個音的練習速度不快,一會兒又嫌棄那句話運用的不夠恰當。可小朋友的語言訓練才剛剛開始,這些錯誤的行為還需要一點點去糾正。如果這時我們急于求成,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反而會造成相反的效果。

2.動辄打罵的行為不要有

前幾天武漢中心矯正師分享了一個例子,說元旦前有一家人來咨詢,孩子是口吃,膽子特别小,剛進門還沒說話呢就被孩子爸爸劈頭蓋臉的一頓罵。當時接待一家人的武漢中心主任都懵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孩子進門忘記問好,是以爸爸生氣了,可孩子膽子小,遇見生人也懵了。

事後武漢中心主任說,對語言障礙的小朋友來說,父母的打罵行為非但不會促進孩子語言行為的恢複,反而會導緻孩子對語言本身産生厭惡的情緒,進而耽誤他們的語言恢複。是以,當孩子開始語言矯正訓練後家長們一定要避免這種行為。

【武漢中心提醒】語言訓練開始後,家長與小朋友一定要避免做這些

家長行為要避免,小朋友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

1.語言訓練時要注意避免讓孩子用拟聲詞代替部分說話

有些語言障礙兒童在表達時喜歡用拟聲詞來代替事物具體的詞彙描繪,比如看到狗狗時他們用“汪汪”來代替,再比如指着門的時候他們會用“duang”來代替等。在實際情況中,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就常用拟聲詞代替說話,看似萌真童趣,然而這種缺乏事物具體描述和表達的情況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語言發育。

2.避免孩子修飾句子用部分詞彙

很多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在表達的時候不會用正常的語序來表達句子,比如他們不懂得文法,隻會用名詞和動詞,不會用形容詞、連詞等修飾詞。而且,他們對主謂賓之間的認知也存在混淆,這一點在主語的展現上尤為明顯,比如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就無法正确使用“你我他”。

3.說話時不要做太多無意義的動作

發音搭配動作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在進行一些特殊表達時往往需要手部動作的配合,比如演講、辯論等。但是,很多語言障礙兒童卻在表達時多使用一些無意義的動作,比如說話時手臂揮舞,或者雙手頻繁擺動等等。這些動作的使用并不能給孩子的語言帶來多大的幫助,反而會成為語言訓練時的拖累。

【武漢中心提醒】語言訓練開始後,家長與小朋友一定要避免做這些

最重要的,還是為孩子挑選專業的語言機構

開頭說過,一般家庭很難為孩子提供穩定且專業的語言幹預指導,是以語言專家建議家長們應在發現語言問題後盡早為孩子挑選專業的語言機構,避免語言問題加深,影響孩子的其他方面。

語言專家:目前行業中的語言機構良莠不齊,家長們在為孩子挑選機構時一定要注意分辨,切忌被不良機構欺騙,屆時不僅浪費金錢,還可能導緻孩子錯過最佳的矯正時期。要知道大多數語言問題的最佳矯正期隻有短短的一兩年,錯過了再想矯正恐怕就無法保證孩子語言恢複的完整程度。

另外,家長們還要注意機構的專業程度,比如能否提供“一對一”的教學,能否簽訂效果承諾保證書等等。如果大家對如何挑選語言機構心存疑慮,不妨翻翻之前的文章,看看怎樣挑選一個專業的語言機構。

最後,要告訴大家的是,早發現、早幹預、早矯正始終是語言幹預訓練的核心理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