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文/潘彩霞

1956年,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暮色中,北京大學新聞系學生朱錦翔急急趕來,可是,開放時間已經錯過,陵園關門了。

近在咫尺,卻不能與夫妻相見,壓抑5年的悲痛在瞬間爆發,眼淚嘩地一下湧出來,她對着從業人員聲淚俱下:

“他就在裡面,從抗美援朝到現在我們就沒見過,求求您,讓我進去看看他吧!”

門為她打開了,一個個墓碑找過去,終于看到“烈士鹿鳴坤”。在蒼松翠柏掩映下,寂靜的陵園裡,一片莊嚴肅穆,撫摸着墓碑,朱錦翔痛哭失聲。

鹿鳴坤,是她的未婚夫。犧牲時,他22歲,她18歲。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藍天下,初戀青澀

朱錦翔是浙江台州人, 從小,她就像個野小子一樣,性格活躍。偶然一次機會,她見到了英姿勃發的飛行員,頓時愛上軍裝,對藍天英雄充滿憧憬。

1949年,她跟随大姐來到上海。從報紙上得知,華東航空處文工團在招兵,朱錦翔立刻報了名。不久,在錄取名單裡,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那年,她16歲。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當年報紙上刊登的錄取名單

集訓3個月後,戰友們陸續分流,朱錦翔打上背包,到上海空二師部隊報到。

新崗位是通訊隊見習會計,辦公室離機場跑道隻有兩三裡,可以清楚地聽到飛機的轟鳴聲。每一次,看到戰機從藍天上呼嘯而過,她就莫名地感到興奮。

部隊女兵很少,總會受到特别關注,慢慢地,開始有熱心人為她牽線搭橋,但是,她都婉拒了。潛意識裡,愛之門,隻為藍天英雄敞開。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朱錦翔(右一)與戰友

1951年初,一位戰友向她提起鹿鳴坤,這次,她沒有拒絕。

鹿鳴坤是空軍二師六團三大隊副大隊長,雖然隻有22歲,但他13歲參軍,上過抗日戰場,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兵了。

“他是山東人,高大英俊,說話也不會拐彎,爽直得很。我一看見他就很喜歡,他一見我也很喜歡,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一個外表淳樸、魁梧大方;一個身材高挑、青春蓬勃,第一次見面,短短半小時,彼此印象頗好。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鹿鳴坤與朱錦翔

他正是她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朱錦翔芳心暗許,期待着再次見面。不料,鹿鳴坤卻沒了下文。失望之下,她強迫自己不去想他。兩個月後,就在她快要忘掉他時,突然收到他約見的消息。

“這麼久也沒個消息,他想見面就見面啊?”朱錦翔有點賭氣。

然而真相是,第一次見面後,鹿鳴坤就認定了她,回機關後,立刻向組織彙報。飛行員談對象,政審很重要,他隻能焦急等待。結果一出來,他第一時間就約她見面。

得知這些後,朱錦翔既羞澀又甜蜜。此後,兩人相約,一周見一次。

初戀克制而美好。沒有花前月下,沒有甜言蜜語,沒有一起吃過一頓飯,就連并排坐在長凳上,中間也要隔着一個人的距離。

她的腕上,戴着家人送的一塊表,他想要看看,卻不敢碰觸她的手;他和日本兵拼殺時,肚子上留了個疤,她也隻敢偷偷想像一下。

短暫的見面,都是聊工作,聊人生,聊思想,在送給朱錦翔的照片上,鹿鳴坤規規矩矩地寫道:“錦翔同志留念:望你加強學習,提高階級覺悟,在工作中鍛煉自己,以忘我精神,繼續努力。”

大蓋帽上,雄鷹振翅,朱錦翔也期待着,他們的愛情開花結果。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鹿鳴坤

最明亮的青春,落滿憂傷

彼時,抗美援朝戰争打得正酣,部隊也召開了動員大會,再見面時,談得最多的,就是戰争。

有一次,鹿鳴坤半開玩笑地說:“這一次去參加抗美援朝,也許當英雄回來,也許就犧牲了。”

看出她的緊張,鹿鳴坤故作輕松:“你看你還是個孩子,我在陸軍和日本人面對面拼刺刀都沒有死,現在還有飛機這個大家夥保護着我,還有你這個‘保護神’,你送給我的那張小照片一直在我的圖囊裡裝着呢!”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朱錦翔

表面雲淡風輕,事實上,他從抗日戰場走下來,深知生死隻是一瞬間的事兒。為了不讓她擔心,此後,他再也沒有提過這兩個字。

參戰在即,訓練越來越緊張,見面也越來越少,但鹿鳴坤總是豪情滿懷,非常樂觀。受他影響,朱錦翔也向組織表決心,要求上前線。在給他的信中,她說:

“鳴坤同志,為了将來的幸福,為了以政治為基礎的感情建築得更鞏固,在目前,我們隻有各奔前程,待勝利重歸,那種情景何等愉快……”

機群馬上要大轉移了,鹿鳴坤來向朱錦翔告别。坐在廢棄的高爾夫球場上,他和她約定:“等戰争結束,我們一起回山東老家看媽媽!”

兩雙手握緊緊在一起,隻是同志式的。整個戀愛中,這是他們最親密的舉動,卻不料,那也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那天,鹿鳴坤還送給朱錦翔一件禮物:一支綠色的小号關勒銘金筆。

因部隊有嚴格的保密規定,他沒有說哪天離開。分别不久,她收到他的信,語氣歡快:“這次我們都去鍛煉,你是在戰争環境中鍛煉,我是在空戰中鍛煉。你望我當英雄,我望你争取早日入黨成模範。”

信末,他還告訴她:“現在那裡還不冷,滿山的大豆、高粱、苞米,都是綠的,有特别一種感覺,有個關外的味道。”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鹿鳴坤寫給朱錦翔的信

藍天上,一架架戰鬥機沖入雲霄,朱錦翔知道,鹿鳴坤已遠赴戰場。不久,她也随部隊北上,駐地在鳳城鴨綠江邊。

在機關,朱錦翔收到鹿鳴坤到前線後寄來的第一封信,在信裡,他說,他們在大孤山野戰機場,任務緊張。他還說,他們馬上要發跳傘紀念章,這枚紀念章,他準備送給她。

信裡,他還附上兩張照片,是他和戰友剛到大孤山時的合影。戰友們開玩笑說,凱旋歸來,等着喝他們的喜酒。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鹿鳴坤(左一)與戰友合影

可是,戰争的殘酷,朱錦翔很快就感受到了。戰友犧牲的消息不斷傳來,如果哪個工具包被劃上圈,就意味着,又一架戰鬥機失去了他們的主人。

日日都在擔心中,1951年12月,她終于又收到鹿鳴坤的信,字迹有點潦草,看得出寫得很急。他說:“戰鬥任務越來越重,但我們的鬥志依然不減。我們要為實作諾言而努力,等到戰争結束那天,我們再高興地暢談未來!”

未來,多麼令人期待!然而,朱錦翔怎麼也沒有想到,那是他留給她最後的話。

因所在師部突然收到回撤訓示,三天後,朱錦翔撤回上海,她常常借故去留守處打聽情況。有一天,一位戰友說露了嘴:“聽說三大隊……”自知失言,對方立刻轉移了話題。

三大隊一共三個大隊長,一大隊長已經犧牲,朱錦翔在東北就知道了,剩下的就是二大隊長和鹿鳴坤。

盡管有了預感,但她還是不願相信。回到宿舍,她試着給鹿鳴坤寫信:

“元旦在即,1951年馬上要過去了,但不知這次擔任任務的你們仗打得怎樣,你身體如何?深為挂念。

我時常希望看到你親筆寫的筆迹直至勝利回來,我遙遠地祈禱你身體安康精神愉快,多打下幾架飛機實作你的預言。”

他的親筆,她卻再也沒有等來,傳來的,是噩耗。部隊上司正式找她談話,1951年底,他犧牲在了抗美援朝戰場。

她寫給他的信件,她送給他的照片,又交回到她的手裡。對着他臨别時贈送的金筆,她咬緊嘴唇,默默垂淚。

心,碎成了千片。整整三天,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吃不喝。

明亮的青春裡,落滿痛苦和憂傷,那一年,上海的冬天,格外冷。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鹿鳴坤遺照

一份承諾,信守終生

人,掙紮着起來了,可那疼痛,卻始終鑽心刺骨。每每看到穿飛行服的人走過,朱錦翔就會想到鹿鳴坤,為免傷心,看到他的生前戰友,她也會遠遠躲開。

1954年,朱錦翔轉業,到華東統計局工作。機關号召考大學時,她報考了北京大學新聞系,那些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她想寫下來。

她如願被錄取,那一刻,多想與心愛的人分享,可是,他已不在。

大二時,朱錦翔到哈爾濱日報實習,她專程趕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去看望鹿鳴坤。記憶的手指輕輕撫過,往事撲面而來。他離開5年,她的思念,始終如初。

“争取早日入黨,将來去山東老家看媽媽!”站在墓碑前,她向他承諾。

1958年,朱錦翔大學畢業,成為《蘭州日報》一名記者。之後,她組建了家庭。種種原因,入黨問題始終陰差陽錯,趕不上趟,後來,又經曆各種政治運動,被命運裹挾着,身不由己往前走。

為丈夫平反,為孩子奔前程,為自己落實政策,事情一件接一件,一晃30年過去了。然而,那些戰火中的書信,從上海、北京,再到蘭州,跟随着她輾轉,一封也沒有丢。

18歲時的純真愛情,始終埋在心底。1986年,朱錦翔去長春開會,她又專程去沈陽看望鹿鳴坤。

她在心裡,和他對話:“你的靈魂一定能感覺到我來看你了,有生之年,我一定會去山東老家看望媽媽的。”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朱錦翔在鹿鳴坤墓碑前

從蘭州退休後,朱錦翔定居上海。2006年夏天,73歲的她,孤身踏上北上的列車。找到鹿鳴坤的家鄉,她才知道,他的母親多年前就帶着他的姐姐逃荒到北大荒了。

繼續一路向北,終于在黑龍江見到鹿鳴坤的姐姐。遺憾的是,他的母親已經去世。

在黑龍江的8天,兩位老人一起走進回憶,從少年到青年,那個年輕的生命再次鮮活。

回到上海後,朱錦翔以親身經曆為題材,創作了長篇小說《一個女兵的天空》,是紀念,也是告慰。她說:

“講我的故事,是想讓更多的人記住我們的曆史,記住那些為人民、為祖國獻出生命的英雄烈士,不要忘記曾經的戰火紛飛,要牢記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世事化雲煙,滄海變桑田。唯有那純真愛戀,鑽石般永恒。

1951年未婚夫犧牲北韓戰場,朱錦翔3天不吃不喝,55年後兌現承諾

《一個女兵的天空》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