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總認為群眾是愚昧的,是無知的,由于門閥貴族牢牢把控了知識底蘊,是以廣大百姓沒有擷取知識的途徑而顯得蒙昧又愚鈍。

的确,

沒有知識點撥,很多人一輩子都是渾渾噩噩

,聽信一些謠言謠傳,這也是為何五四運動會爆發,魯迅等文人學者要大力推廣教育喚醒民智的原因;但群眾其實也是智慧的,這種智慧或許不似書本上的“之乎者也”那般文绉绉,卻是

一代又一代人得以延續的有關于生存的智慧。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誰對自己好,那就擁護誰,誰讓自己能夠過得下去,就服從誰,誰不給自己活路,那就抵制誰,這就是“西林教案”爆發的原因,

來自法國的神父馬賴,實在不給當地百姓一條活路,為了生存,百姓隻能幹翻他,卻引來了另一場禍端……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傳教士是随着地理大發現而誕生的一類人,他們的本質是基督教等教派的教徒,為了心中的信仰,通過新航路的開辟千裡迢迢去到其他地方進行傳教。

這些傳教士中有些是真的心懷善意想要傳播教義,并且來他們眼中“貧瘠、落後”的地區進行援助,但有些卻是打着傳教的幌子來施行入侵以及犯罪,馬賴就是後者。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明清以來,尤其是清朝前期,中國迎來了許多傳教士,也是因為這些傳教士,當時的群眾才對“紅頭發大鼻子”的洋人有了具體的印象。但清朝統治者也不喜歡這些洋人老是來忽悠自己的百姓。尤其

在1704年的時候,基督教的總教廷頒布了一則指令,要求所有國内的基督教徒停止傳統祭拜活動,包括但不限于祭祖、祭孔等。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這下子給康熙帝氣得不行,康熙帝心想:“允許你們來傳教就頂了天了,結果你們還想反過來控制我們的傳統習俗?”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大肆驅趕傳教士

,直到嘉道中衰以後傳教士們才又開始死灰複燃。

1840年,本質是為了利益掠奪的鴉片戰争爆發,英國強行叩開了清政府國門,并開始簽訂諸多不平等條約。是的,《南京條約》并非個例,還有中美的《望廈條約》以及中法的《黃埔條約》。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在中法《黃埔條約》中有這麼一條,

雖然允許法國人來通商口岸建造房屋、教堂等,但也僅限于上海、廣州等5個通商口岸,其他地區禁止傳教

,結果

1854年的時候,這個名為馬賴的法國神父就來到了中國内地,先是短暫的在重慶停留,之後直接紮根在了廣西西林。

西林是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擁有諸多獨特的習俗,就連清政府都很尊重這些少數民族的風俗,進行非法傳教活動的馬賴卻借着傳教士這一名頭對當地百姓大肆魚肉欺辱。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他勾結當地的貪官強盜

,是以組建起了百姓不敢輕易反對的勢力,之後借

着傳教破壞當地風俗

,當然,用的還是曾經惹怒康熙帝的那一套,不準教衆在自家祭祖上墳。祭拜先祖可是數千年來的華夏傳統,怎麼你一個傳教士跑來說不準就不準了?是以引發了衆多沖突。

除此之外他還

借着傳教的名義經常欺辱當地少女

,尤其喜歡借着主持婚禮的由頭,趁機傷害那些新娘。試想一下,當地的少女本來心懷憧憬組建新的家庭,卻在婚禮上迎來噩夢一般的侵犯,這種行為有多可惡!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馬賴在西林地區壞事做盡,恰逢

1856年的時候西林來了個新知府張鳴鳳。

張鳴鳳是靠科舉獲得外派當官的,對于清廷跟洋人之間的彎彎繞繞多少也知道點,曉得洋人不好惹,但馬賴的行為實在是太過分了。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如果換個官場“老油條”來或許會息事甯人,但尚有熱血的張鳴鳳實在不想看到自家百姓如此受苦,

是以下令将馬賴以及另外26名不法教徒悉數逮捕,作為罪魁禍首的馬賴雖然沒被直接處死,卻被關押在了囚牢中隻準他站着不給吃喝,最後活活讓其站死

,這才消了百姓們心頭一口怒火。

法國神父馬賴:在中國無惡不作,欺辱少女,後被囚在籠中站立緻死

可張鳴鳳雖然對得起百姓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這樣的行為在洋人眼中卻認為是挑釁,因着這場“西林教案”,英法借機再弄出一場“亞羅号事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