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媽媽手冊(ID:jqfans)
有人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雖然這話太絕對,但細想卻有幾分道理,一個姣好的面容,往往會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自然利于接下來的溝通交流。
是以父母們,平時給孩子稍微打扮打扮,穿點漂亮的衣服,這都很正常。
但凡事過猶不及,有些父母将自己扭曲的審美強加在孩子身上,還領着他們在畸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模特,網紅——新興少兒職業
童模這個職業,相信不少人都聽過。
前兩年,一位媽媽還因為當街踢踹做童模的女兒,引起過不小争論。
無獨有偶,這樣的事情前些天再次發生。
在廣州番禺一攝影基地,一位正在拍攝中的小女孩,因為狀态不佳,就被母親用棒球棍狠狠錘了好幾下:

光錘似乎還不解氣,媽媽又說道:
“你再這樣,以後誰還敢用你!”
言語間,除了滿滿的“金錢與利益”,絲毫感覺不到對孩子的心疼與愧疚。
而小女孩更是呆呆的站在原地,任由媽媽責罵。
童模,本是為那些懷揣夢想的孩子所準備的,讓他們大放光彩的“舞台”,卻因為一些父母自身的貪婪,讓孩子被迫戴上“追名逐利”的枷鎖。
除了童模,少兒網紅更是當今另一新興“職業”。
在社交媒體上,一搜尋“少兒美妝部落客”,便會出現不少5、6歲的兒童,對着鏡頭擦脂抹粉,“教”網友化妝。
咱們知道,現在網上專業的美妝部落客絕對不在少數,她們的手法,技巧難道還會不如一個孩子嗎?
那這些少兒美妝部落客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意義,還隻是為了教大家化妝嗎?
我想她們真正吸引的,也并不是那些真的想學化妝技巧的粉絲。
這些孩子,之是以能被父母當成賺錢工具,也正是因為有這片“灰色市場”的存在。
孩子的童年時光隻有短短幾載,如果在本應笑得天真爛漫的年紀,天天做着與“利益”挂鈎的工作,很難想象她們的未來會是什麼顔色。
好在今年7月份,網信辦啟動了“清朗”行動:
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全面清理線上課程中色情低俗、血腥暴力及其他導向不良内容。
讓“兒童美妝直播”及時刹車,無疑是還了網絡一片淨土,讓孩子們可以更專注于學業。
在最美的年紀,輕裝上陣,重新踏上人生的正軌。
愛美的同時,别忘了擦亮眼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兒童美妝直播”被叫停,并不是因為不允許孩子們追求美麗,而是因其一直在打着“軟色情”的擦邊球。
其實咱們小時候,看着媽媽打扮,多多少少也幻想過自己長大後的樣子,化妝品、高跟鞋也都被賦予了别樣的童年記憶。
現在的孩子同樣如此,是以兒童化妝品市場也存在至今。
在某購物平台搜尋關鍵詞,就可以搜出不少産品,還有很多是整套售賣。
這些包裝精美的兒童化妝品,價格從幾十到幾百不等。
我們不能對這些化妝品的品質全盤否定,但是說真的,化妝品中的成分複雜,金屬含量也不低,品質再好也很難確定不對孩子造成傷害。
南韓最美童模李恩彩就是一個例子。
這位小姑娘長的有多水靈呢,先放張照片給大家看看。
這樣一張臉,自然被不少商家看中,李恩彩從此便順理成章走上了童模的道路。
一時間,金錢和贊美,同時充斥在這對母女周圍。
而她的媽媽也是一位美妝達人,熱衷于捯饬自己和孩子,從李恩彩8歲起,就每天給女兒化妝。
但就在媽媽給女兒連續化妝一年後,她發現一件“怪事”,女兒的身高似乎一直沒有變化。
要知道,李恩彩的父母都是大高個,按理說她長到1米65以上是很輕松的。
是以媽媽連忙帶着女兒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
雖然李恩彩現在才12歲,可是骨齡都已經16歲了,這也意味着孩子的骨齡發育早于别人四年,而且以後基本就不會長個了。
按照這個情況,李恩彩最多也隻能長到1米58了。
同時,醫生也說出了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化妝品。
長期的化妝導緻化妝品裡的化學物質沉澱,刺激了女孩的内分泌,最終導緻雌性激素過早分泌,造成了早熟。
從李恩彩家的經濟條件看,她用的化妝品價格絕對不低,品質起碼也是中上,日常想必也免不了護膚,但就算這樣,也難逃悲劇。
可見,再好的化妝品,也不适合給孩子頻繁使用。(偶爾上台表演,還是可以化化妝的哦~)
而且,僅僅因為外在上的好看,而耽誤了内在各方面的發展,更是得不償失的。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美學”引導者
美的定義,肯定不能隻停留在外表。
但事實是,随着社交媒體的不斷發展,孩子能接收到的資訊也越來越多。
這其中不乏關于教大家“如何變美”等類似主題的短視訊和文章,孩子很容易依葫蘆畫瓢,照着做。
這時候父母不給予及時的引導,難免會讓孩子的路越走越窄。
記得過去有這麼一則熱搜:整容成孩子開學禮物。
原來,不少父母趁着暑假,又是孩子升學之前,會帶着孩子去整容醫院,進行一些臉部調整。
通過記者實地走訪調查,也發現:
每年暑假,醫院裡的整容整形手術都比平時至少增加30%。
整形的人群中,17歲以下的高中生居多,其次為18至22歲的大學生,整容低齡化的态勢愈演愈烈。
可見,在追求美麗的時代洪流中,整容低齡化,正以不可忽視的速度走進我們的視野。
還記得有位媽媽曾在朋友圈曬過一張7歲女兒割雙眼皮的整形照,當時引起過不少争論:
雖說這是個人選擇,我們無權批判這種行為,但仔細想想,這種做法真的合适嗎?
且不談整容帶來的各種風險,關鍵是主動帶孩子整容的這種做法,肯定會讓孩子喪失基本的自信:
試想,一個人如果在父母眼中都是那麼不完美,不可愛,那他還能獲得誰的肯定呢?
再者,一旦讓孩子嘗到“外在美”的甜頭,他會覺得:
原來美麗這麼簡單,這麼有用。那我隻需要不斷地花錢,就可以獲得想要的一切。
這種審美觀,真的是父母應該傳遞給孩子的嗎?
朱光潛在《無言之美》中寫道:
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
世界,因為不完美顯得真實,人生,也因為不完美才有更多可能,更多挑戰。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告訴他們如何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以及如何樂觀地迎接因為“不完美”帶來的種種挑戰,而不是僅僅依靠“美貌”走捷徑。
内在修養和自我愉悅,
方能抵抗外貌焦慮
當越來越多受孩子們追捧的偶像明星曬出“A4腰”,“口罩臉”時,“外貌焦慮”再次被大家提了出來。
不少孩子也陷入了這種焦慮氛圍,整天想着如何變瘦變美。
而父母們,因為時代不同,和孩子有代溝等原因,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
其實不管時代如何更疊,思想如何更新,我始終覺得:
一個人的談吐與修養如何,才是能否散發魅力的關鍵。
最近電視劇《小敏家》正在熱播,裡面有一幕是這樣的:
當女主角劉小敏談及曾經仰慕過的蘇老師時,她對這位老師的外貌僅僅用了兩個詞概括:
他高高的,瘦瘦的。
可見蘇老師真正吸引小敏的點不是外表,而是恰恰源于兩人相同的興趣愛好。
現實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
從小到大,大家應該見過不少帥哥美女,但讓你印象最深的或許并不是他們,可能恰恰是那些相貌平平,卻有一些“特别”的人,比如:
平時寡言少語,卻在晚會上一曲驚人的那個男生;
看着普通,但是站在演講台上,卻出口成章,獲得無數掌聲的那個女生。
真正有内在修養的人,不管當下的審美如何改變,都能因其獨特的個人魅力被牢牢記住。
除此之外,孩子之是以被“外貌焦慮”所裹挾,正是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普通的樣貌,同時還會帶着點自卑。
是以,我們不妨教會孩子學會自我愉悅。
這裡先給大家看一個小胖妞,叫苌俊俊。
這位小姑娘雖然看着可愛,但樣貌跟前文提到的李恩彩比,絕對算不上漂亮。
在她的自媒體賬号裡,甚至有網友說她看着像剝了皮的火腿腸:
可是俊俊媽媽卻毫不在乎,她一直說:
俊俊是個最有福氣的拉丁小天鵝。
正是夫妻倆不斷向孩子傳遞這種積極樂觀的思想,才讓俊俊每天都活力滿滿,并且活得自信又潇灑。
"不矯揉造作,我就是我,即使全世界都笑我胖,我也是那個最純真最爽朗的小胖妞。"
這是俊俊對自己說的話。
也希望父母們可以告訴孩子:
隻有接受了自己的一切,學會自洽,自我愉悅,才能保有強大的内心,不被外界的評價或嘲笑影響。
如果孩子不能認識到何為真正的美,隻會被不斷變化的流行審美牽着走,漸漸喪失了自我和基本的判斷力。
最後,願我們的孩子,在審美越來越多元化,“外貌焦慮”越來越重的的今天,能夠保持本真,笑出最真實的自己!
- END -
作者:本期内容由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千萬媽媽都在看的科學育兒手冊。主編:晨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品質生活理念,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注:所有圖檔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