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再一味苛責孩子“沒禮貌!”孩子是從“被尊重”中學會“禮貌”的

不先開口打招呼就是沒禮貌?!

就“開口叫人”這件事來說吧!做家長的當然會教孩子叫“阿姨”、“叔叔”、“姨婆”,或是問候“你好”之類的。然而一見面,孩子可能會害羞、生疏......這時候,大人如果先以身作則,用大方主動的态度介紹自己:“嗨!你好,我是......”取代逼迫或勉強孩子“叫阿姨”、“叫叔公”;那麼,這樣善意的交流,便能一點一滴引導孩子卸下畏怯,學習到尊重與禮貌該怎麼做。

别再一味苛責孩子“沒禮貌!”孩子是從“被尊重”中學會“禮貌”的

但是,不是人人都願意耐心等待,包容孩子學習“人際互動”時出現的卻步行為,這樣的後果會讓孩子在衆人面前承受“語言的暴力”,像是對方無心說“你怎麼沒有叫我!不叫人沒禮貌喔”、“你不叫我我就不喜歡你喽”、“這麼大還會不好意思喔羞羞臉”諸如此類,欲加之罪的“數落”。

别再一味苛責孩子“沒禮貌!”孩子是從“被尊重”中學會“禮貌”的

任何人都不想在公開場合接受赤裸裸的批評,對孩子的示好被無聲句點後所開的“玩笑”,甚至有的來自自己的父母時,是多麼大的心靈傷害。

需要時間觀察陌生人,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機制

慢熟的人,是因為與生俱來的謹慎與自我保護性格,這是不能用好或壞來評量的。成長階段的孩子,對陌生人這一步的觀察更顯重要,正是透過這點時間來判斷與學習,他們能培養出分辨的能力,進而信任。

·「三步驟的提醒」

(一)帶孩子赴約前,先告訴孩子有誰、名字、将一起做什麼。

(二)見到面時大人先親身示範打招呼,再蹲在孩子身旁正式介紹朋友,等了一下而孩子還是躲在身後沒開口的話,若對方說“沒關系沒關系”時,我會直接說明“不能沒關系喔,『禮貌』就是從日常生活的互動中養成,但我們給他一點時間吧!”

(三)再對着孩子明确重申:“媽媽希望你有禮貌”。如果孩子還是沒準備好,我便會留點空間“那我們等一下下認識阿姨了,記得來叫喔!”便先進行和朋友相聚的談話。

孩子從旁觀察并相處後,甚至能上前擁抱說再見,有時還會在臉頰親碰一下。大家都在愉快又友好的氛圍下結束約會,孩子還可能會得到自我肯定:“我剛剛很有禮貌哦!”。

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無論是哪種角色,在孩子第一時間見到陌生人而噤若寒蟬口時,我們都不該用大人的權威,妄對孩子的反應斷言,或是因為他不照我們期待做就備感失望。

别再一味苛責孩子“沒禮貌!”孩子是從“被尊重”中學會“禮貌”的

是啊!要處理期望中的落差真不容易,但“孩子先被尊重了,他才能從『被尊重』中學會『禮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