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碩士媽媽吐槽孩子是學渣上熱搜:以後健康快樂就好

碩士媽媽吐槽孩子是學渣上熱搜:以後健康快樂就好

▎人民醬說:

成功的人生不止一種,要努力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全文2055字丨閱讀共需2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01

12月29日,北京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引起網友熱議,視訊中媽媽表示:自己和老公都是985大學的碩士,然而在這麼好的教育條件下,教出的兒子卻是一名“學渣”。

“我和你爸都是985的碩士,怎麼生出你這麼一個兒子?太渣了吧。”

她說:

“北京那麼好的教育資源,他所在的學區70%的一本率,現在别說一本了連三本都考不上,能混個高中畢業就不錯了。學習不好就算了,還是個杠精,把我老公氣得2次得心梗,速效救心丸常備床頭。

我現在對孩子沒有任何期望,他隻要平安健康快樂就好,沒辦法你隻能去接受。”

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甚至表示,看到這麼優秀的媽媽都對兒子的學習無奈,我的焦慮瞬間減少了不少。

碩士媽媽吐槽孩子是學渣上熱搜:以後健康快樂就好
碩士媽媽吐槽孩子是學渣上熱搜:以後健康快樂就好

02

無獨有偶,去年北大教授丁延慶一段吐槽女兒的抖音視訊也曾刷爆熱搜。

丁延慶教授小時候被稱“神童”,6歲就能背下整本新華字典,大學就讀于北大,後進入哥大深造,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現任北大博導、副教授。

他的夫人,也同樣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

然而,女兒似乎完美避開了他們夫妻倆的學霸基因,在“學渣”的道路上越跑越偏。

給女兒輔導作業若幹次後,丁教授經曆了從痛心疾首,到懷疑人生,再到心如止水的轉變過程:

“這就是天道,沒辦法,你必須接受,不接受能怎麼樣?她就這樣。”

不同于其他孩子,丁教授的女兒從小放養,幾乎沒報過什麼補習班,剛上國小的時候,被同齡的孩子甩開一大截,完美的避開了父母的“學霸基因”,甚至數學還考過倒數。

對此,丁教授并沒有跳腳指責,反而坦然接受孩子成績并沒有那麼優秀的事實。

當被問起:“你可以接受你的孩子,不如你,考不上北大嗎?”

丁教授滿臉淡定,波瀾不驚的說:

“那完全可以接受,那必須接受,大機率她肯定上不了我這個學校,95%上不了。”

碩士媽媽吐槽孩子是學渣上熱搜:以後健康快樂就好

03

天才的存在隻是極少數,孩子平凡普通才是人間常态。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來就非常聰明,是世界上唯一的天才。然而,不得不說,天才隻有少數,平凡的才能才是絕大多數孩子的現實。

此前,網友們對兒童教育進行了廣泛讨論。不少“學霸家長”都表示遇到了“學霸孩子”的教育問題。例如,一位學霸家長說“兩位學霸家長生了一個笨孩子,他們的課桌壞了一次”,孩子教育的難度可見一斑。

碩士媽媽吐槽孩子是學渣上熱搜:以後健康快樂就好
碩士媽媽吐槽孩子是學渣上熱搜:以後健康快樂就好

是以,家長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表現是可以了解的,但他們也應該意識到,閱讀真的是一個“天賦”的問題。有些孩子生來容易閱讀,而有些孩子生來就無法學習這些枯燥的知識。生下一個“天才兒童”真的是一個機率很低的事件,單純地用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優秀,既不全面也不公平。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孩子可能沒有閱讀天賦,但興趣廣泛,其他方面也很突出。家長應該盡量在孩子身上尋找亮點,而不是一個人抱着孩子的學業成績,是以對孩子的全盤否定感到失望。

雖然讀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成功的人生是不一樣的,而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追求也各不相同。如果孩子能夠腳踏實地、自力更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家長也應該支援而不是一味地強迫孩子

當然,這并不是說學習對孩子來說不夠重要。父母可以放松對孩子的教育。相反,他們在努力尋找孩子的亮點,幫助孩子變得更好的同時,也接受了孩子可能隻是普通人的事實。

04

成功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如果隻有考好分數、找好工作才算是成功,那這個世界該多無趣啊。

用單一的标準去衡量他人,是短視和懶惰。努力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成功的人生不止一種。

前幾年,網上有一篇感動無數人的文章。

作者說,她是985碩士,丈夫是985博士,她在最佳生育年齡27歲生下了兒子,一切都按計劃進行。

可是,孩子上國小後,局面漸漸脫離了他們的掌控。

縱然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孩子的成績就是上不去,永遠在班裡吊車尾,而且還因為學習壓力過大,經常感冒發燒,四年級就戴上了近視眼鏡。

這時,她才無奈地承認,兒子确實資質一般。

放下焦慮後,她開始重新審視兒子,發現兒子有太多被她忽視了的優點。

兒子喜歡研究廚藝,10歲就能做好幾種像樣的飯菜;

兒子心地善良,進樓棟門的時候,看到身後有人,總會用小手撐着門,等着後面的人一起進來;

兒子孝順父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

這樣勤勞懂事善良的孩子,将來踏踏實實地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又何愁沒飯吃?

将來孩子做完一天的工作,回到自己溫暖的家,盡心盡力地扮演好丈夫、父親的角色,父母生病了,他會耐心地照顧陪伴……就這樣長大、變老。

孩子借我們降生于世,卻沒有義務順應我們的期待而活。

他們帶着各自的使命而來,會奔赴屬于他們的遠方。

人民醬綜合整理自微網誌熱搜、宸麻麻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