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複出,老部下不敢接,尤太忠罵道:我自個去!後3位将軍接
大家都知道,王近山将軍的複出對許世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令人不知的是王将軍的複出還有一個幕後主使——尤太忠将軍,他是王将軍的一個老部下,對王将軍情真意切。
尤太忠心系老上司王近山,謀劃如何幫其複出
王将軍在戰争年代為軍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種貢獻是難以比拟的,但就是這樣一位著名的軍事将領,在他受到懲罰後,許多人對他也都是存而不論了。

當時,如果是去詢問一些與王将軍關系還可以的人,他們通常會有兩種“回答模式”:一是對有關于王将軍的情況猶豫不決,不願多談;另一種是,他們非常認可王将軍的戰鬥力,說一些王将軍在戰場中很厲害之類的話,不過最後都以一轉折結束,然後他們就會感到很痛惜。
另一方面,尤先生與王将軍的關系也是無人能及的,日常尤先生不喜歡參加各種活動或采訪,但一提到與王将軍有關的事情,就會立馬有了精氣神。由于最近有關王将軍的話題都比較敏感,是以說類似的事也不是很多。
王将軍與尤先生兩人早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在湖北、河南和安徽根據地,四川和陝西根據地一起戰鬥,是以在抗日戰争時期,在八路軍129師一起對抗日寇,抵制羞辱。到了解放戰争時期,王将軍多次為戰争做出貢獻,地位上升得很快,尤先生他們也是一直在王将軍的手下做事。
他們對王将軍的指揮能力非常敬仰,當然他們之間也不單單是上下級的關系,他們更是戰友,是兄弟,是可以互相信任的人。
他們認為這位老上司人在鬥争中很有經驗,在戰争中也是戰無不勝,但在和平時期卻跌得很慘。當時,王将軍對上級以及同僚的建議還不采納,毅然決定與妻子離婚,後來又娶了小10多歲的小保姆。士兵們再三勸說,可他就是不聽,反而覺得還很不耐煩。
但在他的一直堅持下,最終還是達到了自己的意願,但也因為這件事,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職務被免職,并降級為副軍職,就連軍銜也是降為了大校銜,一個将軍被派到了養殖場做副廠長,五年來,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他,也沒人提及到他,不過還有一小部分的人盼望他重返軍隊。
即使尤先生隻是一名指揮員,但他的意識卻很敏銳。他一直在尋找機将王将軍從農場中“解放”。1969年4月的代表大會上,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在與許世友同行時,精妙地說出這一事。
在談話的過程中,間接将主題轉移到了王将軍身上,尤先生說:“王将軍把這個問題處理過頭了,一個老紅軍怎麼能去上司農場呢?”此話說到了許世友的心頭上,王将軍和許世友的性格很相似,在戰場中農也都是非常的英勇,許世友非常了解王将軍此刻的心情。在将軍看來甯願是戰死在戰場中,也不願是在地方裡粒面待。
許世友将兩手放在腰間說:“那就讓他回來!”
尤先生聽後,感覺這與許世友的風格太像了,并說如果王将軍回來必須得到中央的準許應該才可以。
許世友點頭說道:“你有什麼好點子嗎?”尤先生說:“你一個大司令都沒有法子,我能有什麼法子?”
許世友停止了步伐說:“既然你都這麼說了,你能沒有辦法嗎?你沒辦法,我也沒辦法。”
此時尤先生開心的對許世友,許世友被他看得心裡直打顫,說:“有話你就直說。”尤先生拽着許世友的手臂說:“許司令,我們不是要上戰場了嗎?上戰場最缺的是什麼?”
許世友恍然大悟,原來尤先生是有意在他面前說的,但他也是真心希望王将軍回來。
是以,在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許世友對毛主席說:“現在一切都已經準備好,受罰的那個王将軍能力挺強的,對他的處罰是不是有點太重了,能不能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出來帶帶小兵。”
毛主席似乎心情很好,同意了許世友的請求。并問道哪個軍區需要他們。這樣一個好将軍,他不想送給别人,直接說他要!
王近山回歸部隊,老部下深夜迎候
有一天淩晨,王将軍回到了北京,對此尤太忠也是毫不知情。直到去南京開會遇到了局長才知道原來是許世友為自己争取到重返軍隊的機會。
聽完之後,尤先生十分興奮,一直想念的老上司終于重返軍隊了,他們已經分開多年,有些友誼,随着時間的流逝也變得更真誠和純潔。
内心深處的激動很難隐藏,尤先生小跑到電話旁,給王将軍的幾個老部下打電話,宣布這一好消息,一起去車站接他。
令他吃驚的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向他開心,雖然沒有直接表明态度,但是從他們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并不是很樂意王将軍回來。
在他眼中,老上司出事了,作為老下屬,就應該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渡過難關,
但現在先不說提供幫助,最起碼的是老上司回來了,應該去歡迎一下吧!
最後也隻有他、吳仕宏和肖永銀在車站等候,直到半夜有一對穿着舊軍服的夫妻領着一個小孩和水果出現了,尤先生的眼眶濕潤了。
王将軍的眼眶也濕潤了,出乎意料的是自己的一些老下屬竟然還記得他,半夜在車站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